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常用民族药药材研究概况

2021-04-13 07:02丁寄葳孙兰兰买买提艾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圆柏红豆杉药材

丁寄葳 孙兰兰 买买提·艾力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4;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50;3.石河子大学药学院中药系,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我国的民族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源和受众都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新疆的民族药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用药、维吾尔医及哈萨克医习用药等,不仅在药材、组方及疗效方面独具特色,而且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成为新疆乃至中亚地区重要的医疗资源。新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蕴育了丰富而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为当地民族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疆民族药的常用药材大部分都是地产药材,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新疆地区特有的药用植物。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的民族药也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相关基础研究薄弱可能会制约其发展进程。文章对新疆民族药药材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1 药材基源鉴定研究

关于新疆民族药药材基源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相关报道如下。

1.1 天山堇菜(ViolatianschanicaMaxim.) 天山堇菜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图1-1),广泛分布于中亚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坡草地、高山及亚高山草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烧、润肺消肿、止咳、通利二便等功效。为考证植物基源并为药材鉴定提供依据,研究者用DNA条形码ITS2序列建立了天山堇菜的DNA条形码ITS2序列标准数据库,以及堇菜属126份植物的ITS2序列数据库,并通过该数据库对18份市售天山堇菜药材进行鉴定,发现市售药材来源于多种植物,其中与标准中基源一致的不到一半,多数为混淆品和伪品,其是否均能作为药材来源,还有待考证[1]。

1.2 硬尖神香草(HyssopuscuspidatusBoriss.) 硬尖神香草为唇形科神香草属半灌木植物,原产于欧洲,全株含芳香油,全草均可入药,维医用其治疗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气喘以及感冒发烧和风湿等。杨珺等[2]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建立了神香草基源植物DNA条形码ITS2序列标准数据库,并采用该数据库对市售神香草药材进行鉴定,发现其中既有硬尖神香草,也有神香草属植物的混淆品,还有鼠尾草属植物、荆芥属植物等伪品。

1.3 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 Rehd.) 红豆杉为红豆杉属乔木植物的通称,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传统医药中的红豆杉药材可来源于红豆杉属所有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等仅收载了西藏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维吾尔药志》记载维吾尔药材红豆杉来源于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和西藏红豆杉等,而维吾尔医用药以东北红豆杉和命叶红豆杉为主,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和神经衰弱等。

杨珺等[3]提取红豆杉属植物及药材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片段,双向测序,通过Mega6.0软件分析序列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构建NJ鉴别树,发现红豆杉属植物ITS2序列长度为229~231bp,GC含量为59.13%~60.26%;西藏红豆杉与红豆杉及南方红豆杉种内种间K2P距离为0,与东北红豆杉、命叶红豆杉及曼地亚红豆杉种间K2P距离分别为0.012、0.013、0.015。NJ树结果表明,西藏红豆杉与红豆杉及南方红豆杉无法区分,与东北红豆杉、命叶红豆杉可区分;曼地亚红豆杉与其母本东北红豆杉聚在一起,无法区分。根据ITS2序列鉴定结果,认为西藏红豆杉与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可作为药材的同一基源,东北红豆杉可与曼地亚红豆杉作为同一基源。

1.4 新疆圆柏(JuniperussabinaL.) 新疆圆柏又名叉子圆柏、砂地柏、天山圆柏,为柏科刺柏属多年生灌木,多生长于海拔较高的沙地及干旱的荒山上,广泛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以及准葛尔西部。维吾尔医与哈萨克医习用药材多系新疆圆柏的果实与枝叶,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及《哈萨克药志》等,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小便不利、迎风流泪、视物不清等症。有研究者采用形态学与DNA条形码技术,建立维吾尔药材新疆圆柏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方法。通过随机选择不同产地新疆圆柏及其混伪品的叶片和果实,比较外观差异;采用ITS2序列对新疆圆柏及其混伪品10份样品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合GenBank获得4条侧柏ITS2序列,比较14份样品ITS2序列种内和种间变异,采用K2P模型构建NJ系统树。研究发现4种植物叶片和果实外观相态均有相似之处;14份研究样品ITS2序列长度均为219bp,种间最大K2P距离为0.089。该研究认为ITS2序列及NJ树可区分新疆圆柏与3种混伪品植物[4]。

2 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

2.1 毛菊苣(CichoriumglandulosumBoiss.et Huet) 毛菊苣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图1-2),广泛分布于中国新疆及周边国家,是维吾尔医习用药材菊苣的来源之一。其地上部分或根入药,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之功效。 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对毛菊苣全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分离鉴定了豆甾醇-3-O-葡萄糖苷、七叶内酯、蔗糖和秦皮甲素四个化合物,其中前三个成分为首次从菊苣属植物或毛菊苣中分离得到[5]。

