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的理性思考

2021-04-19 00:10盛宁馨祖晶晶
社会与公益 2021年3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盛宁馨 祖晶晶

摘 要:要想帮助我国部分大学生纠正不当劳动观念并使其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需从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不当劳动观念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不当劳动观念主要表现为排斥劳动,渴望不劳而获;不能正视体力劳动,劳动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盲目接受他人观点,自身缺乏对劳动的理性思考。对此,应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科学完备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完善社会再分配制度,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动观念。

关键词:劳动观;大学生;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锦鲤现象下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及其教育引导策略探究”(项目编号:201910359045)。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1]近年来,我国对于社会劳动意识方面的建设愈发重视,青年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更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与主流劳动观念相悖的不当劳动观念,其中部分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必须及时纠正,否则将会对我国未来的建设发展产生阻碍。

大学生劳动观是一个新兴研究方向[2],截至目前,学界对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原因及途径等方面,对于不当观念及不当劳动观念等概念没有进行详细界定,使得此类研究往往虎头蛇尾、逻辑不严谨。在此背景下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并对不当劳动观念的概念进行详细界定,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不当劳动观念的辨别意识和自我纠正能力,从而培养具有科学劳动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能够弥补先前研究的不足,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因此,现阶段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对我国未来建设发展及与劳动观相关的学术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3]。

二、不当劳动观念概念界定

对于不当劳动观念,目前学界尚未有准确界定。不当劳动观念与正确劳动观念相反,因此,可以通过对“正确劳动观念”这一概念的理解,反向类推得出“不当劳动观念”的定义。

在我国,正确劳动观念意为崇尚与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认识到劳动对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将劳动作为人一生所必须经历的活动,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反之,不当劳动观念则是对个人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害的劳动观念,该观念持有者往往不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劳动,对于劳动的认知具有片面性,对劳动行为具有抵触性,不能够平等看待不同的劳动形式。

三、当前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的主要表现

为把握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现状,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劳动观念现状调查问卷”,以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为样本开展线上调查。共发放问卷205份,全部收回且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大学生劳动观念的主要特点、影响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因素三个部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学生均持有正确科学的劳动观念,对于一些包含不当劳动观念的言论也能够及时辨别并予以否定。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抵触劳动、不尊重体力劳动者、劳动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不能够自主理性思考劳动等不当劳动观念。

(一)排斥劳动,渴望不劳而获

劳动自古至今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劳动具有不同的内涵[4]。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5]而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勤奋劳动是值得尊敬的,不劳而获则是为人所不齿的。可见,不管在何种时代、何种地域,劳动都被认为是一种对社会和个人具有重大价值的行为。调查显示,69.27%的学生对“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您愿意什么也不干,躺在家中享乐吗?”这一观点表示不赞同或者非常抵触,而30.47%的学生则表示赞同或者非常赞同。44.39%的学生从未在考试前转发过锦鲤等具有吉祥祈福意义的事物,而剩下55.61%的学生均有不同频次的考前转发锦鲤祈福的行为。59.02%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学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娶得好”这一观点,35.61%的学生表示中立,還有5.37%的学生表示非常有道理并且有同样的想法。可见,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劳动有正确的认识,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学生排斥劳动,希望通过捷径而不是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

大学生存在不劳而获的劳动观念,不仅对其自身长远发展有害,而且对于我国未来建设发展也会产生阻碍。拥有不劳而获观念的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也会出现就业难或消极怠工等情况,长此以往会影响国家的就业率与生产效率,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后果。

(二)不能正视体力劳动,劳动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之别,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体力劳动的看法存在偏颇。调查结果表明,对于“请问您如何看待工人这一职业”这一问题,只有47.3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工人这一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职业”,或愿意考虑从事这一职业;41.9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工人这一职业很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还有10.7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工人没什么地位,也没有什么前途。对于“您对于未来择业的要求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47%的被调查学生同意“将来做不了社会精英,我也甘愿当普通劳动者”的观点,剩下的学生对此观点均持有不愿意或者一般的态度,这一结果与调查前预测的“大部分学生都有着甘于奉献的劳动观念”的观点有较大出入。这表明当前仍有部分大学生不能正视体力劳动,并未正确认识到体力劳动者对于国家的贡献。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生没有科学全面地认识劳动,将劳动与体力劳动等同,且没有认识到工人等体力劳动者是国家前进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螺丝钉,为国家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是劳动的一种,二者是平等的[6],大学生应当摆脱偏见,根据自身的兴趣来自由选择职业,而不是一味跟随社会潮流,盲目追求脑力劳动,摒弃体力劳动。

(三)盲目接受他人观点,自身缺乏对劳动的理性思考

科学正确的观念应当在参考多方观点和自身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全盘吸收他人灌输而形成的观念是片面的、非理性的。调查结果显示,47.99%的学生认为周围的人是影响自己劳动观念形成的最大因素,84.23%的学生认为最能够影响自己劳动认知和看法的人是父母,52.68%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可见,他人观念在大学生劳动观念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也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形成缺乏自我思考,过分依赖他人的灌输,对于父母、偶像或者周围朋友的言行举止全盘吸收而不加以辨别。

