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分析与研究

2021-05-07 08:35廖任峰李向阳张冬林
中外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卫生院内科脑出血

廖任峰,李向阳,张冬林

梅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广东梅州 514500

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疾病类型,发病急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且致残率高。研究显示,脑出血的发生多因为剧烈活动、患者情绪过激等引起,或者颅内压升高导致,多数的脑出血患者存在血压升高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昏迷甚至循环衰竭和死亡,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快速抢救,以改善患者的预后[1-3]。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的58 例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A 组用常规治疗方案,B 组进行急诊内科全方位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急诊内科脑出血治疗效果、病情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血压监测值、并发症,探讨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58 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救治情况分组,A 组接受常规治疗,B 组实施急诊内科全方位急救治疗。纳入患者均是自发性脑出血,B 组年龄44~70 岁,平均(58.21±2.45)岁;男 19 例,女 10 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 21~65 mL,平均(47.21±2.21)mL;发病到入院时间 6~21 h,平均(12.52±1.29)h。A 组年龄 30~96岁,平均(59.68±2.45)岁;男 19 例,女 10 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 21~68 mL,平均(47.71±2.67)mL;发病到入院的时间 6~21 h,平均(12.34±1.41)h。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 组是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就诊后进行常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B 组实施急诊内科全方位急救治疗。①急救人员在现场根据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并实施相应的治疗。②内科保守治疗。先给予降低颅内压,并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给予补液,补液量1 500~2 000 mL/d,降低血压。③呼吸通畅。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并及时将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口腔呕吐物和分泌物清除,为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进行吸痰操作,预防窒息的出现。④降温处理。对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进行降温处理,以减少大脑氧耗,促使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脑细胞功能恢复正常。⑤对于血肿量在30 mL 以上的情况需要及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可采取微创开颅引流的方式,以减轻对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损伤。⑥对深度昏迷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需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定时协助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进行翻身和活动肢体,预防压疮和肢体关节僵硬。⑦用药。对神志不清的患者的用药给予每次静脉滴注 250 mL 的 20%甘露醇 (国药准字H20043784,规格:3 000 mL:150 g),6 h 滴注 1 次,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意识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间隔。对深度昏迷的患者需要增加地塞米松(国药准字 H41023597)10~20 mg 静脉滴注。对清醒的患者,若无出现水肿症状可暂时不应用脱水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诊内科脑出血治疗效果;病情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血压监测值。

显效:症状消失,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以上,生活可自理;有效:生活部分自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0%~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内科脑出血治疗效果

B 组急诊内科脑出血治疗效果100.00%高于A 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出血治疗效果比较

2.2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压监测值

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监测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压监测值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监测值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监测值比较(±s)

注:同 A 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B 组(n=29)A 组(n=29)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3.13±4.21(10.21±2.58)*23.34±4.64 14.45±2.74 96.13±6.21(78.56±3.23)*96.14±6.21 85.12±4.53 151.25±3.12(122.19±2.21)*151.12±3.18 135.44±2.12

2.3 病情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时间

B 组病情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1、7.698,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情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病情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 病情改善时间 总住院时间A 组(n=29)B 组(n=29)t 值P 值4.12±1.79 2.46±0.12 7.621<0.001 7.72±2.12 5.34±1.12 7.698<0.001

2.4 并发症比较

B 组并发症 3.45%(1/29)低于 A 组 20.6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3,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所有脑出血患者中,近20%的患者为脑干和小脑出血,其余为半球出血。且发病人群集中在老年组。如果患者突发急性脑出血,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患者极易出现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医院和急救人员要更加重视急性脑出血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方法,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挽救生命。急诊医疗急救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患者症状发展趋势的治疗,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脑出血大多数是由高血压和小动脉引起的,动静脉血管破裂也可导致脑出血。脑出血患者常表现为肢体、语言障碍、健忘、失眠等临床表现。颅内压显著升高、脑水肿、脑疝形成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一般脑出血后6 h 内形成脑水肿,8~24 h 水肿达到高峰,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以清除水肿为主要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急诊内科脑出血发病急,患者可出现颅内压升高和脑水肿等症状,甚至可引起脑疝,需要及时治疗,以促使颅内压降低,对脑水肿进行控制[5-6]。目前临床一般采用脱水剂,而脱水剂应用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监测颅内压和调整药物的用量,以便做到合理用药和有效控制颅内压[7-8]。

另外,脑出血和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多发于中年和老年人群中,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通过急诊内科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在急诊内科抢救中,除了有效降压和脱水,还需要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降低患者窒息风险,并根据患者的血肿量水平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判断手术指征并及时实施手术治疗[9-11]。

此次研究发现,B 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血压监测值低于 A 组(P<0.05)。B 组急诊内科脑出血治疗效果100.00%高于A 组68.97%(χ2=8.417,P<0.05)。赵宏福[12]研究显示,急诊内科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的临床价值高,抢救效果100%高于对照组的85.19%,和该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全方位急救治疗措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改善神经功能,并降低颅内压和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卫生院内科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