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生猪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研究
——来自江苏省的经验证据

2021-05-12 00:55江光辉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疫后禀赋猪瘟

江光辉,胡 浩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养殖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然而,自2018 年8 月开始在我国传播的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污染面较大,疫情点状发生的态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将对我国生猪产业形成巨大且长期的影响[1]。非洲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由于目前无有效治疗措施、无防疫疫苗,且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生猪产业崩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相对严峻,截至2020 年2 月,全国月同比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持续16个月超过-5%①国家发改委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中提出,月同比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在-5%~5%属正常生产调整,超出该范围则表明生猪生产出现异常波动。,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明显不足[2],对于面临资金和技术约束的中小规模养殖户而言,疫情冲击可能会迫使其缩减养殖规模甚至退出养殖经营。然而,国内居民猪肉消费“刚需”仍然存在,生猪生产恢复迫在眉睫。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要求加快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种猪场和规模猪场尽快恢复生产②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http://www.moa.gov.cn/nybgb/2019/201904/201906/t20190607_6316346.htm。;2020 年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作为当前畜牧业首要发展目标③数据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7/con⁃tent_5547612.htm。。因此,如何促使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是现阶段保障猪肉产品市场稳定供给,以及长期内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重大动物疫情对养殖户带来的冲击以及养殖户应对疫情的生产决策一直受到学界关注。一是关于重大动物疫情对农户家庭生计冲击的研究,认为现阶段小农户因其防疫意识淡薄,防疫技术普遍落后,成为动物疫情爆发的重灾区[3],疫情一旦发生,会对农户养殖经营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疫情致病致死和政府强制扑杀会造成养殖户未出栏活体牲畜损失[4],同时养殖户经营中断、产品无法顺利出售以及强制免疫造成额外成本[5]。此外,消费需求萎缩导致市场价格波动从而影响农户养殖收入[6],于乐荣等[7]指出一次禽流感疫情会造成中国家禽养殖户人均养殖收入降低65%。二是聚焦于疫后损失评价和政府对农户的政策补偿研究,将动物疫情对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产品价值损失以及额外支付费用,间接损失指预期收益损失、设备的机会成本以及贷款的利息支出等[8-9],并以禽流感疫情为例进行估计,认为养殖户的直接损失远高于间接损失,且养殖户对于政策补偿的期望、感知和满意度均较低,属于“临时性的政策支持”[10]。因而,有必要提高对养殖户疫后政策补偿强度,并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养殖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11-12]。三是有关养殖户应对疫情的生产决策研究,包括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行为以及养殖经营决策,认为养殖户出于对疫情风险的感知会在疫后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且政府补贴、技术支持和信息获取等外部支持渠道均会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强度[13-14];而养殖户在疫后的生产决策调整则受其禀赋差异和外部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5],是养殖户综合权衡当前风险与收益之后的决策行为[16],且不同规模、类型和地区的养殖户的生产决策调整行为也具有差异性[17-18]。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户家庭生计的冲击、政策补偿及其生产恢复等方面,缺乏对于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后生猪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的研究。实践表明,生猪养殖业有其特殊性,生猪生长周期往往较长,从原种猪(一元)、能繁母猪(二元)、仔猪、育肥猪出栏(三元)需要18 个月左右[19],导致生猪复产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刚性时间跨度和周期性价格波动。在疫情影响下,以赚取利润和规避风险为目的的养殖户,既面临国内生猪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的机遇,也遭受疫情防控难度高、养殖成本增加的风险挑战,在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局面下,养殖户复产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考验。有鉴于此,本文构建生猪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行为的理论模型,基于江苏省微观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养殖户的生产恢复行为进行分析,探寻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的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有效制定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二、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生猪生产恢复行为是受损养殖户综合权衡预期风险与收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出的决策,包括生产恢复时间(开始恢复生产距离疫情发生的时间)、生产恢复速度(恢复到当前养殖规模所经历的时间)以及产能恢复比例(当前养殖规模占疫情发生前养殖规模的比例),因此,采用恢复时间、恢复速度和恢复比例表征生猪养殖户的疫后生产恢复行为。

