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视角下秦皇岛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

2021-04-12 05:31白静赵晴
智能城市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交通智慧

白静 赵晴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2021年第二季度,位列我国十大堵城榜首的最堵城市,汽车平均速度仅为24.95km/h,严重的交通拥堵为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受现实、历史和经济成本多重因素的限制,许多城市现有道路交通体系规划难以通过另起的方式重新设计[1]。个性化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使交通系统日趋复杂,单纯拓宽道路提升道路交通供给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将原交通体系全面升级为智慧交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打破各个交通方式的固有藩篱,可以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有望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协同解决方案。智慧交通将成为促进交通效能提升高出行人获得感的关键着力点。在道路交通超负荷运载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对智能交通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应用已取得阶段性发展。截至2020年,全国ETC用户累计超过2.23亿人,导航用户超过7.4亿人,依靠智能物流支撑的网上购物额超过60 000亿元,高速公路通信监控覆盖路段超过12万km,使用城市指挥控制系统的城市超过300个。部分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实践取得较大突破,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杭州市联合阿里巴巴开发的“城市大脑”,可以提升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能力,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最新技术的深度运用,杭州市拥堵问题得到极大改善。贵阳市通过发挥国内“大数据”之城优势,推出针对公众出行的黔通途App,引导出行人员科学合理地选择出行方式、制定出行线路,有效缓解道路拥堵。大部分城市对智慧交通的建设还处于探索初期大规模建设阶段,针对加快升级后的智慧交通建设,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大力开发智慧交通关键技术、规范智慧交通的规划与建设4个方面着手[2]。

2021年9月2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方案指出,截至2025年,应打造一批“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精准化是未来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为交通拥堵治理实现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及建设路径。

文章以秦皇岛市为例,对其拥堵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智慧交通的建设现状,探讨如何深度融合现代科技,构建精准化、智能化的新型智慧交通体系,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1 秦皇岛市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其交通拥堵时空分布较集中,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及开发区,在早晚高峰时期交通压力较大,增加了居民出行成本。经过综合分析,其交通拥堵原因主要包括交通总需求量大、交通管理智能化低、公共交通分担率低。

1.1 交通总需求量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已成为居民出行常见的代步工具。

据统计,截至2021年初,秦皇岛市私家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万辆,同比上年增长22%,机动车驾驶人达到111万人,秦皇岛市已出台限号政策,缓解了一定的交通压力,但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仍会造成早晚出行高峰时期的交通运行总量饱和。

1.2 交通管理智能化程度低

2018年,秦皇岛市开始布局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累计投入6000万元用于搭建交通指挥平台。交通指挥平台利用交通流数据构建智能化信号灯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中心城区信号机统一、分时段信号配时。固定式信号灯配时方案智能化程度较低,尤其在高峰期的主要拥堵路段,突发事件频发,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加剧,仍需要交通管理人员凭借经验进行人工疏导聚集车辆、干预信号灯配时。但人工控制具有一定滞后性,事件一旦发生,一定会经历拥堵产生-高峰-消散的漫长发展阶段。目前,居民的交通出行信息获取渠道主要包括广播、个人经验,对实时交通信息不灵敏,指挥平台虽具备交通信息发布功能,但缺乏宣传推广力度,居民使用率较低,造成该功能的闲置浪费。

1.3 公共交通分担率低

自2021年初,秦皇岛市开始在河北大街试行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政策,旨在通过公交先行的方式鼓励居民以公共交通替代私家车出行。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该条街道公交车的乘车体验,秦皇岛市道路依海而建,形成特殊的狭长地形,极大地限制公交线路的布局,大量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河北大街、和平大街、秦皇大街、燕山大街等主要东西向街道,造成公交盲区,无法形成公交换乘的无缝衔接,迫使居民仍然更倾向于私家车出行。

单一政策无法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只有将站点的合理布局、完善换乘配套服务等全方位措施协同实施,提升公交出行体验,才能够转变居民出行理念。

2 秦皇岛市交通拥堵智慧治理模式建议

以智慧交通作为出发点,对秦皇岛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进行分析。秦皇岛市智慧交通建设起步较晚,且交通拥堵特点及成因与一二线城市不同,应根据秦皇岛市的实际情况,专门研究适合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智慧治理模式以及具体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策略,抓住数据时代变革的有利契机,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一体化演变,不盲目建设。

