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5-10 08:17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鼻窦炎循证条目

(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启东 226200)

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常见耳鼻咽喉科疾病,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重要方式,治愈率为80%~90%[1]。但术后仍需要较长时间的鼻腔治疗与护理,这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极大考验,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或自我管理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且与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体特征明显相关[2]。集束化护理通过整合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支持的护理与治疗技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护理结局[3]。本研究以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10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4]相关诊断标准;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治疗,且有明确的手术指征者;能正常交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异常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4例。对照组男34例、女18例,年龄(43.65±6.12)岁;病程(3.42±0.62)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12例;家庭经济状况:≥3000元/(人·月)35例,<3000元/(人·月)17例。干预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2.32±5.65)岁;病程(3.56±0.74)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中专27例,大专及以上9例;家庭经济状况:≥3000元/(人·月)32例,<3000元/(人·月)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病情观察、鼻腔护理、随访管理等。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①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成员包括手术医生、专科护士、同伴支持者,组织学习经慢性鼻-鼻窦炎及手术相关知识、集束化护理理论。采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遵医行为”等关键词,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寻找有循证支持的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证据,编制《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②评估。术前1 d采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估患者遵医行为,分析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特征对遵医行为的影响,制定差异性的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③集束化护理干预。多元化健康教育:根据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维度与条目编制《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并制作成PPT;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院内至少3次,30~60 min/次)健康教育、个体指导(利用护理间隙)、微信支持(组建“慢性鼻-鼻窦炎之友”微信群)、同伴支持(招募6名同伴支持教育者,组建6个同伴支持教育小组)、随访管理(门诊随访、微信随访、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法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路径化护理干预:以时间顺序(入院介绍、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随访管理)为横轴,以遵医行为内容为纵轴,将整个护理干预过程路径化并制作成简单易懂的图册,每一路径完成后由护士长进行考评。关键词信息指导:围绕健康教育手册提炼出不同护理路径的主关键词、副关键词,如术前“肠道准备”,主关键词为“肠道准备”,副关键词为“禁饮食8 h”,信息支持中以“肠道准备”为要领,以“禁饮食8 h”为中心,以加深患者的理解与掌握。④多维度社会支持:在专科护士引导下集合同伴支持、家属支持、新媒体支持(网络、微信、QQ等)等社会支持方式,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以指导、监督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养成。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遵医行为。随访6个月,参照陈珊珊[5]文献资料编制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包括行为习惯(饮食、戒烟戒酒)、遵医用药、卫生保健(鼻腔卫生、户外出行带口罩)、定期复查等,分为完全做到、基本做到、偶尔做到、根本做不到,以完全做到、基本做到计为行为依从率。②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于手术前、随访6个月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鼻窦炎相关症状(6条目)、鼻部症状(4条目)、睡眠障碍(4条目)、情感障碍(6条目)4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3分4级评分法进行测评,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行为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等。我国是慢性鼻-鼻窦炎高发国家之一,患病人数接近1个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7]。鼻内窥镜手术能恢复鼻腔与鼻窦基本功能,但仍存在复发的风险。需要患者术后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因对慢性鼻-鼻窦炎疾病及手术治疗缺乏认知、手术创伤所致心理与生理的应激反应、术后长期鼻腔护理及用药治疗等因素的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遵医行为普遍低下。如何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以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密切关注的课题[8]。

循证医学表明,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临床路径、随访管理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中,能够增强患者慢性鼻-鼻窦炎疾病与手术认知、缓解负性情绪与疼痛、促进遵医行为的养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9-10]。不同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护理干预需求存在差异,单一的护理干预策略难以满足,必须寻找多元化、差异性的护理干预方案。集束化护理需要将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3~6个元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共同实施比单一元素更能有效改善临床结局[11]。董万里等[12]研究认为,集束化干预能够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2例)生活管理、治疗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马迪迪等[13]研究报道,集束化护理能够促进膀胱造瘘患者(30例)遵医行为的养成。本研究在评估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路径化护理干预、关键词信息指导、多维度社会支持等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行为习惯、遵医用药、卫生保健的行为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遵医行为有积极作用。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健康教育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施全方位和立体化的健康教育实践;路径化护理干预以时间节点为横轴、以遵医行为为纵轴,能保证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患者阶段性护理任务的实施与完成;关键词信息指导则通过对护理核心内容信息的压缩与提炼,可使护理重点,有助于患者的理解与记忆;社会支持作为“专家护理”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持续指导、监督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养成。将这些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护理方式组合为一个集治疗与护理为一体的“捆绑式”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满足不同个体特征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的护理需求,实现护理干预效果的最大化。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遵医行为能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继而改善生活质量[14]。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鼻窦炎相关症状、鼻部症状、睡眠障碍、情感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杨娜等[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行为习惯、遵医用药、卫生保健等遵医行为的养成,改善生活质量。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中集束化护理仅对经循证医学支持的护理方式进行整合,而对具体干预措施尚未涉及,如何将具体干预措施与护理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以形成完整的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鼻窦炎循证条目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