1.养殖户风险感知与疫后生产恢复 风险感知即个体对预期风险的主观态度和直觉判断[20],前景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决策主要来自对预期风险和收益的预判,因而养殖户风险感知是其疫后生产恢复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养殖风险预期。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会导致大量存栏生猪病死,且传染性极强,容易造成严重损失,从而引起养殖户恐慌情绪以及周边猪场的风险氛围,在预期养殖风险较大时,养殖户会选择持续观望,只有在预期养殖风险较小的情况下,养殖户才会作出恢复生产的决策。第二,市场风险预期。市场价格波动是影响农户生产经营收入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在当前环保和疫情带来的双重约束下,生猪生产布局和市场价格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养殖户会保持谨慎复养的态度,只有在预期市场行情较好、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恢复生产。第三,上次疫情受损程度。疫情冲击给养殖场带来的损失程度越严重,养殖户对疫情的风险感知越强,在疫后恢复生产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可能考虑缩小养殖规模甚至干脆放弃生猪养殖。第四,当前养殖成本。疫情冲击使得仔猪和能繁母猪的市场价格上升,饲料价格和生物防疫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居高不下的养殖成本导致养殖户对疫情风险的感知水平提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生猪复产意愿。据此,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说:

H1:养殖户风险感知负向影响疫后生产恢复。

2.养殖禀赋与疫后生产恢复 养殖户资源禀赋会影响其疫情损失承担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进而影响其疫后生产恢复行为。第一,配套农田。养殖场配套农田不仅能够给其带来额外的种植收益,作为支持生产恢复的流动资金,还能够用作消纳养殖产生的粪污,降低生猪养殖的环保成本,成为养殖户收入来源多样化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保障。第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合理配置,多样化养殖户家庭收入结构,增强其对于疫情损失的承担能力,提升农户面临灾害时的恢复能力。第三,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的养殖户,其风险抵御能力以及疫情损失承担能力越强,疫后支持生产恢复的资金就越多,疫后恢复能力也就越强。第四,组织模式。样本养殖户的组织模式可分为5 类:家庭养殖、规模养殖企业、横向一体化、订单养殖和纵向一体化。其中,家庭养殖指养殖场主要劳动力为家庭劳动力,生产资料和销售渠道以完全市场交易为主;规模养殖企业指养殖户成立生猪养殖公司,养殖场劳动力主要是长期雇工,但生产资料和销售渠道仍以完全市场交易为主;横向一体化指养殖户集体加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资料和出栏生猪由合作社进行统购统销,并提供各类服务;订单养殖指养殖户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短期合同进行销售,达成松散型合作,生猪出栏后由企业按合同收购规定数量和质量的部分,剩下的则由养殖户自行进行市场交易;纵向一体化指龙头企业组建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并与当地养殖户签订长期雇佣合同,达成紧密型合作,公司全流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生猪出栏后全部由公司统一收购。显然,对于生猪养殖户而言,五类产业组织模式的渠道稳定性、经营可持续性和风险抵御能力逐次提高[21],因而其疫后恢复生产的可能性也逐次增加。据此,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说:

H2:养殖禀赋正向影响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

3.外部支持与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 非洲猪瘟疫情给养殖户家庭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在养殖户存在资金和技术约束的情况下,养殖场的生产恢复将非常困难,适当的外部支持也会影响其生产恢复行为,因而养殖户生产恢复不仅是依靠自身能力的恢复,还是外力共同作用的恢复[22]。第一,政府补助。为扶持在疫情中遭受损失的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政府出台病死猪扑杀补偿、生猪保险费用补贴等补偿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养殖户的疫情损失,同时,政府也会实施相应的生产激励政策以促进受损养殖场尽快恢复生产,养殖户所能实际获取到的政策扶持越多,疫后的生产恢复积极性越高。第二,金融机构贷款。在养殖场疫后恢复过程中,部分养殖户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低息贷款,或者以较低费用获取生猪保险,以缓解养殖场在生产恢复过程中的资金约束,有利于快速恢复生产。第三,供应商融资。在调研中发现,产业链上实力和资金比较雄厚的供应商在疫情防控、种猪供应、市场行情等方面给予合作养殖户多方位指导,部分供应商甚至能够为资金周转困难的养殖户提供融资和生产资料赊购服务,可以在技术或资金上降低养殖户的生产恢复难度。第四,亲友帮助。研究表明,当正规金融存在约束和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时,亲戚朋友是农户应对风险冲击的主要求助对象[23],调研同样发现,大部分养殖户生产恢复的资金来源和信息获取渠道来源于亲戚朋友,因此,亲友帮助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养殖户在疫后恢复生产。据此,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说:

H3:外部支持正向影响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

4.养殖禀赋、外部支持与养殖户风险感知 养殖禀赋和外部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行为,还可以通过影响养殖户风险感知来间接影响其恢复生产。既有文献表明,农户风险感知水平受自身承受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24]。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生猪养殖户风险感知水平主要由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其中,自身因素即养殖户拥有的资源禀赋,包括养殖户家庭及其养殖场经营特征,而外部支持因素则主要来自政府、金融机构、供应商和亲友的帮扶。根据上文分析,养殖自身拥有的资源禀赋丰富程度以及来自政府、金融机构等外部主体的支持力度,可以提高养殖户对于疫情风险的抵御能力和损失承受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殖户对疫情风险的感知水平。据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4:养殖禀赋负向影响养殖户风险感知;

H5:外部支持负向影响养殖户风险感知。

5.养殖禀赋与外部支持 一方面,养殖户自身的资源禀赋受到来自政府、金融机构、供应商和亲友等外部主体的影响,研究表明,政策扶持能够帮助农户获取更为丰富的养殖资源[25],来自正规金融的支持也能够帮助养殖户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养殖禀赋丰富度,而来自产业链供应商的技术指导以及生产资料赊购等服务则能够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显著改善农户养殖经营绩效[26],丰富的亲友人脉关系能够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约束等问题,同样也能够明显改善农户的养殖经营绩效[27]。另一方面,养殖户可获取的外部主体支持也受到自身拥有资源禀赋的制约,通过调研发现,在政策扶持方面,虽然样本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的扶持政策,但对于大多数硬件设施未达标的养殖场来说,存在较高的政策补贴获取门槛;在正规金融支持方面,虽然样本养殖户在恢复生产过程中有着较为旺盛的贷款以及保险购买需求,但未达到金融机构融资条件的部分散养户仍然存在较强的正规金融约束。据此,提出第六个研究假说:

H6:养殖禀赋与外部支持相互影响,且均为正向影响。

(二)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内因(疫情风险感知)和外因(养殖禀赋与外部支持)两个层面,构建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生猪养殖户生产恢复的理论模型(图1)。其中,养殖禀赋和外部支持为外生潜变量,养殖户风险感知和生产恢复为内生潜变量,均不能被直接度量,需要通过观测变量进行反映,因而养殖户生产恢复理论模型可以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来验证,它描述的是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图1 生猪养殖户生产恢复理论模型

在图1 所示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试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路径参数进行估计,模型具体形式如下:式(1)~式(3)中,η 为内生潜变量,γ 为外生潜变量,В 和Г 为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表示外生潜变量与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Λx和Λy为因子载荷矩阵,表示观测变量与相应的潜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ɛ 和δ 分别代表观测变量X 和Y 的测量误差,ζ 为结构方程的残差项。式(1)为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影响方程,式(2)表示内生潜变量的测量方程,式(3)表示外生潜变量的测量方程。

三、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20 年8 月份对江苏省生猪养殖户进行的实地调研。选择江苏省进行调研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江苏省历来是我国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的大省,生猪养殖户大都具备一定规模,且分布较为集中在苏北地区;其次,江苏省是我国较早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省份,也是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冲击较大的省份之一,全省养殖户育肥猪出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生猪养殖户损失巨大;此外,经过政府大力扶持和生猪产业布局调整,2020 年上半年以来,江苏省生猪产能有了一定恢复,养殖户的养殖信心正逐步重建。当前江苏省生猪稳产保供仍然迫在眉睫,因此选择该地区研究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具有代表性。

此次调研基于江苏省各区域生猪养殖规模实际分布进行分层抽样,共抽取全省范围内10 个地市22个县(区)的400名养殖户(场),由调查员采用结构式问卷与养殖户逐一访谈记录,经过整理统计,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60份,问卷有效率达90%。从样本地区养殖户的基本特征来看,样本户养殖经验较为丰富,且均具备一定规模,但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且养殖形式单一,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从样本户的产业组织模式分类来看,家庭养殖模式和规模养殖企业比例较大,加入合作社养殖的横向一体化以及被企业雇佣养殖的纵向一体化形式比例较小,可见样本养殖户以家庭养殖和公司养殖为主,生产决策的独立性较强。此外,样本中61.67%的养殖场发生过非洲猪瘟或疑似疫情,但17.5%仍未参加过有关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培训,从样本户的近期养殖计划来看,48.33%的养殖户愿意扩大养殖规模,12.22%的养殖户准备恢复至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前的规模,35.84%的养殖户选择维持现状,而仅有3.61%的养殖户考虑缩减养殖规模。虽然大多数养殖场遭受过非洲猪瘟或疑似疫情的冲击,但目前恢复生产并继续养殖的意愿较为普遍,说明现阶段在市场利润与政策扶持的双重驱动下,样本地区的生猪生产恢复形势向好。

