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应用于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疗效

2021-05-07 08:35黄纪荣廖珍珠马世东陈曼王福娣
中外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国药准字疗法

黄纪荣,廖珍珠,马世东,陈曼,王福娣

龙岩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福建龙岩 364000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速较快的疾病,人们对于肺癌有着较大的关注度,通过数据分析可知80%以上的患者会在发病1 年后死亡。肺癌在早期时,基本上没有症状,尤其是周围型肺癌,多数都是体检以后才发现[1]。中心型肺癌,相对来讲比周围型肺癌发现要早,其靠近气管和主支气管,包括叶段的气管开口,多数发生在这个部位,可能会出现阻塞性肺炎,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甚至到了晚期,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因为肿瘤越长越大,可能就压迫了气管,从而大部分肺癌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气喘,这是最常见的表现[2]。中心型肺癌作为常见的肺癌类型,其基础的临床病理为改变患者大气道受到的阻塞,阻塞严重的位置会随着疾病的发展产生呼吸困难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3]。该次在该院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方便选择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收治的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方便选择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入院时间为依据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26 例,女25 例;年龄 34~76 岁,平均年龄(53.1±3.4)岁;病变类型:小细胞癌9 例,非小细胞癌42 例。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 27 例;年龄 35~78 岁,平均年龄(54.1±3.5)岁;病变类型:小细胞癌11 例,非小细胞癌4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意义。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在该院经过支气管镜、胸部CT 或者病理活检等检查确诊为肺癌[4]。排除标准:大出血倾向患者;对电子支气管镜耐受程度低的患者[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全身化疗的治疗方式,主要的治疗要点如下:①非小细胞癌主要可以分为鳞癌和腺癌。鳞癌患者常用的化疗药物是吉西他滨+顺铂,用药方式如下: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030104)为1 000 mg/m2持续输注 30 min,1 次/周,每 28 天持续 3 周;顺铂(国药准字 H53021740)为 50~100 mg/m2,每 3~4 周静滴 1 次,或每天静滴 15~20 mg/m2,连用 5 d,3~4 周重复用药[4]。腺癌化疗主要推荐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用药方式如下:培美曲赛(国药准字 H20080177)用 500 mg/m2,卡铂(国药准字 H20080177)用量是 5~6 mg 曲线下面积[6]。②小细胞癌患者采用CE 方案进行治疗,第1 天静脉注射400 mg 卡铂(国药准字 H20065621),第 2~5 天静脉注射100 mg 天行足叶乙苷(国药准字 H34022211)。

观察组给予患者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其治疗要点如下:使用电子支气管检测患者肿瘤的部位,探测患者支气管、气管的阻塞程度。根据实际需求做好手术准备,连接心电监护后检测患者的血氧指标,使用K300 冷冻治疗机进行冷冻治疗。用酒精消毒探头后经过支气管镜通道置入,待确认探头金属末端深入瘤体病灶内,用脚持续踩踏2 min 控制开关,待瘤体发白、脱水后停止冷冻,让其自然融化[7]。第1 次的冷冻循环保持在 3~4 min 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主要的指标有 PEF(呼吸峰值流逝)、FEV1/FVC(1 s 用力呼吸量/用力肺活量)、FEV1%(FEV1 预占值)。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治愈: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显效:肿瘤高度/垂直直径×最大直径值缩小50%以上持续30 d;有效:肿瘤高度/垂直直径×最大直径值缩小50%以上持续30 d 以下;无效:患者的肿瘤无明显变化或者有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FEV1%治疗前 治疗后PEF(L/s)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52.61±4.67 52.54±4.51 0.077 0.939 63.14±3.17 57.98±3.68 7.587<0.001 52.34±6.14 52.41±5.97 0.058 0.953 63.51±5.81 58.67±6.15 4.085<0.001 1.54±0.57 1.56±0.55 0.180 0.857 2.79±0.64 2.04±0.41 7.047<0.001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中心型肺癌晚期因为肿瘤的消耗,患者不仅出现消瘦、恶病质、低蛋白血症、贫血,严重者还会出现转移,不同的转移方式也有着不同的症状。例如如果肿瘤出现了骨转移,患者会出现疼痛;比如腰椎转移,可能会出现腰痛;肋骨转移会出现肋骨疼痛,可能需要服用一些强的毒麻药才能止住疼痛;如果伴有胸膜转移,就会出现大量的胸腔积液,出现胸水,可能要通过处理胸水来缓解呼吸困难;如果患者出现了肝转移,可能会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8]。

经济发展推动医学理念完善的同时介入疗法技术也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现阶段在中心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介入疗法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性作用。在王大伟等[9]的研究中:COPD 患者比非COPD 患者具有高比例的中心型肺癌 (49.0% vs 28.8%)(P<0.05)。COPD 低肺气肿级别(0~2,<25%)患者较高肺气肿级别患者(3~4,>26%)发生中心型肺癌的比例高(57.9%vs 18.2%)(P<0.05)。该次在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的治疗效果的研究过程中,选择了该院收治的102 例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在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对症全身化疗的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10]。通过实际的研究数据分析可知肿瘤组织对于低温的敏感程度高于正常组织,因此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冷冻疗法可以破坏细胞机理直接将药剂作用于患者的肺癌病变组织,而且对局部异常的病灶可以形成直接杀伤力,除此之外冷冻治疗对于防止癌症细胞转移有积极性作用[11]。通过实际的研究数据分析可知冷冻治疗在缩小肿瘤体积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为治疗效率提供保障。为了进行效果探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治疗效率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P<0.05)。在于仁志等[12]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知电子支气管镜冷冻疗法的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在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国药准字疗法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更 正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