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码与电影史论:八十年代澳门电影放映情形的实证研究

2021-04-27 03:33罗乐顾婷婷邓涛
电影评介 2021年22期
关键词:戏院澳门大陆

罗乐  顾婷婷  邓涛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针对电影放映的研究中,报纸所承载的电影信息很大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相关论据和散佚电影史料。电影史研究的学者如李道新、[1]张英进、[2]张真、[3]叶月瑜等[4][5]在重访中国电影图景时,开掘过各报纸中的影讯和放映业态谱系。电影在20世纪丰富了社会生活和思想,被大众媒体所宣传和讨论,也是特定地区观众认知外部世界和展开集体想象的来源。由于电影拷贝流转缺失,针对地方影史如何全面复原与谱写,以及在统计编码上有重要且全面的文本依托,印刷媒体中报纸所承载的电影资讯均可以极大地丰富和补充相关史料和论据。

澳门是华语地区开埠最长、电影放映长久不衰的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时代下澳门独特的电影放映情态。上世纪80年代,澳门在政治上因1974年葡萄牙里斯本革命而变得松于管理。葡萄牙自1979年和新中国建交以来,官方高层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交流与谈判,并逐步就澳门主权交接问题达成共识,在1987年发布联合声明确认澳门回归议程,整个讨论和回归意识经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媒报道逐渐普及与强化。在经济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一定程度上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整体上失业率尚保持在3%左右,且多元经济特别是出口制造业、以及娱乐旅游业均有所发展。[6]因此澳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仍可以维系10%左右的经济年增长水平。[7]在社会生活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门人年均观影维持在七次左右①,[8]电影依然是大众熟悉且主流的娱乐生活方式,以及接触外部世界形成认知的主要通路。

基于澳门丰富的放映宣传资料和整体实证的空白[9],本研究将以量化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全面挖掘日报中的电影史料,并结合SPSS的运算与分析,绘制和总结出1980-1989年间澳门电影院(港澳多称“戏院”)的整体放映业态与映片偏好。系统的内容分析法以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为代表,旨在定量和客观地描述讯息中的内容。[10]报纸中的文本被编码和分解为不同类目后,会根据具体的研究假设运算和描述出不同自变量下的结果。

研究的首要价值在于,经过报纸史料的系统抽样、编码和运算,论据将脱离电影史片段化呈现与论述的限制,准确地还原这一年代的整体放映面貌與特征,也为其他地方电影史的重构提供方法。其次,作为一种典型的计量电影学研究,研究还可进行多时代、多地区等变量的合并、拆分以及多种运算和比较,进而全面回溯已经斑驳的整体华语放映历史。最后,经过数码化内容分析整理后的数据,对于未来视觉化数据库的构建提供内容和框架基础。

二、影片偏好与流变

20世纪80年代的澳门尽管属葡萄牙管理,但中文和华语电影主导着公共娱乐生活,同时各类型和来源地的电影继续在通商发达的澳门上映,华语电影和欧美诸国影片在当地交织出怎样的放映光谱?不同的澳门戏院有哪些类型上、经营上的偏好?整个20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片目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偏好?以上诸题均离不开全面性的考察和统计。

作为20世纪80年代电影宣传的主要渠道,几乎所有的公开放映资讯均经由报纸刊载。同时,由于报纸中戏院广告的同质性强,且多日重复度高,本研究结合报纸保存完整度以及发行量等考量,选取了1944年创刊的《市民日报》作为编码文本,进而在电影放映分析上进行统计学的频率、因数、回归分析等运算,并针对高频信息进一步挖掘情境和溯源。通过系统抽样,由编码员经信度与效度培训后,完成共计5021则澳门报纸中戏院广告的编码,涵盖1980年1月6日至1989年12月31日十年①的澳门本地九家影院、多个主要影片出品国家和地区(大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其他)、以及十余种类型片。

(一)类型偏好

从年份及首要类型的交叉分析可以看出,整体上热门的功夫武打片逐渐衰落——从1980年13.4%,1981年的20.1%逐渐跌落到1989年1.8%。同时,文艺爱情片陡然崛起,从1980年的2.9%,1981年的4.9%然后自1982年后突增式升到20-30%左右,成为八十年代最热映的类型。相较之下,较为稳定且明显的偏好还有喜剧片、战争片、犯罪悬疑片、恐怖惊悚片。更直观的视觉比较参看图1。

可以说,整体上20世纪80年代的澳门电影放映见证了澳门由传统的战争、戏曲片爱好,由70年代独特管理制度已造就的风月片充斥电影市场,逐步转向和周边地区相似的文艺爱情片、犯罪悬疑片偏好。