(二)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采用Likert 5级量表对问卷中各个项目进行设计,对于个别连续型变量按照比例划分为5个等级,转换成Likert 5级量表进行度量。此外,由于样本中并非所有养殖户都遭受过非洲猪瘟或疑似疫情的冲击,而本文研究对象为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行为,因而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剔除未发生过非洲猪瘟或疑似疫情的样本,最终得到222户暴发过非洲猪瘟或疑似疫情的样本户,各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四、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拟合评价

1.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AMOS24.0软件对调研数据与设定的结构方程模型之间进行拟合。首先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每个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并由此得出每个维度的组合信度值与平均方差抽取量,作为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依据。表2检验结果显示,各个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在统计意义上显著,且介于[0.451,0.787],基本符合[0.5,0.95]的临界范围,即量表观测变量的基本适配指标理想;各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值均介于[0.639,0.737],均大于评价标准值0.60,且平方差抽取量均大于评价标准值0.30[28],即量表潜变量的适配指标均符合要求。

2.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评价的相关理论,将模型整体适配度评估指标划分为绝对适配度指数、增值适配度指数和简约适配度指数,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三类适配度指数值基本达到模型的可接受标准,表明假设模型与实际样本数据适配程度良好。综上所述,样本数据对设定的问卷量表和结构方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

表2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表3 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结果

(二)研究假说检验

整理得到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估计结果如表4 所示。养殖户风险感知对生产恢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72,说明生猪养殖户对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的风险感知越强烈,其在疫后生产恢复意愿或可能性越低,即H1得到验证。养殖禀赋对生产恢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0,说明养殖禀赋丰富度越高的养殖户,其在疫后生产恢复的意愿或能力越强,即H2得到验证。外部支持对生产恢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19,说明养殖户得到外部主体支持的力度越大,其生产恢复的程度越高,即H3得到验证。养殖禀赋对养殖户风险感知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1.413,说明养殖禀赋丰富度越高的养殖户,对疫情风险的抵御能力和损失承受度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对风险的感知,即H4得到验证。值得注意的是,外部支持对养殖户风险感知的影响路径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H5在这里并未得到验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府和金融机构等主要外部主体的支持措施有着较为严格的获取门槛,且措施审批和签约程序较为繁琐,造成养殖户对于这些外部支持措施的实际获取率并不高;二是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基层养殖户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沟通明显不足,导致养殖户对于大部分支持政策的认知程度较低,部分养殖户甚至认为一些已经惠及的支持措施并不存在或是未享受到,因此外部支持对养殖户风险感知的降低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最后,养殖禀赋与外部支持相互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75,说明养殖户资源禀赋越丰富,越有利于其对外部支持的获取,相应地,外部主体的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养殖户资源禀赋丰富度的提高,即H6得到验证。

表4 研究假说检验结果

(三)变量间影响效应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反映了各潜变量之间的影响系数以及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反映程度(图2)。在构成养殖户生产恢复的3 个维度中,恢复比例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大(0.681),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分别为0.597 和0.546,即恢复比例对养殖户生产恢复的反映程度最高,因而提高产能恢复比例是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的关键。

在影响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的潜变量中,养殖禀赋的总效应最大(0.733),其中对生产恢复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490,大于通过风险感知对生产恢复的间接影响效应(0.243),即养殖禀赋对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的影响程度最大,且主要是通过直接途径进行影响。在养殖禀赋的观测变量中,劳动资源和收入水平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大(0.787 和0.632),其次是组织模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0.590),而配套农田面积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小(0.548),即劳动资源和收入水平最能反映养殖户养殖禀赋丰富程度。此外,养殖场组织模式也是反映养殖禀赋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无论是订单养殖或是纵向一体化形式,“龙头企业+养殖户”组织模式最有利于当前生猪产能恢复。