2.2 驱虫斑鸠菊(VernoniaanthelminticaL.Willd) 驱虫斑鸠菊为菊科斑鸠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图1-3),又名野茴香、印度山茴香,始载于《中国植物志》。在新疆的和田、阿克苏及云南西部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均有种植,药用部位为其成熟的果实,是维吾尔药中最常用的增加色素药之一,多用于治疗湿寒性胃痛、肝病、白癜风等病症。采用硅胶法、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驱虫斑鸠菊醇提物,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草素、异甘草素、紫铆亭、紫铆花素,其中甘草素和异甘草素为首次从驱虫斑鸠菊中分离得到[6]。

2.3 细穗柽柳 (TamarixleptostachysBge.) 柽柳又名红柳(图1-4),系柽柳科柽柳属乔木或灌木植物,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新疆的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天山南北、塔里木盆地等。细穗柽柳干燥成熟的果实称为柽柳实,具有生干寒、清热止血、消炎解毒、止咳化痰、燥湿强肌、软坚消肿、祛风止痒等功效。维吾尔医用其治疗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以抗肝硬化及保肝作用最为显著。采用系统预实验法对柽柳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其含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糖、多糖、有机酸、黄酮类、香豆素、内酯类、甾醇、三萜、酚类、鞣质、生物碱、挥发油、油脂等多种化学成分[7]。

2.4 香青兰(DracocephalummoldavicaL.) 香青兰为唇形科青兰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图1-5),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新疆以南疆和东疆栽培较多,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位。香青兰为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用药,维吾尔医和民间用其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寒性神经性头疼、寒性感冒等疾病。戴晓庆等[8]对香青兰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cacetin-7-O-β-D-g1ucopyranoside-6”-O-malonyl ester(1)、Luteolin(2)、Acacen(3)、Diosmetin(4)、Agastachoside(5)、Kaemferol(6)、Luteolin-7-O-D-Glucopyranoside(7)、Apigenin-7-O-D-glucopyranoside(8)、Aca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9)、β-Sitosterol(10)、Esculetin(11),化合物4及化合物7~11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2.5 雪白睡莲(NymphaeacandidaC. Presl) 睡莲科睡莲属水生草本植物雪白睡莲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图1-6),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睡莲花为其干燥的花蕾,在维吾尔族民间用于热证引起的头痛、热感咳嗽及小儿急、慢性惊风等病症。赵军等[9]首次对睡莲花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没食子酸、芦丁、槲皮素、山萘酚、甲醚、小麦黄素六个化合物,除芦丁外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其中小麦黄素、甲醚为睡莲属植物首次报道。

2.6 瘤果黑种草(NigellaglandliferaFreyn.) 瘤果黑种草是毛莨科黑种草属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图1-7),原产欧洲,维吾尔医习用其干燥成熟的种子入药。瘤果黑种草子已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名称为黑种草子(Semen Nigellae),其具有利尿、活血、解毒、通乳、乌发、抗衰老等功效。潘兰等[10]对瘤果黑种草子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和有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亦含有少量的挥发油,认为瘤果黑种草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信学雷等[11]采用硅胶、ODS柱色谱等从瘤果黑种草子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法鉴定了15个化合物(表1),化合物9经TLC薄层色谱等鉴定为β-胡萝卜苷,其中化合物3~5、7、9、11和15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得到。

表1 瘤果黑种草籽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的核磁数据[10]

2.7 刺山柑(CapparisspinosalL.) 刺山柑又称瓜儿菜、槌果藤、抗旱草(图1-8),系山柑科(原白花菜科)山柑属(槌果藤属)植物,维语称为“菠里克果”,其果实称为野西瓜、老鼠瓜。维吾尔医主要以刺山柑的花、叶、果和根皮入药,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调经、消肿的功效,主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其还具有舒张血管和止血等作用。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和专项预试法对其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含有生物碱、黄酮、糖类、氨基酸、皂苷、挥发油、酚性成分、鞣质、有机酸、甾体类等多种成分[11]。还有报道其果实中含有酚类、有机酸、生物碱、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质)、多糖(或苷类)、黄酮及其苷类、皂苷、挥发油等成分,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12]。

续表1 表1 瘤果黑种草籽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的核磁数据[10]

续表1 表1 瘤果黑种草籽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的核磁数据[10]

