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1-04-26 07:21付海莲邱耕田
关键词:美好生活劳动

付海莲 邱耕田

摘 要: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一直以来的理想价值追求,人类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奋斗史。尽管美好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指向,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求却从未改变。当前,创造美好生活不仅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议题,而且是新时代我国人民在生活维度的奋斗目标。作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生活形态,美好生活的创造离不开劳动。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开创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必须追求美好劳动。只有在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并且树立正确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把劳动上升到“美好”的层面,才能使劳动主体真正摆脱外部必然性的束缚,进而在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中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劳动;美好生活;美好劳动

中图分类号:C9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2-0036-(10)

DOI:10.13852/J.CNKI.JSHNU.2021.02.004

创造美好生活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议题,也是新时代我国人民在生活维度的奋斗目标。那么,美好生活该如何创造呢?对此,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可见,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和根本途径。

一、劳动的本质及其地位

1.劳动的内涵及本质

所谓劳动,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有意识地运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劳动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及不同社会形态下表现方式不同,但就其本质而言,“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劳动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目的支配下通过对象性活动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改造和探索。另一方面,人们在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彼此之间还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人们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能开展丰富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劳动不仅是表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

2.历史上对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地位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劳动的本质及其地位进行了各种描述和探讨。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明确提出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的观点,认为能否进行辛勤劳动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国家的兴衰。《周书》中明确提出劳动是人们的“衣食之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人们应恪守劳动美德,通过辛勤劳动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生活。当然,中国古代对劳动的认知往往更偏重于农业生产劳动的层面,因此历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都特别重视农业和农业生产,认为“以农为本”才是立国之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重视农业生产劳动,但这种重视仅仅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本身是超脱于农业生产劳动之外的,他们信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认为劳动是最下贱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看来,他们的任务就在于统治劳动者而不是从事体力劳动,这为他们冠冕堂皇地剥削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找到了托词。

古希腊时期,西方社会对劳动的认知和评判与中国古代的观点极其相似,他们同样把劳动和阶级相联系,认为“劳动是屈居下级的标志,是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男子所不屑为的”。1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一方面把劳动看作是上帝惩罚人类的手段,而另一方面又“把劳动看作是上帝确立的制度,是拯救人们灵魂的途径之一”,2由此使劳动获得了正面的肯定。16世纪以来,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劳动的偏见,从而使劳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正面意义。洛克从个人所有权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身体的劳动”和 “双手的创作”是一切财产的源泉。亚当·斯密从增加国民物质财富的角度出发,把劳动看作社会财富增加的源泉,他认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3与此同时,亚当·斯密又从纯粹消极的层面对劳动进行了规定,认为劳动是“辛苦和麻烦”,是令人厌恶的事情。黑格尔从现代国民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4但是,由于黑格尔把劳动看成是精神的產物,是自我意识对象化的一个环节,从而使其劳动学说窒息在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

3.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世界,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创造了人本身,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世界是人的劳动的对象化,是在人类劳动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改变了自在自然的形态,而且还通过劳动把人类的目的性因素转移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并使之按照人的方式发生转换,从而使自在自然日益转换为体现人类目的并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人化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人化自然被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具有了社会性这一基本属性,进而成为社会的自然。与此同时,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改造着自然界,而且还创造和改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这些在劳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又进一步为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创造了可能。此外,由于人类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各种社会目的和需要只有通过自然过程的中介——劳动才能得到满足。从这个意义而言,社会是自然的社会。由此可见,不管是社会的自然还是自然的社会都是通过劳动得以实现的,劳动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们通过劳动自我生成、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历史。一方面,劳动确立了人的存在并把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动物只能通过消极地适应外部环境来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而人直接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转化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按照自身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使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了本质的区别。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另一方面,人们进行劳动创造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过程,“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3

第三,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为了生活,人们首先要满足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基本需求,而要满足这些基本需求,则必须依靠劳动,因此生产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劳动就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们通过劳动给自然界刻上了人类意志的痕迹,将自然物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日益丰富。此外,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像施魔法一样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5等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劳动不仅使人类获得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多样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提。

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体现了人们对更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就某种意义而言,人类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奋斗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先后14次提到“美好生活”的概念,并号召全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好生活”一词自此成为中国政治话语的关键词。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生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进而厘清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1.对“美好生活”的界定

