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配伍依托咪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5-07 08:35林晓妹谭丽萍冯祖莲黎瑶瑶陈汶
中外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定向力咪酯肌张力

林晓妹 ,谭丽萍 ,冯祖莲 ,黎瑶瑶 ,陈汶

1.阳江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阳江 529500;2.阳江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一科,广东阳江 529500;3.阳江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阳江 529500

无痛人流指全麻状况下采用手术方式终止此次妊娠状态。因目前无痛人流多为门诊患者,且在门诊中实施,并需保证手术效果,所以,需确保麻醉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具有安全性高、见效速度快、苏醒速度快等优势[1]。现临床可供选择的麻醉药物各有特色、品种繁多,但安全有效、常用的麻醉药物则为丙泊酚,此药物的镇静效果也得到医护人员肯定,但近年发现[2-3],单一使用此药物进行麻醉,其麻醉效果欠佳。已有报告称,将丙泊酚与依托咪酯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其效果比单一使用丙泊酚效果更理想。目前此方面报告较少,仍有大量学者致力于探讨此点,现纳入2017 年12月—2019 年12 月该院期间收治的102 例无痛人流患者分组论述此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102 例无痛人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分组。对照组:孕周时间 5.3~8.2 周,平均(7.5±0.3)周;体质量 44~69 kg,平均(55.3±5.3)kg;年龄 20~32 岁,平均(28.6±1.3)岁;28 例有生产史,9 例首次怀孕,14 例 2 次或多次怀孕。观察组:孕周时间 5.5~8.6周,平均(7.6±0.4)周;体质量 44~69 kg,平均为(55.6±5.4)kg;年龄 20~33 岁,平均为(28.7±1.2)岁;29 例有生产史,8 例首次怀孕,14 例 2 次或多次怀孕。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接受B 超检查显示宫内孕;②满足无痛人流手术指征;③自行要求实施无痛人流患者,且签字同意接受该次手术方案。排除标准:①存在发烧、咳嗽等异常者;②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等异常者;③存在生殖道炎症者;④合并肝肾、心脏功能损伤者;⑤合并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者;⑥药物成瘾;⑦精神、智力异常者;⑧存在沟通、交流障碍者。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各患者均接受静脉全麻,术前8 h 禁食物和水,取截石位,面罩吸氧,整个干预中,持续监控其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血压(BP)、心率(HR)等,麻醉前静脉注射 0.1 μg/kg 舒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054172)、2 mg 托烷司琼(国药准字 H20060646),0.5 min 后,向对照组患者注射2~3 mg/kg 丙泊酚(进口分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J20030039)。向观察组患者注射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511)3∶2混合液(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按体积3∶2 混合,含丙泊酚6 mg/mL 及依托咪酯0.8 mg/mL)。推注速度约1 mL/4 s,两组匀速注入预计给药量50%, 根据患者的反应在1 min 内匀速注入其余的药量, 患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开展无痛人流手术, 术中可以根据情况追加药物剂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其麻醉前、 麻醉苏醒后RR、HR、MAP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睁眼时间、 定向力和肌张力恢复时间、恢复行走时间。

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肌痉挛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R、HR、MAP 指标

麻醉前两组RR、HR、MAP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 RR、HR、MAP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 RR、HR、MAP 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 RR、HR、MAP 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 值P 值麻醉前RR(次/min) HR(次/min) MAP(mmHg)麻醉后RR(次/min) HR(次/min) MAP(mmHg)18.32±2.02 18.34±2.03 0.050 0.960 85.32±10.21 85.68±10.23 0.178 0.859 89.02±10.21 89.65±10.22 0.311 0.956 15.32±5.21 13.35±4.21 12.762<0.001 78.21±8.21 72.21±10.21 10.902<0.001 78.21±8.24 71.32±10.21 2.662 0.009

