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乐龄”人士的开放包容社区精神的营造
——以新加坡组屋公共空间为考察对象

2021-04-27 08:07陈云凤李玲玲王才强CHENYunfengLILinglingHengChyeKiang
世界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组屋甲板场所

陈云凤,李玲玲,王才强/CHEN Yunfeng, LI Lingling, Heng Chye Kiang

1 背景与目的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1),土地资源有限,公共住宅多以高密度、高层的形式开发[1-2]。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HDB)通过进行一系列高密度组屋的规划和建设,到 2018年实现了约 81%人口居住在政府补贴的组屋中,超过 90%人口拥有自己的房屋,组屋制度实现了“居者有其屋”[1,3]。同时,新加坡还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65 岁及以上人口年增长率达 3.1%,预计到2030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90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9%[1]。在高密度公共住房环境和老龄化日益加重的双重挑战下,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高层住宅如何鼓励居民建造社区,提高社区的社会可持续性,激活公共空间和营造社区精神[4]。新加坡将60 岁及以上老人称为“乐龄人士”,是鼓励老年人健康积极公共生活的体现。新加坡在广泛建设硬件设施基础上,也对“软”接口(soft interfaces)进行探索和强化,人际关联和公共空间使用度是激活公共生活的关键[5]。

新加坡组屋建有广泛的公共空间,在公共设施资源全民共享、开放包容性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6-8]。本文对组屋中老年人广泛参与的公共空间的空间特征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探寻“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相互联结的社区精神关联体,以得出开放包容社区精神的营造要点。对于我国在城市建设和公共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促进空间具体的使用和响应重“场所”的设计诉求,促进社区公共空间向着人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建立深厚社会关系和集体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社区精神释义与HDB对社区的关注

2.1 社区精神涵义阐释与意义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指出“城市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点出了空间场所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属性[9]。城市公共空间从单一重“形象”回归到重“场所”的设计诉求中来,公共空间应该是生动、复杂而活跃的社会生活的载体[10-11]。社区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结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的有机基础单元,在注重物质硬件设施建设之余,社区精神的价值应得到挖掘,营造具有精神品质和深度的场所[4,5,12]。

社区精神,是社区范围内人们在物质空间中的意识、行为和互动交流的体现,有利于塑造文化认同和传统价值观念,增强群体凝聚力和社区集体抗衰老能力[4]。如图1 所示,“个体”(individual)“社会关联”(social interaction)和“场所建设”(placemaking)是营造社区精神的重要因素,本文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乐龄”人士,他们的个体意识和需求是其参与公共生活的出发点;“社会关联”则提供了背后的关联支持;“场所建设”强调通过在社区公共场所进行的社交互动来主张空间权,集体在创造生活节奏时嵌入自己独特的模式,这些节奏最终有助于我们实现空间人性化,这是场所建设的核心[13-14]。

2.2 HDB 在社区营造方面发挥的作用

1 社区精神的营造涵义阐释

2 HDB三重职责及对社区的关注(1.2绘制:陈云凤)

3 空甲板的示意漫画(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5])

4 空甲板中的光影变幻和景象呈现(摄影:陈云凤)

5 空甲板中空间使用场景分析(图片来源:陈云凤根据实地调研及HDB官网整合绘制)

组屋公共空间在创造新加坡特性和社区凝聚力方面的重要性得到重视,HDB 对社区的关注和政策的支持有效促进了社区化发展。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承担了三重职责,强调提供总体生活环境和社区发展的需求(图2)。成立社区关系小组(Community Relation Group, CRG)以加强社区联系,培育社区认同感;针对年龄组的住房政策促进了社区生活环境中不同年龄段的更多混合;种族融合政策则有意控制了社区中的民族比例2),有效防止了种族隔离;同一地区内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融合则促进了共同社区建设和民族认同。

3 空甲板

3.1 空间场所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

(1)城市景观和规划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空甲板(Void decks)位于新加坡公共房屋的底层,被特意留空,开放度高,是新加坡新市镇紧凑规划的一种松弛空间,具有绿色视觉缓冲、支持公共活动等多种功能(图3),是城市景观和规划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空间上由支撑上部住房主体的结构柱、电梯和楼梯间的不经装饰的墙壁、光滑的混凝土或瓷砖地板,以及围绕其周围的凹槽和排水沟、景观和停车区域等界定[15]。以裕华 (Yuhua)社区为例,公共住房底层的空甲板分布非常广泛,带遮蔽的连廊则有效提高空间的连接度和整体性。