从哲学维度来看,“生活”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的一种理论表达,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和一切生命活动的抽象与概括。生活与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状态相联系,因而具有现实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征。对生活问题的探讨不能脱离现实的人的层面,更不能把生活看作处于一种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状态。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即生产生活、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生产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前提,是满足人的肉体生活需要并通往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必由之路;肉体生活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生产生活的基本价值指向;精神生活既是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也是生产生活的终极价值指向。通过马克思对人类生活基本构成要素的揭示可以推断出:“美好生活”应该是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即社会物质生产)使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达到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这种生活实质上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生活。由此可见,“美好生活”根源于社会物质生产并受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第一,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生活。从内容结构来看,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多種形态。不管是哪种形态的生活,都内在地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因此,美好生活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的理想状态,必然也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统一的生活。

美好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从生活的客体角度而言的,指的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所呈现出的丰裕的生活资料、良好的生活条件、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谐的生活关系等”。1美好生活的精神方面主要是从生活的主体角度而言的,指的是生活主体除了物质需求以外的社会性和心理性需求,具体包括安全需求、社会公正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方面的内容。而美好生活之所以美好,必然内在地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并且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能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对立起来。如果只注重物质生活,片面地强调物质层面的享受而忽视或否定精神层面的追求,就会陷入享乐主义的泥潭;如果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过分压抑或否定人的物质需要,把人的正当物质需要看作是邪念或罪恶,片面地追求虚无缥缈的未来理想天国,就会陷入极端禁欲主义的沼泽。因此,必须重视和满足人的正当物质需求,物质条件的满足是人类生存、发展并追求更高层次美好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如果脱离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创建美好生活必然会沦为空想。对此,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2当然,在重视和满足人的正当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满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3

其次,美好生活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美好生活不是处于静止、一成不变的状态,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指向。

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就对未来美好生活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设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层面论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构想。在大同理想中,“天下为公”是孔子对美好生活最高境界的描述。他认为天下是人们共同所有的,而不是私于一家。尽管孔子的这种构想脱离了社会实际,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美好生活就是充满了德性、智慧和快乐的生活。

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康有为提出了“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尽管这种大同理想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否定以及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求。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孙中山提出了“人人平等自由,世界幸福,人人共享,将野蛮变文明,不平变为平等”4的美好生活构想。但是,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孙中山的这一美好生活构想最终也沦为脱离实际的空想。近代西方学者们对美好生活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其中,佩鲁从全人类的高度出发,认为美好生活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综合发展;德尼·古莱认为美好生活就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活来寻求人类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阿马蒂亚·森从自由的角度出发,认为美好生活就是扩展人的自由,使人的自由得到增进。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美好生活的最高定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共产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在每一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无不体现着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开篇就号召全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就是让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1就是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让人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劳动对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作用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2美好生活不能靠大自然的“恩赐”或他人的“施舍”,而必须通过劳动去创造,只有劳动的多元性价值创造才能满足美好生活的多样性需求。劳动是成就美好生活的基础,是开创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第一,劳动夯实了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就内容而言,美好生活内在地包含了物质生活的美好,具体表现为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环境的优化、物质生活资料的富足以及物质生活品质的提升。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物质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的观点。可以说,物质生活的美好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只有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美好生活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和积累,都必须依靠劳动。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劳动在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从表面上看各种自然资源都表现为物,但是这些自然资源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是人的劳动的产物,其中隐藏着人的劳动。一旦离开了人的劳动,这些自然物便无法顺利转化为自然资源。由此可见,自然资源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表面上看来是物的作用,但就其实质而言,还是人的劳动的作用。此外,相较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正是人类无限的劳动能力的发挥,才不断地把过去所认为的无用之物转变为有用之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开发或合成新的资源,以此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需求。可以说,人类正是通过漫长的劳动实践不断积累物质生活资料,优化物质生活条件,从而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必要的物质前提。

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劳动主体的角度来看,智力劳动的比重日益超越体力劳动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从劳动过程的角度来看,教育、科技、信息、金融服务等活动日益成为主要劳动形式,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劳动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劳动作为财富的最终源泉这一根本性质始终没有改变。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日益成为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为根本支撑。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基于以上原因,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3