2.1 打造智慧交通全方位数据平台

秦皇岛市完成交通指挥平台的初步搭建,主要包含交通设施管理、交通信息发布、交通指数分析等系统,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从系统级别整体考虑,加强顶层设计。对动态交通组织、智能信号控制、交通信息诱导、交通方案评价等方面进行体系管控,升级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构建集“秦皇岛市交通管理警务云”“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综合应用”于一体的新型智慧交通管理体系架构。

河北省其他城市也在相继开展智慧交通试点建设,智慧交通探索初期,在充分调研河北省内城市间的智慧交通应用现状基础上,应寻求数据共享、技术交流共享、平台共享的可行性,站在一体化及协同共享的角度,从体制、机制方面构建整体规划及顶层设计,建立智慧交通统一的信息化架构标准,实现多方式立体化的交通数据采集共享、跨系统应用集成。

2.2 建立互联互通的智慧交通交互式反馈管理体系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大范围实时性通信网络,以5G技术和专用网络构建车辆、道路间的通信系统框架,形成人、车、路、环境互联互通的沟通渠道。信息处理中心将研判后的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发布给车辆用户,车辆作为网络中的节点对交通流产生影响,并将自身信息纳入通信系统,反馈给大数据中心。

交互式反馈管理系统由信号控制与路径诱导两个模块构成。信息处理中心对交通流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提炼,构建考虑交互式反馈的动态信号控制模型。根据当前交通状态及车辆反馈信息预测未来短时交通态势,构建实时信号控制决策方案,转换成实时自适应信号配时机制,对拥堵交通进行精确化疏导。

信息处理中心利用交通流建立交通诱导模型,为车辆用户提供实时出行路径信息,根据拥堵状态结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从整体协调各用户出行路线。

2.3 拓展交通拥堵智慧治理应用场景

交通指挥平台如同“城市大脑”,能够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交通大数据进行分析和科学决策,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拥堵治理需求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从交通管理的业务需求出发,采用整体设计、菜单式选择的方式分别对智能综合管控、智能信号控制、集成指挥平台、实时信息服务、智慧运维等模块开发子业务,为政府部门、行业管理人员、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交通信息服务。逐步增加智能综合管控模块的实时交通状态监测、交通动态分析预警、精细化违法管理等业务;智能信号控制模块的绿波协调控制、区域协调控制、公交优先控制等业务;集成指挥平台模块的事件精准定位、警情处置、部门管理控制联动等业务;实时信息服务模块的便捷出行服务、数据决策支撑与信息共享服务、智能停车服务等业务;实现智慧运维模块的交通设施身份管理、交通设施云平台管理等业务。随经济、技术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不断,对相关模块进行快速迭代更新。

2.4 搭建全周期出行管理服务平台

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搭建全周期出行管理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多种体验良好、提升出行人安全系数和幸福感的出行方式选择是减少交通流量、缓解交通堵塞的重要举措。

根据秦皇岛市发展现状及居民生活特点,建议发展定制化交通,构建私家汽车共享[3]、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维交通下的交通一体化模式并对出行管理作精细化设计。

(1)定制化交通模式。

公交车、出租车难以满足城市高峰时段的公交出行需求,共享私家车可以填充这一需求空缺,但汽车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信息不对称、出行效率低下。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汽车共享、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信息进行整合,能够为居民提供出行点到点的多维交通组合方式的精准信息服务。

(2)全周期出行交通信息服务支持系统。

可以利用无线标识技术和信息传感技术为共享汽车、公交车、出租车和人群建立实体上的关联和标识并生成出行大数据信息。借助云计算技术,为数据的储存、分析、挖掘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实时、智能地对交通出行平台进行监控。以手机App为载体,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一体化服务及交通出行信息的实时服务。

3 结语

本文结合秦皇岛市交通区位特点,深入研究秦皇岛市交通拥堵现状及成因,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提出人、车、路、环境交互式反馈的多场景、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拥堵智慧治理模式以及多维度交通一体化服务及交通出行信息的实时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智慧交通实时感应、反应迅速、智能决策的特点,提高拥堵治理成效,解决城市管理问题。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交通智慧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