(2)生活化气息与临时性、不确定性使用

空甲板中绵延的柱子显示出规律性和节奏性,光影投射在未经装饰的柱子及混凝土墙面上,墙面的颜色和质地随着阴影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增添了物理空间的活力感和生活气息(图4)。空甲板作为开放的区域,空白场地和设施设置为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的使用提供了多种可能,因其临近家门、亲近自然等特征更成为老年群体的重要活动地。如图5 所示,空甲板的活力使用场景包括个人自发(爱好展现、偶然性社交、非正式聚会等)或是社区组织的活动(如艺术展览、国际象棋俱乐部、鸟类鉴赏会等)。

(3)高度凝聚力社区感形成和文化交融

高密度居住背景下,HDB 希望通过居民对空甲板访问促进当地感和社区认同感的形成。空甲板中“大堂休息室”(lobby lounge)的开发旨在“鼓励居民聚集,从而带来更强的归属感”[15]。空甲板可用于多民族的社区活动,马来婚礼和中式丧葬已成为空甲板社区计划的重要内容(图5)3)。不同民族对功能的挖掘显示出空甲板文化表达的多种可能性,人们在这里怀念过去,迎接未来,实现时空连接与文化交融。

3.2 “软”环境支持与“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1)“软”环境支持

空甲板作为缓冲种族多样性和关系的有力工具,多民族居民培养出较高的忍受力和适应力。组屋引入空甲板这一共享空间是促进睦邻关系的非正式手段,并与更正式空间和方案同时进行。通过引入设施和器材以加强空甲板的功能指向性,以引导行为更为规范,如引入更多的社区设施(如医疗诊所、警察局、商店等)、安装安全摄像头和公共家具(如固定座椅和自行车架等)。

空甲板在非正式性的功能使用,和更加程序化、谨慎管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壁挂式告示牌显示 (禁止踢足球,滑冰,滑板,骑自行车,吸烟和乱扔垃圾等),并制定详细违反条款和罚款项目。此外,开敞的空间保证了良好视线范围和可供任意穿行的交通环境,创造出了视线监督环境,促进对空甲板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2)“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在老年人与家人、近邻社会关系层面,空间便利性和广泛性支持日常社交及其衍生,空甲板中社区精神以偶然性社交空间的使用形式呈现出来;在与多个家庭、社区的社会关系层面,空间集聚性和活跃度通过支持集体活动得以开发,社区精神以群体性集会空间的使用形式呈现出来(图6)。

4 “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

4.1 空间场所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

(1)社区中重要且共同的聚集节点

空甲板是分布最为广泛的公共空间,而市场和当地食品场所(主要是咖啡店和小贩中心4))则可能是老年人访问最为频繁的聚集节点,有研究显示:约3/4 的老年人受访者会每天、每周几次或每周一次会光顾这些场所[8]。以裕华社区为例(图7),社区中的咖啡店、社区商店等作为重要且共同的聚集节点,是老年人日常采办、就餐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与家人、社区邻里见面的社交场所。

(2)多元文化发展交融与夜间生活

小贩中心由流动性街头小贩发展而来,成为“棚子式”集中庇护所(图8)[15]。咖啡店则通常和各类市场毗邻,并结合小广场设置,其开放包容的环境与热闹生动的生活气息吸引大量老年人就餐、会客聊天或闲坐、回忆过往(图9)。围绕“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展开的夜间生活呈现出时间和空间不拘,人们在非正式场所,非正式的间里的就餐、交谈、采办等活动激发了空间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图9、10)[19]。

(3)易于访问和便利性优势

“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的可达性很高,社区老年人可以步行到达这些地方;同时其所在区域通常会设置药店诊所、美发店、食品店、五金店、服装店,眼镜店等,老年人无需离开就能获得各种各样的日常必需品,多种功能的毗邻设置增加了老人单次出行对多种商品和服务的访问机会。