2.2 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和肌张力恢复时间、恢复行走时间

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和肌张力恢复时间、恢复行走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和肌张力恢复时间、恢复行走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和肌张力恢复时间、恢复行走时间比较[(±s),min]

组别 术后睁眼时间 定向力和肌张力恢复时间 恢复行走时间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 值P 值3.21±0.65 5.58±0.68 9.652<0.001 5.20±1.02 7.98±1.01 10.325<0.001 15.21±1.35 20.65±1.24 15.201<0.001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73%比对照组15.6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无痛人流术因大部分均在门诊中实施,则要求麻醉方式具有不明显抑制呼吸、苏醒速度快、稳定性好、见效速度快等优势,依托咪酯、丙泊酚均属于静脉短效全麻药物[4-5]。目前,丙泊酚已成为无痛人流术的常用麻醉药物之一,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苏醒速度快、药效持续时间短、见效速度快等优势,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注,均不会发生蓄积状况,毒性反应小。给药后,会激活人体中GABA 受体-氯离子复合物[6-7],降低兴奋递质,进而达到催眠镇静的目的,但此药物镇痛效果不太理想,单独使用时,其效果不太理想,且会抑制呼吸中枢、循环系统,诱发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存在局限,因此,不建议单独使用此药物。吕永望学者[8]2018 年在一篇报告中分析了90 例无痛人流患者,结果显示实验组离院时间(12.77±2.27)min、唤醒时间(5.23±2.12)min低于对照组(16.01±2.26)min、(6.45±3.41)min,且 SpO2、HR、MAR 等体征指标比对照组更平稳,表明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术中,有效且安全,有较高应用价值。该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RR(15.32±5.21)次/min、HR(78.21±8.21)次/min、MAP(78.21±8.24)mmHg 高于对照组(13.35±4.21)次/min、HR(72.21±10.21)次/min、MAP(71.32±10.21)mmHg(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 (3.21±0.65)min、 定向力和肌张力恢复时间 (5.20±1.02)min、恢复行走时间(15.21±1.35)min 低于对照组(5.58±0.68)、(7.98±1.01)、(20.65±1.24)min(P<0.05),但不良反应率13.73%比对照组15.69%低(P>0.05),同时证实了丙泊酚配伍依托咪酯,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结果与吕永望学者报告结果相符[8]。分析原因为,依托咪酯属于咪唑类非巴比妥类催眠药物,但此药物无镇痛效果,药物麻醉机制和门控CI-复合物、GABA受体,以及兴奋性递质传递降低有关[9-10]。人体静注后1 min,脑组织浓度则可达顶峰,见效速度快,且可重复给药,不会出现蓄积状况,对肾上腺皮质有抑制效果,心脏指数加大,降低不良反应。临床多将此药物用于麻醉诱导中,具有对体循环影响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速度快、作用时间短、见效速度快等特征,临床常用剂量不会出现通气不足或抑制呼吸的状况[9],且若需大剂量给药,也无显著不良反应。

此外,与丙泊酚比较,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时,人体循环和呼吸受影响性更小,且诱导期患者有遗忘现象、无挣扎兴奋、平稳、安静,在降颅内压时,并不会降低动脉压,可加大脑氧供/需比值,安全界限高[11-12],且此药物基本不会刺激到人体血管。因此,依托咪酯多适用于颅内高压、呼吸性疾病、心血管性疾病者,且呼吸抑制者可降低患者面罩使用量、 一次性麻醉呼吸回路[13],对节约成本、环保方面非常有利。鉴于以上优势,此药物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可满足其用药和麻醉需求。

综上所述,将丙泊酚与依托咪酯两种药物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中,可在确保麻醉效果的基础上,提升麻醉安全性和苏醒速度,对术后恢复有利。

猜你喜欢
定向力咪酯肌张力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定向力评估解除脑出血术后患者身体约束的应用研究
《经典方丝弓矫治技术技术原理与操作步骤详解》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色彩图形刺激对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的效果观察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浅谈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
请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