第二,劳动提升了生活主体对美好生活的主观体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劳动不仅能够从客观上为生活主体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可以从主观上给生活主体带来享受、满足和愉悦。其中,生活主体主观上的享受、满足和愉悦是判断生活是否美好或美好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如果生活主体在生活中只有客观层面的物质资料或财富,而在主观层面感受不到愉悦和幸福,那么这样的生活也算不上是美好生活。毕竟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感性的物质利益方面,还体现在更高层次的主观精神情感方面。只有生活主体在主观上产生了愉悦和满足,才能真正达到美好生活的目的或高度。尽管不同生活主体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在层次上和水平上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其愉悦和满足感的产生都离不开劳动。从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劳动不仅可以维持生活主体的肉体存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塑造、提升、成就生活主体,使生活主体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劳动为生活主体创造了维持肉体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生活主体的体力和智力、满足其欲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活主体由于自身欲望的满足而丰富了自身的情感,进而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生理层面的愉悦和享受。当然,这种愉悦和享受更多是源于动物式的生理需求的满足,是低层次的、短暂的,所以生活主体对此类愉悦和享受的追求应控制在有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合理范围内,否则,将会陷入物质主义或极端享乐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来看,劳动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主体通过实践将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劳动客体,从而使劳动客体成为确证主体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的作品。这样一来,劳动主体便在其创造的物化世界中直接证实和实现了自身的真正的本质,进而由此体验到一种本质力量得以自由展现的快乐。相较于生理层面短暂的愉悦和享受而言,生活主体在这种主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快乐是更高层次的体验。

从人与人关系的层面来看,劳动不是简单地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层面,而是拓展到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生成层面。此时,劳动不再是劳动主体为维持自身肉体存活所进行的自我劳动,而是生产他人物质生活的为他劳动。在这一过程中,劳动主体通过出让自己的劳动产品来满足他人的需求,为他人服务,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劳动主体之间彼此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并由此产生出一种被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幸福。相较于劳动主体在主客体关系层面产生的愉悦和满足而言,这种被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幸福就不再是个体的、自我的、有限的乐趣,而是更高层次的幸福和价值追求。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

三、创造美好生活必须追求美好劳动

当前,创造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美好生活重在“美好”,这既包括美好的客观物质生活,也包括美好的主观精神情感生活。其中,美好的客观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美好的主观精神情感生活是美好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客观物质生活和主观精神情感生活的美好呢?这就必然要求作为美好生活源泉的劳动也同样是一种美好的劳动。因为只有把劳动上升到“美好”的层面,才能使劳动主体“在劳动中得到与当前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多自我发展机会,最低受压迫程度以及最少的身心不利影响因素”,2进而在摆脱外部必然性束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收获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和体验。

1.美好劳动的含义

从美好生活的维度来看,劳动的最终价值指向就是使人们在充分地占有和展示自身本质力量的基础上享受劳动的幸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和展示不仅会在客体层面带来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会在主体层面带来深层次的愉悦和满足。所以,对美好劳动的理解应该从实现美好生活的视角出发,即把美好劳动落实在客体层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主体层面愉悦和满足感的提升上。具体而言,美好劳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美好劳动是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相统一的劳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1不同于动物只能通过自身的本能活动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既可以按照“物的尺度”(即客体尺度)来对待自然,也可以按照“内在的尺度”(即主体尺度)来改造自然。因此,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掌握好两种尺度,那就是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作为劳动的“理想态”,美好劳动是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相统一的劳动。

从客体尺度的层面来看,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要想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在遵循劳动对象本质、属性和规律的基础上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说,人们必须考虑外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约束,按照劳动客体固有的尺度进行劳动。唯有如此,劳动才能持续有效地进行,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上分析,美好劳动首先应该是遵循客体尺度的劳动。

从主体尺度的层面来看,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人是有意识的、自觉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因此,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改造着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的形式发生变化,而且还在劳动对象中实现着自己的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活劳动通过把自己实现在材料中而改变材料本身,——这种改变是由劳动的目的和劳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决定的……材料在一定形式中保存下来,物质的形式变换服从于劳动的目的。”2由此可见,劳动就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从劳动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改变劳动对象的形态,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在这里,劳动主体的目的或者说劳动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便成为劳动的“主体尺度”。如果在劳动过程中出现了不符合劳动主体目的或需要的情况,劳动主体就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使之更加“合主体性”或“合目的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历程来看,美好劳动必然是遵循主体尺度的劳动。

需要注意的是,美好劳动对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遵循是辩证统一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二者缺一不可。只遵循客体尺度或者只遵循主体尺度,劳动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只遵循客体尺度而忽视主体尺度,这样的劳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只遵循主体尺度而忽视客体尺度,这样的劳动也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因此,人们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劳动对象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和规律这一客体尺度,也要遵循人类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这一主体尺度。

第二,美好劳动是平等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一方面,受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状况、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努力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在性质、种类、复杂程度以及强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与此同时,目前劳动还只是人们谋生和获取生活资料的最基本手段,因此在具体劳动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有差别的劳动能力,才能调动全体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每个人有差别的劳动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在劳动力的支配和使用上赋予劳动者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让劳动者真正成为自己劳动力的主人,自主选择最能发挥自身劳动能力的工作,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一切劳动力的支配使用进行决策。因此,劳动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是实现美好劳动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美好劳动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们摆脱各种消极因素对人的内外束缚,使劳动不再是艰辛乏味的、有悖于个人意愿的强迫性劳动,而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個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在这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中,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个体生命的表现,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可以得到满足,每个人的天赋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实现人生价值、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收获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和体验。

