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2021-05-07 08:35朱贵浩
中外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鼻息肉嗅觉鼻窦炎

朱贵浩

兴宁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梅州 514500

慢性鼻窦炎属于鼻窦慢性化脓性炎症,长期炎症刺激多诱发鼻息肉,所以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较为常见[1]。鼻息肉于鼻腔内多造成鼻窦口堵塞,造成鼻窦内通气、引流不畅,从而加重鼻窦炎症症状。因此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未加以有效对症治疗与干预,多造成病情不断恶化发展,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切除鼻息肉及鼻窦内病变组织、清除脓性分泌物,以促进鼻窦通畅。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用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3]。该次研究以该院2015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展开鼻内镜手术与治疗效果的比较,评估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案例便利选取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临床分型分期:I 型 12 例,其中,I 期 4 例,II期 4 例,III 期 4 例;II 型 28 例,其中,I 期 6 例,II 期 20例,III 期 2 例。

对照组临床分型分期:I 型 13 例,其中,I 期 4 例,II期 5 例,III 期 4 例;II 型 27 例,其中,I 期 6 例,II 期 18例,III 期 3 例。

纳入标准:①了解临床手术方案,全部患者知情同意;②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符合临床分期分型标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如肝功能衰竭;②具有手术禁忌证;③合并精神疾病,不配合临床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术前行CT 扫描、鼻咽镜检查,确定患者病灶部位及病灶组织情况。取仰卧位,行麻醉处理,可根据情况给予患者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起效后摘除鼻腔内息肉,切除息肉组织,开放筛窦、上颌窦。术后创面止血,以凡士林纱条填充鼻腔,术后 1~3 d 取出填塞物[4]。

研究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也进行CT 扫描及鼻内镜检查,术中取患者仰卧位,给予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鼻内镜引导下摘除鼻腔内息肉组织,依据实际情况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及黏膜、鼻钩突等,开放前筛窦,清除脓性分泌物。定位并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清除其中脓性分泌物,后开放蝶窦、额窦,清除其中脓性分泌物及息肉组织[5]。术后创面止血,以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术后1~3 d 取出填塞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 术后3 个月复发率、术前及术后3 个月嗅觉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其中,嗅觉功能评分以嗅觉功能测试评分方法(CCCRC)进行评价,分值 0~2 分表示无嗅觉;分值 2~4 分表示严重嗅觉下降;分值4~5 分表示中度嗅觉下降;分值5~6 分表示轻度嗅觉下降;分值≥6 分表示嗅觉正常。生活质量评分以鼻-慢性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显效: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窦腔黏膜有肉芽生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伴息肉生成,脓性分泌物较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术后3 个月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 3 个月复发 1 例,复发率 2.56%(1/39),对照组术后 3 个月复发 7 例,复发率 21.88%(7/32),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5)。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3 个月嗅觉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嗅觉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研究组嗅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3 个月嗅觉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3 个月嗅觉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CCCRC 评分术前 术后3 个月SNOT-20 评分术前 术后3 个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4.80±0.32 4.83±0.30 0.433>0.05 6.82±0.50 5.50±0.48 12.045<0.05 30.00±5.20 30.21±4.88 0.176>0.05 10.30±2.1 20.65±4.2 13.940<0.05月0 0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造成患者鼻腔堵塞,引发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由于鼻腔黏膜炎症、 鼻息肉堵塞,多造成嗅觉功能受影响,也影响患者正常生活[6]。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需要改善患者嗅觉障碍,促进患者鼻腔、 鼻窦正常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常规药物治疗中由于难以根治,可能造成复发,形成不良影响,所以临床治疗方案可选择手术治疗,以切除鼻息肉,促进鼻腔功能恢复及嗅觉功能改善为目的[7]。在临床手术方案中,过去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术中切除鼻息肉、清除脓性分泌物多形成较大手术范围,手术创伤较大,且常规器械操作多引起鼻腔正常组织及生理功能的破坏,所以临床手术治疗中,逐步由开放性手术向微创手术过渡[8-9]。鼻内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鼻内镜下手术探查与手术操作,能够精准定位病变组织,逐步开放鼻窦,切除鼻息肉并清除脓性分泌物,手术过程中也不会造成鼻腔生理功能及结构的改变,创伤性较小[10]。

该次研究结果指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后复发率低。鼻内镜手术治疗下,术后3 个月复发案例为1 例,复发率为2.56%,较传统开放手术术后复发率21.88%低。这说明鼻内镜手术在临床治疗疗效上较高,能够有效清除病变组织,达到根治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治疗效果。②术后嗅觉功能影响小,有利于促进嗅觉功能恢复。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对患者嗅觉功能多形成直接影响,引发嗅觉功能障碍或丧失嗅觉功能,鼻内镜手术下精准切除鼻息肉及病变组织,从而能够减轻鼻息肉及其他病变组织对嗅觉功能的影响,促进鼻腔及鼻窦生理功能恢复,从而解除由于鼻息肉对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促进嗅觉功能恢复。研究中指出,鼻内镜手术治疗下,术后3 个月患者嗅觉功能评分达 (6.82±0.50) 分,较开放手术下评分 (5.50±0.48)分高,且该次研究结果与娄光明等人[11]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研究中指出,术后3 个月鼻内窥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嗅觉功能评分分别为(6.80±0.99)分、(5.13±0.59)分。这也说明在鼻内镜手术治疗下,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临床手术疗效更显著,更具有手术价值。③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多引发患者呼吸道感染,累及多种器官,造成多种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手术治疗以切除鼻息肉,促进鼻腔内引流通畅,改善鼻窦炎症较好地促进了患者鼻腔、鼻窦功能恢复,从而能够较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鼻内镜手术治疗下,手术创口较小,术中不造成对患者的多种损伤,所以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近期与远期疗效皆较高。该次研究指出,鼻内镜手术治疗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0.30±2.10)分,低于开放手术评分(20.65±4.20)分,且该研究结果与李素红[12]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研究中指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41±2.04)分,较传统手术治疗组(27.33±4.23)分低。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术中手术创伤,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嗅觉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较高,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鼻息肉嗅觉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