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对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患者排石效果的影响

2021-05-07 08:35周芹陈妙红
中外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排石冲击波饮水

周芹,陈妙红

广州市新海医院外科,广东广州 510300

临床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将碎石机产生的震波在定位系统控制中通过传导系统传递到结石中,使结石粉碎随尿液排出,在治疗直径<2 cm 的上尿路结石中是常见方式,能够使90%的尿石症患者避免手术[1-2]。但是经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患者在院时间较短,不能全面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患者对体位运动助石依从率较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排石率仅在65.6%~70.0%之间,同时患者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并发症几率较高[3-4]。在该次研究中,对 2017 年 5 月—2019 年 5 月间在该院进行体外冲击波(ESWL)治疗120 例患者应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对患者排石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体外冲击波(ESWL)治疗患者共120 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0 例,男32 例,女28 例;年龄 18~64 岁,平均年龄(42.68±13.25)岁;结石直径 4~12 mm,平均结石直径(7.20±1.05)mm。对照组60 例,男 33 例,女 27 例;年龄 19~64 岁,平均年龄(42.73±13.28)岁;结石直径 4~12 mm,平均结石直径(7.23±1.06)mm。对比两组患者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允许。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X 线、超声诊断均确诊为泌尿系单发结石;②所有患者无禁忌证,符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指证;③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石均在12 mm 以下;④所有患者以及其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患者治疗后存在严重并发症需住院治疗;②患者存在严重肾功能不全;③患者以及其家属不同意该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通过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发送健康教育处方,其中包括治疗后常见并发症、饮水、体位运动等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术后1 周回院复查。观察组应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1)纵向护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体外冲洗波碎石术后护理方式:①肾中、上盏结石患者进行健侧卧位,患侧朝上,通过空心掌间断叩击患侧肾区;②肾下盏结石患者进行臀膝体位或者倒立体位,对患侧肾区通过空心掌进行叩击;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后双脚进行原地跳跃;④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术后单脚患侧跳跃。所有患者运动前30 min 饮500 mL 水,每日餐外饮水量≥3 000 mL,跳跃过程中注意足跟先落地,每次运动时间在10 min 以上,6 次/d。手术后当天通过健康宣讲处方、视频讲解、图片的方式进行宣讲,将患者信息传递至社区医院,告知患者社区医院咨询联系方式。(2)横向护理。随访责任护士在患者术后3 d、3 周进行上门访视,对患者治疗排石方式是否正确进行评估,查看患者排石效果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针对方式错误患者进行指导,提醒患者定期到院复查。(3)医院的碎石治疗人员、责任护士与患者互动,建立微信群,责任组长根据不同患者制定护理方式并将其发送至微信群中,由责任护士进行随访、检查,统计患者对护理方式依从性以及对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反馈,患者出现问题可直接在群里询问,小组成员进行相应解答,提高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使成功排石患者在群里分享成功经验,提高患者信心[5-6]。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 周、1 月排石效果、 排石方式掌握率、 饮水依从率、 排石依从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患者结石完全排净,表示治愈;者结石大小降低50%,位置明显下移,表示显效;患者结石大小降低50%,结石位置出现下移,表示有效;患者结石大小、位置均无任何变化,表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患者术后到院进行体位运动助排石,动作正确表示掌握、错误表示未掌握。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后1 周、1 个月排石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 周、1 个月排石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1 周、1 月排石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排石方式掌握率、饮水依从率、排石依从率、并发症出现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排石方式掌握率、饮水依从率、排石依从率、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排石掌握率、饮水依从率、排石方式掌握率、并发症出现率对比[n(%)]

3 讨论

患者经过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在医院停留时间较短,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健康知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淡忘健康宣讲知识,对助排石方式掌握程度低,后期排石效果较差,患者在院外因为缺少监督以及专业指导,其饮水依从性以及体位运动助排石依从性较差,导致效果不佳,有相关临床统计表示,对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传统健康宣教方式后,患者依从性较低,仅为47%,随着出院时间越长,依从性越低[7-8]。

尿路结石在人体排出过程中受到输尿管蠕动、自身重力的推力、管壁阻力、碎石之间的作用力以及尿液冲刷力等方面的影响,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坚持进行运动助排石能够有效提高排石效果,但是需要患者保持较高的体位运动助排石依从性以及掌握度[9-10]。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方式中,将医院专业宣教与随访指导进行相结合的双轨道护理方式,将医院内、医院外以及患者3 者联合构成多重互动护理模式,在护理中根据患者结合位置制定术后排石计划,患者在医院中进行专业健康知识,出院后接受随访护士的专业指导,建立微信群,推送不同患者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也能得到专业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掌握正确饮水、运动助排石方式,责任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上门随访,监督患者自我排石情况,针对错误情况进行及时纠正,提高患者对饮水、 运动助排石的依从性,在患者、专科护士、医院碎石治疗人员3 者间建立起微信群,患者在排石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直接在微信群中询问,护理人员进行解答,同时成功排石的患者可以在微信群中分享自我经验,加强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监督、 督促,提高患者对饮水以及运动排石的依从性,提高排石效果[11]。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 周、1 个月排石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石方式掌握率、饮水依从率、排石依从率、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 周、1 月排石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6.67%,对照组分别为66.67%、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杨纯等[12]对 80 例 ESWL 术后患者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 周、1 月排石总有效率分别为 82.50%、95.00%,对照组分别为 47.50%、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次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综上所述,对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应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均有显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手术后排石效果,患者排石方式掌握率、 饮水依从率、排石依从率明显更高,同时并发症出现率更低,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排石冲击波饮水
简易饮水鸟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武汉冲击波
医生集团冲击波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
防丢干伞饮水杯
超声双探头联合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
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42例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胆囊结石总攻排石治疗并发症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