2.美好劳动的基本特征

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美好劳动是人们突破各种外在力量的束缚和限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实践基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美好劳动具有互利性。 美好劳动的互利性,指的是劳动者在积极劳动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对等的约束,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公平合理地获取劳动成果。不管从其内容还是存在方式而言,劳动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劳动及其成果的享受只有在和他人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协作中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劳动者之间越是互利,劳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说,劳动者之间的互利性越强,劳动就越有成效。如果在劳动过程中损害了某个或某部分劳动者的利益,那么劳动的效果也会随之变差。所以,创造美好生活的美好劳动是以互利性为基础的。如果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互利性,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侵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劳动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一般来讲,单向求利的强迫性劳动往往很难做到劳动效果的优化,因为它不仅伤害了被强迫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助长了不劳而获者的惰性,最终会导致劳动效率的低下以及社会劳动成果的普遍匮乏。由此可见,互利性是美好劳动必不可少的基本价值属性,是确保劳动成果合理分配,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

第二,美好劳动具有诚实性。美好劳动的诚实性,指的是劳动者以积极主动、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工作和对待劳动。诚实性是美好劳动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诚实不仅是对人的本质和自身的肯定,而且是衡量劳动者社会价值大小以及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劳动者只有坚持劳动的诚实性,把劳动作为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职责,并积极认真地从事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劳动,他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水平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针对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坚持劳动的诚实性就是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诚实劳动把自身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忠于职守,认真履职,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第三,美好劳动具有愉悦性。美好劳动的愉悦性,指的是劳动者不僅可以通过劳动生产出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客观物质条件,从而得到生理上的满足,而且可以通过劳动自由自觉地创造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愉悦性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表现,是美好劳动的基础特征。在美好劳动中产生的深层次愉悦和满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由于对物质利益的获得和占有所带来的满足,因为美好劳动所产生的愉悦更多是源于劳动者自身本质力量的实现,是劳动者“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类本质得到确证所得到的深层愉悦体验”。3如果劳动者在劳动中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本质力量,使自己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那么劳动者就会从中感受到愉悦和满足。这时,劳动就不再是一种负累,而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当劳动者从劳动中感受到愉悦时,劳动就不再单纯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转化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此时的劳动者往往会从应该劳动或必须劳动的状态向乐于劳动、自由劳动的状态转变,而这一转变又会为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由此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

3.实现美好劳动的基本条件

就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而言,美好劳动并不是既定的存在,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要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美好劳动的现实基础。从人的解放的角度来看,美好劳动实质上就是要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原有的强制性、固化的劳动分工中解放出来,进而使人有机会真正从事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但是,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人虽然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是人的发展仍然受到物的支配,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还无法彻底摆脱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束缚,因而无法在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中发展自己。要想把人从物的支配中解脱出来,关键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将会充分地涌现出来。此时,人们便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强制的、固化的劳动分工中解脱出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任意选择职业。这样一来,人们原来受物支配的奴役劳动就变成了自由自觉的劳动。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才不再为物质利益而争斗和角逐,才能进行自由自觉的美好劳动。

第二,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对于实现美好劳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劳动者能否有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整体性发展。一般来讲,劳动者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身体素质指的是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体能等各方面的指标。身体素质往往会潜在地通过劳动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表现出来,因而是劳动者素质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的是劳动者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在劳动者的整个劳动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定力的作用,是劳动者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文化素质指的是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劳动者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掌握程度以及建立在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在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是劳动者素质的核心,也是影响美好劳动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因为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有助于劳动者突破外部条件和自身身体素质等因素的限制,促进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且有助于劳动者培养和形成新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品格,促进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当前,不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有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美好劳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因此,“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1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在实现人猿相揖别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造就了人类历史并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说,迄今为止,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劳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同样离不开劳动。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不仅铸就了我们今天的辉煌,而且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劳动的崇高和伟大。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以及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的劳动观念和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例如,在现行分配制度下,由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劳动在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劳动不再是人们取得收入的唯一来源,一部分人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占有获取丰厚的收入。在这一背景下,劳动的作用很容易被淡化,甚至被轻视。反观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生活梦想,仍然要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因此,积极引导人民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并克服好逸恶劳的错误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就是要正视劳动,把劳动作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

(责任编辑:张  蕾)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