推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4-11 07:35杨乐乐
上海商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新区学者

杨乐乐

甘肃省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JJ160

一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研究回顾

1新区(新城)理论

关于新区(城市新城)的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初。英法等国工业化之后引起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产生了诸多严重的城市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快速激增,环境遭到工业化和人为的破坏(李婷,2014)[1]。新区的理论基础从19 世纪初,霍华德根据城市发展过程出现的贫困、土地所有制、过度城市化等现象,提出“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从城市规模和配套设施来看,与现代化的大都市差距甚远,不能吸引和疏散大量人口的聚集,不能发展规模的产业。之后美国学者泰勒(Taler)在《卫星城镇》中提出卫星城(Unwin,1903)疏散大城市人口以及承接城市工业转移[2]。之后学者提出有机疏散(Saarinen,1934)、广亩城(Wright,1932)、“边缘城市”等“新城”的理论。

2 新区区位研究

从区位选址的文献来看,较为成熟的是关于企业选址,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完整的研究系统。针对城市新区的区位选择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体系。新区的区位选址有多种研究方法,涵盖政治、经济、生态等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例如通过运用空间拓展的引力和阻力分析区位的发展优势与弊端,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柴彦威,2008)[3]。通过研究新区与中心城市的距离,选择新区的最优距离距中心城 11~14km的范围内。 城市新区与中心城研究的文献来看,普遍认为新区不是孤立存在,是依托中心城市而建立开发的,是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万涛,2006)[4]。从新区建设带给中心城市的意义来看,新区不仅是原有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扩大,而且使得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增强(姚士谋,2009)[5],有助于实现区域内部功能的一体化(刘欣葵,2009)[6]。

3国家级新区建设及发展模式研究

在国家级新区的相关研究中,关于新区发展模式选择以及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是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家级新区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大的规划规模、产业与城市分离问题较为突出、政府主导新区开发使地方有较高的债务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立法、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加强金融扶持、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的培养等措施加以解决。其中,科学的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是国家级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级新区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内学者在选择新区主导产业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钟昊玲(2012)[7]选取了南沙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南沙新区发展中的问题,建议将运用城市组合的理念将东莞虎门镇与南沙新区联合发展。宁越敏(2012)[8]认为建立上海浦东新区,标志着过去以珠三角为发展重点、严控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战略开始转向长三角,并且鼓励城市的全面发展。然后从政策和城市发展战略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通过逐步解决半城市化问题,预防城市病,突出发展城市新区和城市群。

4国家级新区的管理体制的研究

从已有文献梳理的结论来看,就新区管理体制方面,大多关注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更多是是一些已有模式的归纳总结。国家级新区管理模式大致分类为四种,既有区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新区属地政府与管委会联合的管理模式,又有组建领导小组和管委会与公司合作的模式。在新区原有的发展基础和自身的承载能力方面,各个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行政管理模式上也各具特色,也是由于内外的制度变迁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丁友良(2013)[9]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入手,对比研究了滨海新区、浦东新区和两江新区,认为应当遵循渐进推进的原则,改革舟山群岛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做好机构与职能设置,建设服务型新区政府。也有学者从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分析管理体制对新区发展的局限。刘继华、荀春兵(2017)[10]通过分析国家级新区在发展过程成与实际设定目标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

二、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国家级新区研究的重要性

当前,高质量发展理念从十九大提出到开始实践现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高质量发展这一科学判断既源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核。高质量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新发展理念。关于推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赋予国家级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根本要求,更是新区内生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自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建设以来,学者们对国家级新区如何建设,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等相关问题做了很多研究。首先,对于国家级新区如何发展建设这一问题。学者们从战略导向上进行充分的研究与探讨,探究国家级新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机制,解读建设和发展模式,对经典案例进行辨析总结,这些研究成果为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其次,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带动作用的研究。实践和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在这方面研究中,我国学者多数借鉴国外一些前沿研究方法和视角,从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鲜有学者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提高城市创新水平,以及创新对于国家级新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新区学者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学者介绍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