港产爱情文艺片在这一时期成为主导,其中连续放映时长超过一个月的片目有《阿郎的故事》(杜琪峰,1989)《爱人同志》(黄泰来,1989)《不夜天》(蓝乃才,1987)《初一十五》(胡珊,1986)《大小不良》(曾志伟,1984)《单身贵族》(陈学人,1989)《上海之夜》(徐克,1984)《过埠新娘》(张坚庭,1988)等。此外一些经典片目还在不同年份被反复放映,比如《何必有我》(郑则仕,1985年及1986年)《四条女》(不详,1982年及1984年)《停不了的爱》(麦当杰,1984、1986及1987年)《午夜丽人》(黎大炜,1985及1986年)《胭脂扣》(关锦鹏,1987、1988及1989年)。澳门电影放映对文艺爱情片的推崇在其他地区片种中同样显著,本地这一时期放映频次高的还有来自大陆的同类型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1981年及1989年)《庐山恋》(黄祖模,1981年)《芙蓉镇》(谢晋,1988及1989年)和好莱坞(当地又称“荷里活”)影片《手足情未了》(又名《雨人》,巴瑞·莱文森,1988及1989年)等。纵观整个80年代最受市场追捧的文艺爱情片是周润发和钟楚红等主演的《秋天的童话》(张婉婷,1987),它在1987年4、5、7、8、9月,1988年4、5月,1989年12月反复上映,成为这一时代澳门地区编码频次最多的影片,可谓一个时代的标志。

另一个难以忽略的事实是直至1982年底,色情片成为放映市场上占比高的片类,这和澳门独特的政治历史紧密相关。1974年葡萄牙民主革命后,当时的各种葡萄牙独裁法律包括电影检查条例得以废止,同时海外管辖地区法治松散,加之澳门赌场环境和便捷的通商条件,使得银幕上充斥着世界各地的色情片(当地雅称“风月片”),其广泛性和多样性均属亚洲罕见。即便1978年本地成立“公开映演甄委员会”并进行分级制度(A组=老少皆宜;B组=未满十三岁不易观看;C组=未满十八岁不易观看,十三岁以下禁止观看;D组=未满十八岁禁止观看),同时规定D类影片放映须在23:30之后,[11]这一类型的影片仍然颇多。整个80年代有28.1%的D级片目,以及4.0%的A级片,16.5%的B级片和48.9%的C级片,此外放映广告中有2.5%条未能考察分级情况,足见70年代的风月片盛态一直延续至80年代,一些片目如法国的《艾曼妞》系列被反复放映,澳门整个城市形象的印象也因此更加深刻。

(二)片源地偏好及检测

地区及类型的交叉分析则可以看出上个世纪80年代澳门地区的放映来源地多样而广泛,香港(占比55.3%)、美国(18.7%)和大陆(占比3.8%)是主要影片来源地。除当时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出品大国外,亦包含“欧美地區其他国家”中的奥地利、西德、瑞士、加拿大等非电影强国的作品。与此同时,在对于主要片源地的卡方分析后发现,片源地与类型的相关性呈显著(p<.oo1,4个单元格(12.1%)的期望计数小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0.88)。因此也可以说除普遍性的文艺爱情片外,大陆的战争及纪录片,香港的喜剧、犯罪悬疑及惊悚片,美国的动画科幻等多种片目在类型整体上互相补充,丰富了整个澳门的放映版图。

(三)中国大陆影片的放映情态

统计数据除了折射出整个80年代香港影片的繁盛(引片量是好莱坞八大公司的三倍左右),同时也收集到百余部中国大陆的影片放映信息,累计191次。播放中国大陆影片的影院由多到少分别为永乐戏院、平安戏院、大会堂、清平戏院、丽都戏院和南湾戏院。

1981年官方统计澳门人口约26万人,其中近五成在中国大陆出生,近四成在澳门出生,剩下约5%在香港出生、5%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出生,不足1%在葡萄牙及其殖民地出生。[12]大范围的中文环境和人口使得华语电影成为主流的大众生活方式,同时跟大陆临近的出生、地理及政治关系,使得澳门人在80年代对于大陆一直关注并从片中获取。

