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夏播玉米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研究

2021-04-25 06:09张志强赵梅勤朱建义赵浩宇刘胜男周小刚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牛筋悬浮剂乳油

张志强,赵梅勤,朱建义,赵浩宇,刘胜男,周小刚*

(1.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大英 629300;2.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0;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也是目前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影响最大的谷类作物,2011年起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作物,2019年全国播种面积4126万hm2,总产2.607亿t[1-3]。玉米田杂草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给玉米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玉米田化学防除杂草技术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4]。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玉米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超120万hm2,占西南地区1/4,以春播玉米为主,还有夏播玉米、秋播玉米等。目前四川夏播玉米的面积逐年增加,杂草的危害也十分严重,生产上常用除草剂品种主要为莠去津+乙草胺、莠去津+烟嘧磺隆等混配制剂。作为一种长残留除草剂,莠去津对后茬作物的药害以及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的问题早已备受关注[5],在四川其对后茬作物如油菜、豆类及阔叶蔬菜等造成药害的事件连年频繁发生。

异噁唑草酮(isoxaflutole)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发的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异噁唑类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持效期长的特点,施用适期与莠去津相近,且适用作物范围较广,是一种对后茬作物潜在风险更低的除草剂[6-8]。本研究于2017~2018年连续2年开展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夏播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旨在验证其对杂草防效及对玉米安全性,为四川夏播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2017年玉米品种为“正红532”,2018年玉米品种为“德玉18”,均购于市场。

1.2 供试药剂

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isoxaflutole),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50%乙草胺乳油(acetochlor),江苏绿利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900g/L乙草胺乳油,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1.3 试验地情况

2017年5~9月,在四川省青神县黑龙镇季时坝村开展试验,试验地土壤属棕褐色冲积沙壤土,pH值6.8左右,有机质含量1.8%左右。前作为蔬菜,未施用除草剂。田间主要一年生杂草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牛筋草[Eleuine indica(L.)Gaertn.]、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 L.)、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凹头苋(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雾水葛[Pouzolzia zeylanica(L.)J.Benn.et Brown]和龙葵(Solanum nigrum Linn.)。5月23日播种玉米,密度约为2700株/667m2。田间水肥及病虫管理按常规。6月8日,使用锄头耙除人工除草处理区杂草1次。7月13日调查结束后,人工拔除各小区内较大株杂草。8月29日收获测产。

2018年5~9月,在四川省青神县黑龙镇曹庙村开展试验,试验地土壤属棕褐色冲积沙壤土,pH值6.6左右,有机质含量1.8%左右。前作为蔬菜,未施用除草剂。田间主要一年生杂草有牛筋草、马唐、辣子草、凹头苋、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和扁穗莎草(Cyperus compressus L.)。5月9日播种玉米,密度约为2700株/667m2。田间水肥及病虫管理按常规。5月29日,使用锄头耙除人工除草处理区杂草1次。7月3日调查结束后,人工拔除各小区内较大株杂草。8月17日收获测产。

1.4 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m2,4次重复。试验设7个处理,处理1:异噁唑草酮75g a.i./hm2;处理2:异噁唑草酮105g a.i./hm2;处理3:异噁唑草酮135g a.i./hm2;处理4:异噁唑草酮210g a.i./hm2;处理5:50%乙草胺乳油1080g a.i./hm2(2017年),900g/L乙草胺乳油1215g a.i./hm2(2018年);处理 6:人工除草;处理 7:清水对照。2017年5月24日及2018年5月11日分别进行土壤喷雾处理。使用利农HD-400手动喷雾器,扇形喷嘴(型号:LURMARKOIF110),用水量450L/hm2。药后15d目测杂草防效,药后20~22d调查杂草株防效;药后50~53d调查杂草鲜重防效。杂草调查采用绝对值调查法,调查杂草株数或重量,每小区随机选择3个点,每点0.25m2。施药后定期观察玉米生长情况,玉米成熟后测产。

1.5 数据处理

试验原始数据采用 Excel 进行整理,采用DPS软件将防效经反正弦转换后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性。

PT-处理区残存草数(或鲜重)CK-空白对照区活草数(或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后15d目测防效

2017年6月8日(药后15d)目测,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处理区牛筋草、马唐、辣子草和胜红蓟的防效约为98%,铁苋菜、雾水葛等杂草叶片白化、植株生长受抑制。50%乙草胺乳油处理区除铁苋菜防效稍差之外,其余杂草多数萎蔫死亡。