4.2 “软”环境支持与“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1)“软”环境支持

咖啡店早期主要是男性领地,现在其客户发展为家庭、学生、团体和个人,更为多样复杂的社区人际关系环境促进了老年人和主体的融入(图11)。不同年龄、民族、收入和工作背景的人在这些共享空间中感受到开放和人人平等[20]。这些色彩、声音和行为集结的活动场所使得社会边界暂时消除。

“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已经融入到了正式市场体系中,成为新加坡生活方式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并没有将街头饮食抹杀,而是通过功能整合与再管理,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包括向老年人),进而催生出饮食记忆与美食文化(图12)。

6 空甲板中社区精神营造(绘制:陈云凤)

7 小贩中心演变的漫画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5])

8 裕华社区中咖啡店和食品场所的设置及其使用场景(图片来源:陈云凤根据参考文献[18]整合绘制)

9 咖啡店的夜间营业场景(摄影:陈云凤,21:00实地拍摄于BLK343)

10 小贩中心营业场景(摄影:陈云凤)

11 饮食场所与社区人际关系环境(摄影、绘制:陈云凤)

12 “软”环境支持分析

13 “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组团中社区精神的营造(绘制:陈云凤)

(2)“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在老年人日常家庭功能性补给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区精神以功能性生活空间支持老人个人或与家人等的日常采办、就餐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不同于西方国家喜欢在酒吧等场所进行社交,新加坡仍彰显出对亚洲文化的保留,小贩中心和咖啡店以其浓郁生活气息承担着公共会客的角色,显示出亚洲人的集体社会文化偏好,社区精神以社交性娱乐空间支持老年人自我放松,或与朋友、熟人甚至是陌生人的聚会聊天的形式呈现出来(图13)。

5 结构化社交空间5)

5.1 空间场所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

(1)硬质球场成为社区团体健身的聚集地

组屋室外硬质球场的设置原本主要面向家庭及青少年群体,通常铺设沥青或混凝土等硬质材料,并在表面覆盖丙烯酸材料,对身体活动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硬质球场被老年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开发,成为群体健身活动重要场所(图14)。早晨(6:00左右)和傍晚时分,老年人群体成规模性定时在这里进行规律性体育锻炼,健身项目包括集体操、太极拳、气功、快步走等。

(2)空间立体探索和老幼设施并置以加强代际联系

HDB 于2000 年推出三代游乐场,将成人健身区、老年人健身角与儿童游乐场结合设置(图15),空间交叉使用和视线可及性,保障活动安全性,促进跨文化、多代交流接触。学者们建议将三代游乐场纳入更广泛的城镇规划和设计中,和周围环境和社区融合,挖掘社区乃至商业设施的代际创新协同合作[21]。圣约瑟夫之家(St Joseph's Home,图16)将儿童保育设施和老年人照料中心并置以激发代际互动[22]。新加坡高密度环境促使其在垂直方向对公共空间开发,“村落”(Village)模型得以开发,强调自给自足、便利的公共设施和社区嵌套支持结构以促进多个年龄段的资源共享。

(3)就地化发展的老年设施与更广泛社区的融合

乐龄人士活动中心、照料中心等的就地化发展与资源共享促进了老年人和社区的紧密联系。以马林台组屋区的快乐中心为例(图17),建于组屋的底层架空空间之中,打破传统内向封闭的模式,其底层开放、包容空间的营造和对饮食文化的挖掘,和周围居民建立联系,有利于老年人融入社区主体环境之中[23]。

5.2 “软”环境支持与“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1)“软”环境支持

新加坡制定成功老龄化的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Successful Ageing),从“机会—社区/甘榜(Kampung)6)—城市”3 个层面促进老龄人口和多个年龄段融合,更好地融入社区至城市[24]。如图18 所示,行动计划中“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社区/甘榜”从设施和服务网络、代际政策、老年优惠特权、立法等多个方面对支持性“软”环境进行构建。

(2)“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如图19 所示,结构化社交空间的使用依赖于更为固定或密切的社区人际关系,这些空间成为老年人建立团体、巩固代际互助和探索社区关联的重要场所。场地设计、功能划分、空间细节设计和器材配备等构建出更为具象的纽节空间,成为容纳集结和触发关联的重要站点。