对于来自大陆的片目,首先时间跨度非常广,既包含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电影如《神秘的西藏》(孙华,1935年拍摄,1988年重映)《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拍摄,1981年、1989年重映)《天罗地网》(顾而己,1947年拍摄,1988年重映)等,又包含重新放映一些已在澳门放映过的“十七年”热门电影如《白毛女》(王滨、水华,1951年拍摄,1988年重映)《南征北战》(成荫、汤晓丹,1952年拍摄,1987年重映)《林则徐》(郑君里,1958年拍摄,1987年重映)《小铃铛》(谢添,1964年拍摄,1987年重映)《洪湖赤卫队》(谢添、陈方千,1961年拍摄,1987年重映)《大闹天宫》(万籁鸣,1961年拍摄,1988年重映)《不夜城》(汤晓丹,1957年拍摄,1988年重映)《渡江侦察记》(汤晓丹,1954年拍摄,1989年重映)等,以及文革后至80年代大陆拍摄的各类影片。80年代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已恢复生机,此时连续放映超过半个月的有《垂帘听政》(李翰祥,1983)《芙蓉镇》《火烧圆明园》(李翰祥,1983)《少林俗家弟子》(华山,1985)《四川搜秘录》(孙华,1982)《中国三军揭秘》(罗君雄,1989),以及相隔一年以上重映的有《阿混新传》(王为一,1984)《大桥下面》(白沉,1984)《芙蓉镇》《华北海陆空军事大演习》(陆方,1981)《零的突破》(陈光忠,1984)《牧马人》(谢晋,1982)《南昌起义》(汤晓丹,1981)《人生》(吴天明,1984)《塞外夺宝》(许先,1982)《孙中山》(丁荫楠,1986)《野山》(颜学恕,1986)《鹰峯歼敌战》(不详)等。整体上在延续新中国以来澳门对于国产战争片、纪录片喜好的同时,[13]一方面增添了大陆80年代文艺爱情片和近现代史背景的片目,一方面重新整合了对大陆影片的怀旧放映内容。

三、戏院放映与经营

这一时期共有九间戏院经营,其中七个较长时间运营的戏院,另外两间为1982年结业的百老汇戏院和1989年开始营业的栢慧戏院。以下针对戏院在定位上的场域特征,以及是否延续之前年代的殿堂特色和联营予以说明。

(一)戏院播片规模

整个80年代放映情况在稳定中有上升趋势,到1989年最多。单个戏院表现中永乐、南湾、丽都、平安戏院播片最多。紧随其后的澳门大会堂之前是教区影院,1982年6月1日播映《时光倒流70年》标志着其开始独立运作,因此自1983年始播片规模陡增。南湾、丽都、平安为传统大型戏院,主要放映以港产片为主,搭配少量其他地区影片。其他戏院如清平、国华放映片种已不及其他戏院,其中的“联合放映”经常出现这两家戏院联营的方式。此外更多联营出现在平安和清平戏院间。曾经鼎盛的国华戏院于1987年停业,且停业前几年放映色情片尤其多,占自身总放映片目的70.6%。

此时戏院在整体上趋于商业化运作,在关注国内外电影市场动向的同时进行适当市场划分和调整。以1952年建立以来主要推广中国大陆影片及思想的永乐戏院为例,到了80年代不仅放映大陆国产影片,同时也放映相当数量的好莱坞影片和港产片等,是编码统计中澳门放映电影最多的戏院。其中永乐最卖座的是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入场人数高达八万八千八百多人次①,[14]是它的最高入场纪录。[15]

(二)戏院定位与变迁

澳门电影院在80年代进行了去殿堂化的改变,以及走向完全独立经营。

曾在本地非常独特的“走画”,即两间以上戏院短时间内互相人工运输胶片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放映的现象,在80年代特别是1985年后不再出现。由于电影整体生产和放映技术的改革,除了拷贝成本降低、戏院无需共同分担之外,戏院多由之前的可容纳千余人左右的独间大殿式戏院,改造成多间中小型影厅同时放映,例如澳门大会堂加设小型豪华迷你戏院“影艺中心”[16]等。大改小也可以看成各个戏院努力在市场环境变换下的生存之道,这一趋势使得80年代播片规模最盛的永乐戏院到了1998年也拆分成上下楼独立的“一院”“二院”。[17]与此同时,澳门戏院普遍在八十年代统一电影票价格,不再根据不同区域进行票价区隔。

值得一提的是,没落戏院常常以色情片为挣扎经营的手段。在放映风月片的前四个戏院中,除了1982年结业的百老汇,1987年停业的国华,紧随其后的清平于1992年结业,丽都于1995年结业。依赖色情片的播放,是本地戏院走向没落的标志。

