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诱导护理对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1-05-23 13:47周琰
甘肃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门诊依从性

周琰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 长沙10000

伴随我国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不断改变,口腔疾病患儿数量不断增多[1]。而患儿就诊的显著特征表现为抗拒治疗、合作性差、敏感易变,导致口腔门诊患儿接诊治疗完成率较低。以往医护人员与家长通常强迫患儿进行口腔操作,虽然能够完成患儿的就诊,但很容易导致患儿对治疗产生心理阴影,且强迫方式较容易发生误伤风险,对患儿不利[2]。知信行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改变护理模式,而诱导护理现阶段在口腔门诊患儿中得到一定应用,但知信行诱导护理应用于学龄前口腔门诊的研究较少[3]。故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旨在探究知信行诱导护理对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10例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3~6岁,平均(4.5±0.3)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4~5岁,平均(4.5±0.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引导患儿完成诊治过程。观察组实施知信行诱导护理。(1)知识维度诱导护理:①利用童趣化语言为患儿讲解治疗用具,如将治疗过程中所用到的镊子比喻成为在捉迷藏游戏中帮助患儿找到虫牙宝宝的小帮手。同时为患儿播放“精灵爱牙讲堂”等动画片或幼儿节目,吸引患儿注意力,提高患儿对牙齿治疗的认知。②通过故事宣教的方式为患儿讲解就医过程,如将小动物设置为就医故事中的主角,树立类似于绵羊医生形象的慈爱动物医生,将口腔疾病知识融入绵羊医生医治小动物的故事中,实现为患儿进行疾病宣教的目的。还可以为患儿准备“小猪佩奇看牙医”等与牙齿健康相关的绘本故事,提高患儿对牙齿健康的认知。③利用多彩的牙齿模具融入相关的

剧情为患儿演示情景,制造出直观、生动、愉快、轻松的氛围。④通过欲了解法在患儿治疗前带领其参观诊疗环境,引导患儿观看精心制作的患儿口腔诊疗配合视频,并为患儿进行讲解,同时允许患儿触摸诊疗器械,积极回答患儿问题。(2)信念维度诱导护理:与患儿家长协同对患儿施以正向信念渗透,使患儿明确口腔诊治对患儿的益处。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调询问患儿问题促进与患儿的趋同性以及一致性,提高患儿对护理指示的依从性。鼓励患儿合理应对诊治中的不适,如患儿在诊治中遇到不适可以通过约定的眨眼、举手等方式告知工作人员,保护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导权。(3)行为维度诱导护理:通过设计模拟游戏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敏锐捕捉患儿对诊疗所表现出的积极配合意识,及时肯定患儿对诊疗所表现出的积极配合行为,利用“加十分”“百分百宝宝”小苹果贴画挂嘴角、小红花贴额头等方式鼓励患儿积极配合。

1.3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儿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评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2○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评分由本科自行编制评价问卷形式进行评分,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证明患儿对疾病治疗的认可、认知水平越高。3○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定依据为Frankl依从量表[4],积极配合计4分,医护人员劝慰下配合计3分,不配合、不情愿计2分,强烈拒绝、表现痛苦计1分,分值越高证明患儿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评分对比观察组患儿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组间患儿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评分对比(分,±s)

2.2 两组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4.29±0.87)分;对照组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2.65±1.09)分,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0,P<0.05)。

3 讨论

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常表现出诊疗不配合行为,是现阶段口腔门诊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要护理难题之一。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普遍对诊疗室环境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导致患儿在诊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重点对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5]。

因学龄前患儿已具备一定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故本研究考虑为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进行知信行诱导护理,帮助口腔门诊患儿建立正向信念与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6]。本研究观察组实施知信行诱导护理,从知识、信念、行为三种维度上为学龄前门诊患儿进行诱导护理,通过患儿感兴趣的故事法、情景法、演示法、激励法等方法提高患儿对口腔知识的认知;通过对患儿施以正向信念渗透,保障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导权等方式提高患儿治疗信念;通过给予患儿积极配合行为与积极配合意识后的鼓励与奖励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表明,对照组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评分相较于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对学龄前口腔门诊患儿实施知信行诱导护理能够提升患儿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水平,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缓解患儿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门诊依从性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门诊支付之变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