6 室外绿化空间

6.1 空间场所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

(1)参与社区花园以培养主人翁意识

组屋室外建有多样的绿化空间,包括邻里公园、社区公园、绿化景观等,社区花园以其分布广泛、规模合理、绿化种类丰富等原因,吸引了大量乐龄人士的参与。以淡滨尼中央社区花园路径(Tampines Central Community Garden Trail)为例,包含草药花园和小型农场,老年人通过照看花园并种植植物、蔬菜、花卉和草药,培养主人翁意识,促进社交互动(图20)。

(2)亲近自然利于身心恢复

可访问性高的室外绿化空间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活动水平,多感官的环境有利于刺激和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25]。这些室外绿化空间为老年人和自然的互动提供机会,舒缓压力,提升心理健康。老年人还经常在绿化空间中进行锻炼、社交等活动,促进社交互动和社区凝聚力。

6.2 “软”环境支持与“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1)“软”环境支持

新加坡城市环境建设从推崇“ 花园城市”(Garden City)到“花园之城”(City in a Garden),进一步完善和升级绿化系统,促进其融入城市人居生活空间(图21)[26]。新加坡国家公园委员会(National Parks Board,NParks)作为主要负责机构,对每个区域共约1000 多个社区公园进行细致规划和管理,不同类别社区公园的位置信息、路径规划、程序参与、技术支持、教育科普等都详尽在官网展示,方便公众获取信息,非政府组织和全民参与则进一步促进落实(图21)。

(2)“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关联体分析

多层次、广泛分布的组屋室外绿化空间,为老年人个体、同兴趣朋友、家人等提供了园艺培植和绿色康复场所,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中绿色元素的引入柔化了冷硬钢筋混凝土环境,有利于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形成了公众环境意识,并激发社区归属感、主人翁精神(图22)。

14 乐龄人士在硬质球场上进行团体健身(图片来源:HDB举办的“Celebrating LIFE in the Heartlands”摄影大赛中获奖作品,https://www.hdb.gov.sg/cs/infoweb/photocompetition-2018)

15 三代活动场地(图片来源:HDB,https://www.hdb.gov.sg/cs/infoweb/residential/living-in-an-hdb-flat/myneighbourhood/facilities)

16 St Joseph's Home中代际游乐场(图片来源: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newssingaporest-joseph-s-homeopens-childcare-centre-intergenerational-9163172)

17 建于组屋底层架空层之中的快乐中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3])

7 开放包容社区精神的营造要点

(1)可达性高、无边界和通透的公共空间设计,其营造要点见表1。

(2)客观物理空间的社会化表达以激发场所精神。公共空间是生动、复杂而活跃的社会生活载体,公共空间场所与社会关系具有相互建构性,通过考虑到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特征的环境设计,可以增强老年人对地方的持续感知和认知。如图23 所示,客观物理空间的社会化表达产生于空间和人的互动过程中,是变化、动态活跃、不断更新承接的,通过信息性支持(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触觉信息的传达等)、工具性支持(休闲性、健身性和生活性“工具”等)、评估性支持(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公众参与与赋权等)和情感性支持(邻里关联、多民族性和多年龄段等)以承载和巩固社区中老年人社会关联,进而激发社区精神。

(3)时间和空间的不拘促进非正式性使用。组屋社区活跃的夜间生活体现出时间和空间不拘性对空间非正式性使用的促进,成为了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的启动子、公共领域保护器[19]。以大巴窑中心(Toa Payoh Central)及其毗连地区为例,该地区26%的常住人口年龄在55岁以上,“商业步道街道—广场—组屋底层空甲板”形成“公共客厅”,通过街道的激活和活力、公共空间的提供和多样性、强化地点标识性,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激活了公共生活(图24)[27]。

(4)高密度空间在垂直方向探索和立体共享。在新加坡土地稀缺、高密度住房的背景下,社区在垂直方向探索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和交叉规划的多样性,垂直、高密度的“村落”模型混合了住房和护理治疗、社交、商业等广泛服务,促进老年人和其他年龄段的代际互助,以及与更大社区的融入(图25a);超高层空中花园和便利设施的配备,创建出了适合步行的多样化社区(图25b);关注生态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益资源,通过活动参与激发社区归属感(图25c)。