四、小结:式微中曲折探索的放映业

澳门虽然在1989年走向放映量的顶峰,但整个80年代放映情态和之前绵长的放映历史相较,特别是和60年代鼎盛时期的放映相比,略有衰落。除了市民年均观影人次减少外,影院数量和座位数亦在减少——由之前十余间减少到八间左右,且两间传统戏院在这一时期停止营业。但在环比大环境后,澳门的数据显示整个80年代放映業尚可维持普遍与大众性,这主要得益于这一时期港产片和大陆影片的大力发展,以及好莱坞影片的稳定引入。1985年世界电影票房下降三分之一,[18]加上80年代末至90年代录影带的出现,电影事业受到了新一轮打击。可以租借的录影带及家庭影音设备,以及当时中港澳地区出现的盗版现象,使得大型戏院观众普遍流失严重。加上制造业的扩大,使中小型企业迅速增长、房地产增温等,80年代末至90年开始有更多电影院相继停业。几次社会环境的变迁对澳门戏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电影放映业也呈现出持续的演变过程。

就放映偏好和变化而言,首先本时期倾向于抒情情感或紧张剧情类,分别以文艺爱情片、犯罪悬疑和恐怖惊悚片为代表。这一时期港片的全面发展,无论是新浪潮文艺片还是日臻成熟的商业片,均成为澳门各大戏院的主力片源,风头远胜好莱坞电影。同时,一方面以大陆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作品丰富了澳门观众对于大陆的想象,另一方面以永乐戏院为代表的影院不时重映几十年前的大陆战争片等,整体上澳门受众对于大陆影片的脉络认知更加清晰和系统,情结更加深刻。

就戏院经营与变迁而言,商业化市场的生存成为戏院经营的主要议题。澳门传统的联营方式、大殿观影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戏院由大改小、统一票价、独立经营等方式的调整,以及依赖情色噱头维持末路求生的策略。

最后简要说明一下本文的局限以及未来可拓展的方向。首先研究因为影院广告重复性选择了系统抽样法,因此未能巨细无遗录得80年代所有的戏院广告。与此同时,有部分放映场所因为过于简易、或内部会员制等,未能在大众媒体打广告,所以这类片目同样未能录入。本地另有不足5%的非华语观众,虽然他们主要的观影场所仍为大会堂、平安以及永乐这一类放映西片的地方,在报纸广告中也可以因西片等双语宣传而获得影讯,但仍然因他们有一些小型内部渠道观看葡语及其他语种类影片但难以追踪录入。对于自行租看电影的情况则同样难以追溯。最后,因本文以量化为主旨在考察整个年代的放映情形,样本量较大,所以对于具体放映广告的话语等文本分析未能纳入,希望在此全盘放映图景下未来可以在其他研究中得以细致展开。

参考文献:

[1]李道新.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 J ].当代电影,2005(06):26-34.

[2]Zhang,Y,ed.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1922-1943[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Zhang,Z.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Shanghai Cinema,1896-1937[M].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4]叶月瑜,冯筱才,刘辉,编.走出上海:早期电影的另类景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16.

[5]Emilie,Y.Translating Yingxi:Chinese film genealogy and early cinema in Hong Kong[ J ].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2015,9(1):76-109.

[6][葡]施白蒂.澳门编年史二十世纪(1950-1988)[M].思磊,译.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9:131,173,182.

[7][澳]杰弗里·C·冈恩.澳门史1557-1999[M].秦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10.

[8]澳门政府.1985统计年报[M].澳门:政府统计局,1985.

[9]澳门博物馆.澳门影业百年回顾[M].澳门:澳门博物馆,2000.

[10][美]Berelson,B.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s research[M].Illinois:Free Press,1952.

[11]澳门政府.第一五/七八/M号法令[N].澳门政府宪报,1978.

[12]政府统计局.1981人口普查[M].澳门:政府统计局,1984.

[13]罗乐.新中国成立后澳门地区电影放映(1949—1959)[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01):99-106.

[14]澳门博物馆.澳门影业百年回顾[M].澳门:澳门博物馆,2000.

[15]永乐大戏院有限公司等.永留春色乐升平:永乐戏院开业六十周年纪念集[M].澳门:永乐大戏院有限公司等出版,2012:99.

[16]澳门博物馆.澳门影业百年回顾[M].澳门:澳门博物馆,2000.

[17]永乐大戏院有限公司等.永留春色乐升平:永乐戏院开业六十周年纪念集[M].澳门:永乐大戏院有限公司等出版,2012:104.

[18][美]道格拉斯·戈梅里,[荷]帕福·奥维尔顿.世界电影史[M].秦喜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366.

猜你喜欢
戏院澳门大陆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澳门回归日
冰之大陆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大陆的漂移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