2.8 芹菜(ApiumgraveolensL.) 芹菜又名香芹、旱芹,是伞形科旱芹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芹菜籽是芹菜的种子,维吾尔医认为芹菜籽有散气、消肿、利尿、开通阻滞、降血压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气滞性子宫炎、腹水等疾病。吕金良等[13]从芹菜籽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3-羟基4-异丙基苯甲酸、香草酸、4-羟基-2-异丙基-5-甲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种子中分离得到。

乌莉娅·沙依提等[14]对芹菜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将药材粉碎后用含水乙醇提取,经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填料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佛手苷内酯、豆甾醇、棕榈酸、棕榈酸豆甾醇酯、棕榈酸乙二醇单酯,其中后两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2.9 新疆鼠李(RhamnusCatharticaL.) 新疆鼠李为鼠李科鼠李属灌木植物(图1-9),又名包尔胡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在欧洲、俄国、西伯利亚西南部、高加索北部也有分布。包尔胡特为哈萨克医长期应用的民间药材,主要以其枝和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疏肝保肝、活血化瘀的功效。历彦翔等[15]采用系统预试和专项预试法研究包尔胡特枝的化学成分,发现其含有糖类、鞣质、皂苷、醌类、香豆素内酯类、有机酸、酚类及油脂等成分。

2.10 角果藜(CeratocarpnsarenariusL.) 角果藜为藜科角果藜属(单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图1-10),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哈萨克族民间用角果藜治疗肺癌,其活性成分及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周琴等[16]分别对角果藜水、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证实其含有糖、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皂苷类、鞣质类、黄酮类、甾体和三萜类、生物碱类、香豆素和内酯类等多种化学成分。

2.11 白番红花(CrocusalatavicusRegeletSem) 白番红花又称新疆野生阿拉套番红花(图1-11),是鸢尾科番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各县海拔较高的山坡上,资源丰富。白番红花地下球茎又称土马钱子,哈萨克族民间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跌打肿痛,腰脚无力等疾病。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白番红花球茎的水、乙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其可能含有氨基酸、糖类、皂苷、黄酮类、有机酸、生物碱、酚类、甾体和香豆素等化学成分[17]。

2.12 昆仑雪菊 (CoreopsistinctoriaNutt) 昆仑雪菊又名两色金鸡菊、血菊等(图1-12),为菊科金鸡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和田地区海拔3000 m左右的昆仑山区,是目前唯一与雪莲齐名的稀有、高寒野生植物,野生资源较为丰富。长期以来,昆仑雪菊被当地居民当花茶饮用,新疆维吾尔医院也将其作为一种药材应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胃健脾之功效。对昆仑雪菊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定性研究,发现其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酚类、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蒽醌类、挥发油、油脂、甾体、内酯及香豆素等成分[18]。

采用AI(NO3)3-NaNO2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多种化学成分,比较雪菊与市售菊花活性成分的差异,结果雪菊和市售菊花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 117.15~153.04 mg/g 和 27.05~51.82 mg/g ;绿原酸、金丝桃苷、黄芪苷、槲皮素和山奈素为雪菊和市售菊花共有的化学成分;而邻苯二酚、香草酸、丁香酸、芦丁仅在雪菊中检测到,白藜芦醇则仅在市售菊花中检测到。雪菊中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市售菊花,且酚类化合物单体组成更加丰富,含量亦相对较高,是一种药用价值更高的菊花品种[19]。

雪菊挥发油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重要成分,具有祛痰、止咳、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昆仑雪菊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 (GC-MS) 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分析,从昆仑雪菊挥发油中鉴定出22种成分,均为首次从昆仑雪菊中得到。用面积归-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占总峰面积的92.66%。其中主要成分为苧烯(63.23%)、3-蒈烯 (7.05%)、-对繖花烃(5.23%)[20]。

2.13 石榴(PunicagranatumL.) 石榴为石榴科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药食两用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分布范围较广,新疆的石榴主产区为和田地区。石榴的根、叶、花、果实、果皮均可入药[21]。石榴果皮酸涩、温, 具有收敛、杀虫之功能,适用于久泄、久痢、便血、脱肛等症;石榴种子能温中健脾,治疗厌食、胃寒、脘胀等症;石榴还可制成石榴保健茶,捣碎外敷,可治跌打损伤。通过对石榴籽和石榴花的研究,发现石榴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鞣质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甾体类、三萜类等[22]。采用硅胶柱色谱的方法从石榴籽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旋光等波谱方法鉴定了化合物1-5(表2),经TLC薄层色谱法鉴定化合物6-8为没食子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23]。