(5)文化影响下行为模式塑造物质空间秩序

开放包容的社区精神体现在人们传统行为模式得以不断重现和延续,物质性与日常生活习惯的交集促使老年人群形成持久的习惯,进而塑造物质空间秩序,这是一个动态而持续的过程。以“小贩中心”为例(图26),管理和规划部门的介入使得原有行为模式得以保留,形成活力公共场所利于文化传承。

18 成功老龄化行动计划中“适合所有年龄段甘榜”的软环境构建(绘制:陈云凤根据行动计划内容改绘)

19 结构化的社交空间中社区精神的营造(绘制:陈云凤)

20 淡滨尼中央社区花园路径(Tampines Central Community Garden Trail)分布情况(绘制:陈云凤根据NParks官网信息绘制,https://www.nparks.gov.sg/gardening/community-gardens/garden-trails)

21 新加坡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之城”建设策略分析(绘制:陈云凤根据NParks官网信息https://www.nparks.gov.sg/gardening/community-gardens/和调研图片整合)

22 室外绿化空间中社区精神的营造(绘制:陈云凤)

表1 可达性高、无边界和通透的公共空间设计营造要点

8 结语:对中国现状的启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速,住区建设得到全面展开,大规模、高强度开发造成空间特性丧失、过于封闭式管理、生活空间失落等问题,从住区到社区环境营造是社区精神回归的体现。城市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除客观物理环境建设外,还应注重居民间社会交往和社会属性。社区公共空间是共同生活的凝聚之地,是老年群体进行家庭聚会、邻里社交、日常采办、健身园艺等多种活动的重要承载体,其建设和发展应避免单一注重客观物理环境,应推动“以人为本”导向下“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的社区精神关联体建设。

23 客观物理空间的社会化表达要点分析

25 新加坡高密度社区在垂直方向探索的案例

24 大巴窑中心及其毗连区域中“公共客厅”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解读

新加坡组屋公共空间面向“乐龄”人士呈现出的开放包容社区精神,对于推动我国社区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一,我国应加强社区公共空间体系化的建设,推动室内、外以及楼层内部立体化的公共空间的规划开发,营造广泛的、成体系的、临近家门口的多样化公共空间;第二,针对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区别化进行空间分布、设施设置、功能类型、空间等设计要素的建设,“时间—空间”模式下考虑老年人的使用偏好和其他群体的交叉使用问题;第三,将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影响下的行为模式作为空间设计和建设的一个出发点,场所建造支持文化生活以建立空间有机秩序;第四,切不可对他国的成功案例不经思考地进行照搬,需结合我国地域化特色和具体现状,制定切实可行和循序渐进的建设方案。□

26 行为模式塑造物质空间秩序——以“小贩中心”饮食文化延续为例(23-26绘制:陈云凤)

注释

1)新加坡土地面积为 722.5km2,人口数量 563.8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 0.78 万人/平方公里(数据来源:新加坡统计局 2018 年数据)

2)种族混合大致为75%的华人,13%的马来人,9%的印度人和3%的其他种族。

3)组屋居民可通过支付规定费用预订空甲板公共区域,用于婚礼或葬礼。但是,产生的噪音必须在合理范围内,居民可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4)咖啡店(在当地称为“coffee shop”,马来语称“kopitiams”)和小贩中心(在当地称为“hawker centres”)是新加坡无处不在的两种食品店,设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Kopitiams规模较小,多位于公共住宅区的空甲板上,常配备有电视机;而hawker centres则是专门建造的场所,规模较大,包括数百个食品摊位,多与商业区或住宅区进行结合,见参考文献[16-17] 。

5)结构化社交空间是指专门为社区活动和聚会而设计的室内、外场所,如硬质球场(hard courts)、活动场地/游乐场(playgrounds)、社区中心/联络所(community centres)等,见参考文献[8]。

6)“Kampung”马来语,意为“村庄”,和传统社区相通,常译作“甘榜”;“甘榜精神”则是倡导邻里互助和种族间和谐共荣。

猜你喜欢
组屋甲板场所
“经济适用房”转租?新加坡密切关注
新加坡没有人敢炒房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科考船木甲板安装工艺
HCA直升机甲板降落证书检验要求剖析
新加坡组屋,这边风景独好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飞行甲板准备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