2018年5月26日(药后15d)目测,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处理区牛筋草、马唐、辣子草的防效在95%以上,凹头苋、反枝苋及莎草科杂草叶片白化、植株生长受抑制。900g/L乙草胺乳油处理区牛筋草、辣子草和莎草科杂草多数萎蔫死亡,马唐、凹头苋、反枝苋叶片黄化、生长受抑制。

2.2 药后20~22d株防效

药后20~22d的平均株防效见表1,表2。对牛筋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97.84%~100%之间,乙草胺分别为99.55%、80.43%。对马唐: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72.13%~100%之间,乙草胺分别为97.18%、37.70%。对辣子草等菊科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91.34%~100%之间,乙草胺分别为100%、90.55%。对铁苋菜、马齿苋、雾水葛、凹头苋、反枝苋等阔叶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56.76%~97.30%之间,乙草胺的平均防效在31.19%~96.67%之间。对碎米莎草、扁穗莎草(2017年试验地中无莎草科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的平均防效在55.05%~82.57%之间,900g/L乙草胺乳油为94.50%。对总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86.29%~99.79%之间,乙草胺分别为98.56%、68.01%。

表1 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株防效(%)——施药后20d(2017年)

表2 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株防效(%)——施药后22d(2018年)

2.3 药后50~53d鲜重防效

药后50~53d的平均鲜重防效见表3,表4。对牛筋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97.00%~99.91%之间,乙草胺分别为97.79%、81.98%,人工除草分别为88.31%、72.87%。对马唐: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90.22%~98.95%之间,乙草胺分别为88.99%、62.01%,人工除草分别为75.88%、84.36%。对辣子草等菊科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88.57%~99.59%之间,乙草胺分别为80.00%、82.71%,人工除草分别为77.39%、78.35%。对铁苋菜、马齿苋、雾水葛、凹头苋、反枝苋等阔叶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72.20%~97.76%之间,乙草胺的平均防效在40.81%~88.14%之间。对碎米莎草、扁穗莎草(2017年试验地中无莎草科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的平均防效在77.25%~94.64%之间,乙草胺为98.28%,人工除草为81.33%。对总杂草: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2年的平均防效在93.69%~99.28%之间,乙草胺分别为94.306%、77.47%,人工除草分别为85.51%、74.51%。

表3 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田间试验鲜重防效(%)——施药后50d(2017年)

表4 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试验鲜重防效(%)——施药后53d(2018年)

2.4 对玉米安全性考察及测产结果

药后15d和20~22d观测到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高剂量处理区少量玉米叶片轻微泛黄,最高剂量处理区部分玉米叶片黄化失绿。施药后50~53d,玉米药害症状缓解,叶色恢复正常,植株株高及长势未见明显影响。2017及2018年试验测产结果(表5)显示,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处理区玉米的产量均较乙草胺对照区及人工除草区增产,空白对照区较人工除草区有较多减产。

表5 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1年生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测产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经2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对夏玉米田牛筋草、马唐、辣子草、胜红蓟防效优良;中等以上剂量对铁苋菜鲜重防效优良;对马齿苋、雾水葛、凹头苋、反枝苋、碎米莎草和扁穗莎草防效一般至优良。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处理防效均高于乙草胺乳油。2018年因施药后7~12d有数次中到大雨,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四剂量的防效较2017年有所降低,但差距不大;同一时间施药的乙草胺药效受连续降雨影响较大,对牛筋草、马唐及总杂草的防效明显低于2017年的防效。该结果证明了文献报道异噁唑草酮的"再充电"作用,即施用后滞留于表层土壤的有效成分持效期较长,可被雨水再次激活发挥杀草活性[6]。滕春红等田间试验也证实异噁唑草酮对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均有较高的防效,异噁唑草酮 97.5g a.i./hm2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及总防效与莠去津的防效相当,且对玉米产量无影响[6]。连续2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在推荐剂量条件下对供试玉米基本安全,在四川完全可以取代莠去津,推广使用异噁唑草酮,但切忌超量使用,以免发生药害。综合对总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推荐剂量为(制剂量)375~675g/hm2(75~135g·a.i./hm2),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喷雾处理。

猜你喜欢
牛筋悬浮剂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60%敌畏·马乳油对桑螟的防治效果及在桑蚕体内的残毒期探究
牛筋爷变化记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熬在牛筋汤里的爱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牛筋爷变化记
黄牛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