表2 石榴籽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的核磁数据[23]

2.14 天山堇菜(ViolatianschanicaMaxim.) 天山堇菜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新疆海拔3000 m以上的山坡草地、高山及亚高山草甸及水沟边,药用其干燥全草,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长期作为中药紫花地丁的代用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各种发热、受寒、感冒、胸膜炎、肺炎、咽炎、疔疮肿痈等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发现天山堇菜含有腺苷、尿嘧啶核糖核苷、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α-亚麻酸甲酯、α-亚麻酸单甘油酯、1,2-二亚麻酸甘油酯、1,3-二亚麻酸甘油酯、姜糖脂A、2,3-二亚麻酸甘油酯-1-O-β-D-半乳糖苷、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13种化合物[24]。

2.15 新疆一枝蒿(ArtemisiarupestrisL.) 新疆一枝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图1-13),又名岩蒿,主要分布于新疆地区,在欧洲也有分布,以全草入药,是维吾尔族常用药,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活血保肝和解蛇毒等作用。通过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波谱法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从新疆一枝蒿中发现一枝蒿酮酸、紫花牡荆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与胡萝卜苷[25]。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新疆一枝蒿的丙酮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洋槐苷、槲皮素、蒙花苷、木犀草素、蔗糖、田蓟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阿魏酸-4′-O-葡萄糖苷、陆地棉苷、甲基香豆酸乙酯及芦丁[26]。

2.16 新疆圆柏(JuniperussabinaL.) 新疆圆柏又名叉子圆柏、天山圆柏、砂地柏,为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匐灌木,广泛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及准格尔西部等地,多生长于海拔较高的沙地及荒山上。药用其枝叶和果实,具有祛风镇静、活血止痛等功效。维医用于风寒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等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手段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新疆圆柏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雪松醇、圆柏香豆素、异柏油酸、茵芋苷、undulatoside A、hypolaetin 7-O-β-D-xylopyranoside、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紫丁香苷,其中后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27]。采用硅胶、 Sephadex LH-20等研究新疆圆柏叶的黄酮类成分,分离鉴定了柏木双黄酮、柏木双黄酮 4′,4-二甲醚、穗花杉双黄酮、罗汉松双黄酮A、儿茶素、槲皮素、异高黄芩素 7-O-β-D-木糖苷、杨梅素 3-O-β-D-葡萄糖苷和芦丁等9个黄酮类化合物[28]。

新疆圆柏的果实中富含挥发油,通过GC/MS/DS分析,发现其主要的挥发油成分为香桧烯、β-萜品烯、香叶烯、α-蒎烯、芳樟醇、柏木脑、石竹烯等[29]。

续表2 表2 石榴籽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的核磁数据[23]

3 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3.1 骆驼蓬(PeganumharmalaL.) 骆驼蓬是蒺黎科骆驼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图1-14),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地分布广泛。维吾尔医常用其干燥成熟的种子入药,骆驼蓬子具有坚固精脉、助阳暖阳、消散寒湿之气等功效,有小毒。邓继华等[30]通过对3种不同产地的骆驼蓬子进行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并对其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等进行测定,建立了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药材内在质量的定性检查方法。

骆驼蓬草是哈萨克医常用药材,为骆驼蓬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止痛、通血调经的功效。许欢等考察了新疆哈萨克族地区采集的10批骆驼蓬草药材,检查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浸出物含量,制定控制限度为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高于12%、22%、2%,醇浸出物不得低于16%;采用TLC法对药材中的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示10批药材在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对照品相同位置处均显示清晰斑点;采用HPLC法考察上述两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显示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分别在15.22~301.40μg/mL、15.09~301.8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2%、100.94%(RSD均小于2%);制定含量测定限度为药材总生物碱含量应不少于6.5mg/g。该研究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全面控制骆驼蓬草药材的质量[31]。

3.2 雪莲(Saussureainvolucrata(Kar.et Kir)Sch.-Bip.Linnaea) 雪莲又名天山雪莲或高山雪莲(图1-15),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天山南北坡、阿尔泰山及昆仑山雪线附近的石滩石缝中,在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坦也有分布。天山雪莲系新疆维吾尔医习用药材,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能补肾活血、强筋骨、温肾助阳、祛风胜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肺寒、咳嗽,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症。苏来曼·哈力克等[32]采集收集了14批新疆不同产地的雪莲药材(含1批人工栽培的雪莲),对其进行性状鉴定及粉末显微鉴定,并以绿原酸、芦丁及天山雪莲花药材作对照进行TLC鉴别;采用药典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雪莲花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70%乙醇浸出物并制定限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雪莲花中绿原酸及芦丁的含量并制定限度。该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项目较全面的天山雪莲药材质量标准。