外部支持对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419,次于养殖禀赋对生产恢复的直接影响效应,然而外部支持通过降低养殖户风险感知对生产恢复的间接影响效应并未得到有效体现。在外部支持的观测变量中,金融机构和亲友帮助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大(0.698和0.670),其次为供应商融资的标准化因子载荷(0.597),而政府补助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小(0.508),这意味着在疫后生产恢复过程中,养殖户迫切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亲友和供应商这三类外部主体,而政府补助发挥的支持力度和效果较为局限,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原因是当前促进养殖户生产恢复的政策补贴门槛过高、惠及范围过小及审批速度过慢等。

风险感知对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的影响效应为-0.172,养殖禀赋负向影响养殖户风险感知(-1.413),而外部支持对养殖户风险感知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说明养殖户对疫情风险的感知水平更容易受其养殖禀赋的影响。在养殖户风险感知的观测变量中,养殖风险预期和上次疫情受损程度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大(0.642 和0.646),其次是养殖成本的标准化因子载荷(0.489),而市场风险预期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小(0.451),即养殖户对当前疫情风险感知主要来自于养殖风险和对上次疫情受损程度的判断,而对市场风险的感知程度较小,可能的原因是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有效控制之前,生猪养殖风险和养殖成本仍会持续居高不下,这也是影响养殖户风险感知和生产恢复的重要因素,但疫情带来生猪产能下降造成市场供给紧张,在稳产保供的大背景下,较好的市场行情使得养殖户的出栏生猪有着广阔的市场销售渠道,并且能够维持可观的养殖利润空间,换而言之,现阶段养殖户面临生猪“难养易卖”的局面。

图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市场行情利好与政府稳产保供政策扶持的双重驱动下,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形势基本向好,但养殖户生产恢复意愿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调研数据,构建生猪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的理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行为,养殖禀赋和外部支持正向影响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行为,且养殖户资源禀赋丰富度和外部支持力度之间相互促进。第二,养殖禀赋对生猪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行为的直接促进效应最大,外部支持次之,且养殖禀赋还通过降低养殖户风险感知对生产恢复产生间接促进效应,但以直接促进作用为主,而外部支持对养殖户生产恢复只有直接促进效应得到体现。第三,养殖户对疫情风险感知主要来自于养殖风险和对上次疫情受损程度的判断,在构成养殖户生产恢复的3 个维度中,恢复比例是最重要的反映指标,在养殖禀赋中,劳动资源和收入水平最能反映养殖户资源禀赋丰富度,也是促进其生产恢复的重要因素,在外部支持主体中,金融机构、亲友和供应商对养殖户生产恢复的帮助程度比较大,而政府补助发挥的支持力度和效果则较为局限。因此,提高产能恢复比例是养殖户疫后生产恢复的关键,这需要提高养殖户资源禀赋丰富程度,进一步发挥外部主体的多元化支持作用,降低养殖户对当前疫情风险的感知水平,加强养殖户疫情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对于疫情损失的承担能力。

本文的研究结论带来几点政策含义与启示:第一,丰富养殖资源禀赋,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政府应当鼓励生猪养殖户调整养殖禀赋结构,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养殖资源丰富养殖种类,如土杂猪和外三元混养,甚至饲养家禽等,通过劳动资源配置多样化和养殖收入来源多元化来分散单一化养殖的风险,降低某种突发疫情带来的损失,增强养殖户风险抵御能力。第二,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控,降低养殖风险。政府应重点支持中小规模猪场改造和升级生物安全防控设施,同时完善生猪疫病监测防御体系,拓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监测渠道,提升检测分析能力和防疫装备手段。第三,发展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发挥作用。政府应鼓励当地畜牧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疫后恢复生产工作,引导畜牧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主体优势,对产业链上的合作养殖户开展饲料营养配方、饲养管理、疫情防控等各类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对疫后生产恢复有困难的养殖户提供生产资料赊购和融资服务等。第四,完善财政金融激励政策,重建养殖户生产恢复信心。各级政府应逐步提高疫情损失补偿和生产恢复补助资金额度,扩大补贴范围,降低获取门槛,同时应鼓励地方金融机构优先受损养殖户生产性贷款的审批,帮助其快速获得充足的正规金融支持,通过财政和金融双管齐下,帮助受损养殖户重建信心,促进生产恢复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疫后禀赋猪瘟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全球抗疫与疫后重建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对垒疫后衰退
目前形势下如何提振中国经济
“疫后”谁能重生?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