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2021-04-14 21:07陈志军
中国科技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学研科技成果螺旋

陈志军

(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院长,本刊编委)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系列进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创新质量连续8年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位列全球第14位。当前中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科技管理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创新文化有待形成、许多科技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等等。以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通过科技成果的高质量供给和高质量转化来构建发展新动能,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转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20世纪末探讨“大学-产业-政府”三者关系所形成的三重螺旋理论便成为研究热点。三重螺旋理论以创新为中心,强调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社会效益的实现。近些年来,三重螺旋理论又拓展为四重和五重螺旋理论,在原有大学、产业、政府三要素关系研究基础上,逐步增加了公民社会(或用户)和自然环境要素。山东省人民政府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中提到的“政产学研金服用”进一步概括了这一系统的构建要素,其中,“政”指政府在支持研发创新及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中的政策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及推动科技创新的协调联动机制;“产”指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转化系统中的主导作用,打通企业到科研成果之间的路径,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并增强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学”指科技人才是创新转化系统要素的核心和根本,打通高校到企业间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发展的渠道;“研”指科学研究是创新转化的源头和起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社会价值为目标,使科学研究真正服务于社会;“金”指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分阶段提供贷款、质押、贴息、入股、财政资金、风险投资、企业上市等多种科技金融合作模式,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服”指构建创新转化的科技服务平台,为成果转化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的服务支持(如知识产权服务),以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用”指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用是创新转化的最终落脚点,确保创新转化能够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创新转化不是一座“孤岛”,以系统、协同的思维进行全面的机制设计,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创新转化作为系统性工程,是“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之间相互耦合、相辅相成的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其延伸至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领和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改革及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了推进创新转化管理实践工作的开展,相应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也成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使命和职责。“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开启“上下而求索”的探索之旅,持续不断地总结新实践、贡献新理论,推动更多的科技创新实现落地转化。

猜你喜欢
产学研科技成果螺旋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旋风“螺旋丸”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螺旋变变变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