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05-24 05:41田飞鹏王英高长奎费可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桡骨腕关节屈曲

田飞鹏,王英,高长奎,费可欣

(大庆龙南医院骨外科,黑龙江大庆 163453)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中比较常见的类型,约占骨折总数的1/10。 目前,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临床上患者远端骨折多发生于距离桡骨下端关节面3 cm 以内,且伴有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损坏,为解剖薄弱处。当前,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受患者年龄、骨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人体腕关节的活动频率高、功能恢复要求高,对患者实施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十分关键[1-2]。 基于此,该研究以 2017 年 1 月—2020 年 10 月该院收治的 66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6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 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3 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 15 例,年龄为 20~64 岁,平均年龄为(55.15±2.17)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 19 例,女性患者 14例,年龄为 18~65 岁,平均年龄为(52.77±1.99)岁。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桡骨远端骨折标准,且患者同意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桡骨远端骨折资料及相关病史资料;(3)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等器官器质性病变者;(2)有手术禁忌证患者;(3) 合并严重精神类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者;(4)不同意此次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干预,即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自行进行功能锻炼。

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体方法为:(1)术后3 d 内干预: 可在手术当天对患者进行冰敷,达到止血消肿的目的。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提高软枕并高出心脏20°左右,使用三角巾将患者前臂屈肘呈直角悬挂于胸前, 减少患者肿胀感,使患者手部与腕部回流顺畅。(2)术后1 周内干预:使用静脉泵促进患者静脉回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主动活动,3 次/d,使患者手部血流顺畅,加快患者手术愈合。 (3)术后2 周内干预:根据患者的情况,让患者尝试腕关节屈伸活动,逐渐增加锻炼的难度。(4)术后4 周内干预;患者自行进行腕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增加锻炼活动量与幅度,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的锻炼时间与活动量增加,进行握拳练习及腕关节桡屈和尺屈活动。 最后使用超短波治疗仪,软化患者僵硬的组织,使患者组织再生,使用中医手法,减少关节松动、骨粘连。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随访3 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1)腕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治疗前后的腕关节功能采用该院自制的评分表评定,评分≤2 为优,评分>3 分且<8 分表示为良,评分≥9 分且<20 分为可,评分在≥21 分表示为差。 优良率为优、良及可三者之和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2)患者生活质量及腕关节恢复: 采用Cooney 评分评估患者腕关节恢复情况,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腕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采用改良 Barthel 指数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记录比较腕关节背伸及屈曲活动度。(3)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与基本满意、一般人数之和与总人数的百分比[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6.97)高于对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及腕关节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ooney 评分、MBI 评分、腕关节背伸及屈曲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及腕关节恢复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及腕关节恢复比较()

组别Cooney 评分(分)MBI 评分(分)背伸活动度(°)屈曲活动度(°)对照组(n=33)研究组(n=33)t 值P 值84.75±2.90 95.80±3.26 14.548 0.000 57.35±4.98 64.50±5.68 5.437 0.000 63.95±5.75 71.36±6.85 4.760 0.000 68.75±7.32 76.30±8.15 3.959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后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全身骨折的5%以上。 目前临床上认为桡骨远端骨折与外伤有关,好发于工人、运动量较多的学生及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 根据病因可将患者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及巴尔通骨折[4]。由于患者骨折类型不同,相应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其中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骨折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临床上,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若手术后干预处理不当, 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虽然使用掌侧入路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在术后仍要对患者重要血管、神经进行保护[5]。 一般患者手术预后较好,则功能恢复较好。 若患者损伤较重且手术预后不佳,则会引起骨骺早期闭合,随着病情发展,数年后可出现尺骨长、桡骨短等畸形症状,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 可见,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十分必要。罗应滨等[6]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6.97%)高于对照组(75.76%),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干预后Cooney 评分、MBI 评分、腕关节背伸及屈曲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这与刘铁英[7]与颜世显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桡骨腕关节屈曲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蜻蜓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