3.3 瘤果黑种草(NigellaglanduliferaFreyn) 用TLC法对瘤果黑种草子药材中的常春藤皂苷元进行定性鉴别,在与对照药材及常春藤苷元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清晰可见的紫色斑点;采用HPLC法测定药材中常春藤皂苷元的含量,在 0.252~10.08 g/mL (r=0.9999,n=6)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100.7% (RSD=2.3%)。上述研究建立了能有效控制瘤果黑种草子质量的药材标准[33]。

3.4 芜菁(RadixseuFoliumBras-sicaeRapae) 芜菁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图1-16),又名恰麻古儿,为药食同源植物。维吾尔医以其块根及叶入药,用于支气管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治疗。旷南岳等[34]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恰麻古儿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乙醇浸出物及总黄酮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恰麻古儿的质量控制标准,暂定为水分含量8%~14%,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9%,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超过0.5%,体积分数75%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6%,总黄酮含量不得低于2%。

3.5 黑果越橘(VacciniummyrtillusLinn.) 黑果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半灌木植物(图1-17),产于亚洲西南部、北美、前苏联、蒙古以及新疆阿尔泰山脉的河谷,哈萨克医习用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民间多用其果和叶。黑果越橘的浆果具收敛补益等功效,用于治疗腹泻、痔疮、胃肠道炎症、口腔感染和尿道感染等症;其叶具有降糖作用,常用于局部治疗眼、皮肤、口腔感染。对黑果越橘药材进行显微鉴定发现其显微特征包括茎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内含簇晶及方晶,气孔不定式,果实中石细胞群多见;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4∶10∶1)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结果药材与熊果酸对照品相对应的位置有明显斑点出现,该研究为制定黑果越橘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35]。

3.6 阿尔泰锦鸡儿(CaraganaaltaicaKom.Pojark) 阿尔泰锦鸡儿为豆科锦鸡儿属灌木(图1-18),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分布广泛,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山坡、灌木丛和谷地中,其干燥成熟的花可以入药,称为金雀花,哈萨克民间用于治疗高血压、妇科疾患及头晕耳鸣、肺虚久咳等症。

通过TLC鉴别、多组分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10批金雀花药材进行研究,结果10批药材中主要黄酮苷的平均含量为芦丁3.59 mg/g,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23 mg/g;10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其中19号峰为芦丁,22号峰为山柰酚-3-O-芸香糖苷),相似度均大于0.91 (图2)。该研究建立了操作简单、重复性及稳定性好的质控方法,可用于金雀花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36]。

3.7 新疆一枝蒿(ArtemisiarupestrisL.) 新疆一枝蒿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民间用药历史悠久,常用于感冒、荨麻疹、咽炎、扁桃体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对感冒和肝炎的疗效尤为显著。为建立新疆一枝蒿的质量标准,对药材的鉴别、水分、总灰分、酮酸含量测定等进行研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水分测定法中的烘干法和灰分测定法中总灰分测定方法检查药材的水分和总灰分,制定控制限度为含水量不得超过8.0%,总灰分不得超过16.0%;参照药典附录建立了一枝蒿中酮酸含量的HPLC测定法和薄层色谱鉴别法,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酮酸在5.60~56.00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8.5223X-6.1507,r=0.997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0.25%。通过该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一枝蒿药材的质量控制[37]。

3.8 毛菊苣(CichoriumglandulosumBoiss.et Huet) 朱春胜等采用HPLC-DAD-ESI-MS法从菊苣中鉴定了10个化学成分,分别为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绿原酸、菊苣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山莴苣苦素。该研究建立的LC-MS/MS分析法可对菊苣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简便快速的鉴定。选择绿原酸、秦皮乙素、菊苣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等五个成分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HPLC法进行定量测定,发现不同产地的药材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该研究有助于完善菊苣药材的药典质控标准[38]。

4 小结

从上述23种特色药材的研究现状来看,新疆民族药在药材资源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有关药材基源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对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尤其是对药材中特征性成分的研究亟待加强。长期以来,相关基础研究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新疆传统民族药与现代科学的相互融合,从而导致其发展缓慢,临床应用受限。因此,从各方面丰富和加强特色药材的基础研究,对促进新疆民族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圆柏红豆杉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新疆圆柏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及播种育苗技术①
红豆杉
不同采期和采后加工贮存措施对祁连圆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阮明舒的红豆杉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