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将优化营商环境写进城市的幸福感中

2021-04-12 03:18韩一丹
杭州 2021年3期
关键词:营商双创杭州

韩一丹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随着一项项便民惠企的改革措施加速落地,杭州企业的潜力与活力不断释放,城市的综合能级加速跃升。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杭州跻身全国前五,18项评价指标有16项进入前十,被评为全国标杆。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显示,杭州在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获全国第一,成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这座城市正以奔涌的双创活力、蓬勃的发展姿态,迎来新时代幸福的春天!

优化营商环境何以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何优化营商环境如此重要?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优化营商环境不但是一个国家或者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更是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精心维护以及长期付出的结果。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因此,世界各国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系列“放管服”组合拳,不断开辟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我国过往实施的改革数量居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位列全球第31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营商环境,并对改善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举措。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彰显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广泛点赞。

2021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四大举措,进一步打通落实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这是改进行政审批、深化“放管服”一事,连续第8年进入国务院常务会议“新年首会”议题,足见意义重大。同月,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破除各种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在世界疫情背景下,应对严峻复杂形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决心。

“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怎样诞生?

2020年杭州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和0.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高于GDP增速9.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0%……一组2020年杭州经济运行情况数据令人倍感振奋。

面对去年的疫情大考,杭州市经济保持住了稳健的“底色”,关键领域各项指标平稳增长、态势良好,实现了逆势进、两战赢,生动反映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更展现出这座城市双创活力奔涌、万物生长的蓬勃姿态和“重要窗口”的头雁担当。

拥有“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全国第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这些冠誉的杭州,究竟下了一番怎样的功夫?

2019年10月,杭州被确定为我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样本城市后,以世行营商环境首位城市为参照系,对12个指标逐项查找短板和差距,明确改革重点,制订改革方案,印發《2020年杭州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分解制定了101项工作任务清单,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出发,改“政府端菜”为“百姓点菜”,改“我要怎么办”为“企业群众要我怎么办”,刀刃向内倒逼自身改革。最终,在世行18项评价指标中,“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政务服务”三项指标获全国第一;“开办企业”“包容普惠创新”两项指标作为最佳实践案例进行全国推广。

在江干区行政服务中心,杭州沃歌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翔从办事窗口领到了在下城区注册的企业营业执照和公章。如果在以前,按照属地管理相关规定,他的企业只能在下城区办理手续。孙翔说:“非常方便快捷,发票也可以直接从江干区领出来。”而在上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拿到杭州情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的卢长乐有点兴奋:“原本以为至少要一周才能办好的执照,没想到两个小时就拿到了。”

新办企业“同城通办”的背后,是杭州市打通了13个区县(市)市场监督、公安、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并将涉及企业开办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在同城通办的基础上,杭州又将新设企业登记网上办的流程推广至线下,率先实现了开办企业“一件事”一日办结。在线下,是“一窗通办”,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都设有“开办企业服务专窗”,实现“一窗进出、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日办结”;在线上,是“一网通办”,通过开办企业全程网上办平台,实现各业务环节“一网提交、一次交互、数据共享、信息互认、零跑审批”。此外,对暂时不能实现电子签名的企业,提供线上审批、线下取件的融合办理模式。对全流程申领电子营业执照的新开办企业,提供窗口自助打照、免费同城24小时快递送达服务。目前,全市开办企业全程线上、线上下融合办件率超过99.7%。

“减材料”,申请材料从23份压缩至最多4份;“减环节”,从7个环节压缩到最多1个环节;“减时间”,率先实现开办企业“一件事”30分钟办结;“减费用”,2020年7月起免费发放税务UKey、免服务费,彻底实现开办企业“零费用”。加上智能审批系统的“机器人解答高频问题+人工兜底个性化服务”,24小时在线审批,真正实现了开办企业“零见面”审批。

近年来,杭州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移动办事之城”优势,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实施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创新环境、规范市场秩序,营商环境便利化、数字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人民的幸福感如何写就?

“我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就是跟随丁磊来杭州创业,在杭州创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2020杭州大学生“双创日”发布活动上,网易副总裁汪源深情“表白”杭州,“感谢杭州,多年来为网易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得益于这些人才,网易才能发展得这么好。”

汪源的幸福,既生发于城市与人才的同频共振,也得益于创新活力之城充沛的阳光雨露。2017年以来,杭州人才净流入率持续保持全国首位,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钱江两岸呈现生机勃勃的创业景象,杭州已成为人才集聚、人才辈出、人才向往之地。

从战“疫”引才八大举措到大学生“双创”黄金十条,从“人才码”到大学生“青荷码”,非常时期的种种政策利好,既为疫情影响下人才就业创业增添信心和砝码,也打响“数智杭州·双创天堂”城市品牌。

“抢人”更要留人,关键看城市发展机会和营商环境。聚焦“双创”生态,杭州加快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市域大孵化器,集中打造了未來科技城、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核心创新圈。推出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探索出一条“创投基金+特色服务”和“产业孵化+资本助力”的“杭州模式”。

同时,聚焦人才服务,杭州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小到暖心贴心的生活补助、租房补贴,大到诚意满满的购房安置、融资保障,精准务实的政策兑现,无微不至的服务关怀,让人才服务从“独奏曲”变成了“交响乐”,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的新沃土。

通过“亲清在线”数字平台,一系列惠企政策高效、快速直达企业,为推动杭州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对境外投资企业建立“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日办结、一次不跑”的企业境外投资常态化服务模式。图书馆零逾期费借阅图书、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出生一件事多证联办、城市大脑舒心就医、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公共自行车“一亭多用”等百花齐放的创新举措,让公共文化、美好教育、便捷医疗、智慧养老、畅心出行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同城同待遇”的全民普惠共享。

有人发现,“幸福感城市”和“营商标杆城市”有着超50%的重合度,并得出结论——营商环境会反哺幸福感。营商环境就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一座充满幸福感的城市,营商环境必然优越。杭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将优化营商环境写进了人们的幸福感中,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营商双创杭州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