盲目接受他人观点,缺乏自身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劳动观念是不科学的、片面的,将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不良影响。

三、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产生的影响因素

部分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的形成绝非只受单一因素影响,社会、家庭、文化等因素都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作用。这些因素的内在逻辑联系为:传统思想与社会不当思潮使得家长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未能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使得学校的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而社会分配不公的现状则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轻视。

(一)传统思想与社会不当思潮的影响

孔子“学而优则仕”、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劳动观念在儒家思想主导两千余年的中国具有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重脑力、轻体力的思想观念在我国仍处于重要地位[7]。大多数家长认为学习文化知识高于一切,只有努力读书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家庭是一个人劳动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家长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势必会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形成产生负面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媒体的快速成长,多元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涌入网络世界,其中充斥着对于海归、律师等高学历知识分子的崇拜,将其奉为“精英”,而对于农民工等职业则较为轻视,不少影视作品甚至将农民工塑造为粗俗、短视的刻板形象。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被这些精心包装的价值观念迷惑,从而产生排斥体力劳动、崇尚脑力劳动的不当劳动观念。

(二)资源分配不公的现实影响

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经济飞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分配不公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等。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增大,人们日益趋向于收入高且稳定的职业;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人们就会趋向于去城市就业;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人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便会趋向于能够获得更多资源的职业,如教师、公务员、律师等。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功利化的劳动观念在社会上风行,而大学生身处社会当中,自然会受到这些不当劳动观念的影响。

(三)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被边缘化

我国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理念,这使得社会普遍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出现偏差。这导致部分学校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内容缺失、劳动教育方式单一、勞动教育流于形式及劳动教育教师团队组建不成熟[8-9]。

(四)家长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未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当前,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唯一的孩子百依百顺,然而过分溺爱其实是对孩子自我能力的剥夺。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都不需要做家务,家长会为其做好一切,孩子只需要专心学习。这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家务,以学习优先等借口来推脱,可见家长的过分溺爱往往是导致学生好逸恶劳的元凶。

同时,家长自身缺乏正确劳动观念也是导致学生产生不当劳动观念的重要原因。部分家长受自身生长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存在许多不当的劳动观念,如不能正视体力劳动,提倡不劳而获等。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模仿。然而,部分家长并未认识到自身言行对于孩子劳动观念形成的重要性,在平时并不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经常会在不经意间传达自身的不当劳动观,导致其子女的劳动观念出现偏差。

四、纠正大学生不当劳动观念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受传统观念与外来思潮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当劳动观念。纠正大学生现存不当劳动观念的首要任务是改变社会环境中充斥的不当劳动观念,对此就要加强宣传教育。

当前,我们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许多不当劳动观念均通过媒体传播,那么对于正确劳动观念的宣传教育同样可以利用传播范围广、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媒介。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相关的媒体宣传平台,宣传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一些意见领袖合作,利用其导向作用将正确劳动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从而达到深远持久的效果;还可以通过选树先进劳动模范的方式,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模仿的对象,引导人民积极参与各项劳动,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二)构建科学完备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高校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导致部分学生因缺乏劳动教育而产生不良劳动观念。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着力强调“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原先被边缘化的劳动教育重新激活,发挥其对于大中小学生劳动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构建科学完备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目标。高校劳动教育应当以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教学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的正确劳动观念。其次,提高劳动观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并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高校需改正劳动观教育在学校体系中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这一不当设置,将劳动教育摆在与智力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改变原有的将辅导员作为劳动教育代课教师的敷衍做法。再次,完善劳动观教育的具体内容,可通过加强劳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创新劳动教育教学形式,增加劳动教育课程趣味性和专业性等方式实现。最后,学校可与社会、家庭形成紧密联系,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的价值观念导向作用、家庭的劳动行为培养作用及学校的劳动意识灌输作用。

(三)完善社会再分配制度,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

当前,我国社会再分配制度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不足仍然存在。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家应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财政补贴等方式,缓解由社会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过大以及社会阶层不平等问题。不当劳动观念之所以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长期存在的巨大贫富差距。解决由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上述问题,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只要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劳动的良好风气,自然会推动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建设,并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4-26)[2021-01-23].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04/30/c_1118776008.htm.

[2]钱云,季爱民.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研究[J].黑河学刊,2019(5):118-120.

[3]郭海龙,刘莹.邓小平劳动价值观的渊源、内涵及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4):48-53.

[4]张燕平,朱志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评论,2019(3):93-96.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6]周淑芳.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刍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49-51.

[7]袁超.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智库时代,2019(26):122-123.

[8]刘镇玮,林美卿.大学生劳动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6):29-32.

[9]高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体系的建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78-84.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