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城市客厅”
——亳州市体育馆建筑设计

2021-05-28 09:06袁野
建筑技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亳州市网架桁架

袁野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亳州城建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安徽省亳州市

建筑设计: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袁野

设计团队:袁野、秦旭、李朝晖、王铁英、张健、李振兴、章华利

总建筑面积:48 560m2

设计时间:2013.10—2014.12

建成时间:2018.10

摄影:袁野、沈付芝

1 定位与规划

亳州市体育馆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占地约82 000m2,总建筑面积约48 650m2,地上3层,地下1层。场馆定位为乙级中型馆,固定座席4 371个,临时坐席1 652个。体育馆建成后能承办国内及地区大中型赛事,并满足亳州市全民健身活动需求。

规划上,建筑尽最大可能退让东侧及南侧的城市主干路,在两条城市道路和建筑主体之间留出开阔的城市公共空间,用以容纳人员疏散、地面停车及绿化景观等功能。广场空间既是表达建筑地标形象的理想背景,也有利于形成较具仪式性的场所,能够容纳近万人的城市群体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体育馆及其周围环境成为百姓日常运动的场所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舞台,为该城市区域带来活力。

2 功能布局与空间创新

当代体育设施在使用功能上的多样化需求为体育馆的功能空间组织提出挑战——既要满足常规竞技体育比赛和训练的需要,更要兼顾全民健身的民生需求和体育馆的商业运营。这就要求体育馆必须在功能空间组织上更为灵活,空间利用率更高且价值最大化。建筑师结合总体规划布局,将体育馆主体功能分为东西两个既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空间体量:东侧部分为体育比赛馆,观众主入口设置于同方向;西侧部分为相对独立的训练馆和全民健身馆,西侧入口在举行正式比赛时为运动员和贵宾入口,非赛时则是群众健身的入口。南北两侧分别为体育馆的次入口、媒体与办公人员的入口。东西两大功能空间有机结合,兼顾了赛时和非赛时的不同需求,满足了后期运营对功能空间的灵活、可变性要求;比赛场地设置了大量临时看台,非赛时将临时看台收起,则可作为大型群众健身场所,亦可满足举行各种大型演出、会议、展览展示等社会和商业活动的需要。建筑通过一体化设计,以完整、纯粹的体量实现了公共建筑的标志性。

出于对简洁和公共性的追求,亳州体育馆摒弃了传统体育馆通过室外大台阶和二层平台进入的常规做法,而是在主体功能体量和室外广场之间设计了一圈半室外公共空间,作为人流集散和缓冲的空间。其中,东、北、南侧的公共空间位于首层公共大厅,西侧为地下庭院。垂直交通纳入公共大厅之内,通过宽大的直跑楼梯将人流引入二层的公共休息厅。三面连续的公共大厅形成一个L形3层通高的共享空间,气势恢宏,是观众休息、赛事信息传达、举行新闻发布会以及其他城市公共活动的场所。大厅顶部通过透明玻璃屋顶采光,屋顶的钢网架结构、侧面的倾斜三维桁架和镂空金属表皮在阳光下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钢结构立体桁架在落地部位收缩成连续的三角形柱廊,人可以在建筑内外自由穿行。这时大门变成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其功能意义已不复存在。城市广场自然延续到体育馆内部,模糊了建筑与城市的边界,室内外空间也融为一体,在空间上实现了公共建筑的公共性特征,营造出对所有人全天候开放的“城市客厅”。

1 总平面图

2 鸟瞰

3 比赛场室内

4 首层平面图

5 二层平面图

6 次入口处的共享空间

7 主入口处的共享空间

8 共享空间转角

9 体育馆南立面

10 造型力量感表达

11 体育馆浅水池倒影

12 幕墙光影

13 剖面图

14 钢结构体系图示

15 幕墙细部

16 生活的舞台

3 结构力量与文化表达

亳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曾诞生华佗、曹操等著名人物,并孕育了两汉三国及魏晋时代的灿烂文化。亳州文化自古尚武,推崇风骨与力量,厚朴雄浑的“汉风”不仅是城市整体风貌的要求,也是建筑师立足地域文化的创作自觉。建筑师从汉代建筑和器物的形体中抽象提取了倒梯形作为体育馆的基本几何形体,以沿着建筑周围的方形水池作为烘托建筑形体的水平“基座”,强调了建筑的纯粹性和力量感。同时,通过浅水池的倒影,柔化建筑的“刚性”特征,丰富了景观的层次。

体育馆屋顶采用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四周幕墙为三角形截面桁架结构。屋顶网架及幕墙结构平面投影为矩形,东西方向长约159.2m,南北方向宽约133.0m。屋顶上弦中心线标高为22.0m,幕墙结构最高点标高为23.9m。比赛馆区域网架厚度3.5m,网架东西向最大跨度63m;健身馆区域网架厚度为3m,西侧最大悬挑为20.5m。幕墙桁架结构厚度约2m,与地平面成69°角外倾放置。整个屋顶网架及幕墙桁架结构杆件采用空心圆管,网架节点为焊接球节点,幕墙桁架节点为相贯节点。屋顶网架结构通过固定和单向滑动球铰支座支撑在混凝土筒和柱子上,幕墙桁架上端通过水平连杆与网架上弦杆连接,下端为固定铰支座。

三角形桁架不仅在立面向两侧倾斜,在“城市客厅”的空间剖面上也向外倾斜,形成倒梯形的空间,建筑形体和空间虚实相生,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感。建筑表皮的折面形式源自汉代武士铠甲的肩部样式,以连续的三角形立体空间桁架建构起铠甲折面的结构体,银色穿孔铝板附于结构骨架之上,体现出铠甲的金属质感。由于建筑形体是下收上放的倒梯形,表皮的连续折面随着立面的横向延展逐渐倾斜,形成动态的效果,并在主次入口的位置自然拉开,犹如缓缓打开的舞台幕布。

渐次连续的倾斜姿态在建筑内外制造了蓄势待发的空间,引发了人们对起跑运动姿势的联想。这种东方式的力量表达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对力量的直接炫耀与张扬,而是以一种更含蓄的方式呈现出来,却令人感受到一种更强大的内在力量。

4 被动式生态策略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 184h,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mm。

基于以上气候特征,在半室外公共空间的营造上,建筑的表皮起到调节微气候的关键作用——春夏季需要遮阳、避雨以及凉爽的对流风,冬季需要阳光的照射。外表皮材料为穿孔铝板,附着于结构骨架之上,表皮经过建筑师反复推敲和现场试验,最后定为孔径4cm、孔边距6cm。最终建成效果仿若半透明的立面,也不失标志性建筑应有的重量感。镂空的外表皮一方面起到有效遮阳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将室外空气通过孔洞进行“过滤”。浅水池也是雨水回收的蓄水池,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降低建筑物周围的温度,并将湿润凉爽的新鲜空气徐徐送入开放的公共大厅,通过调节微气候,保证公共空间的舒适性。

屋顶水平桁架安装透明的玻璃天窗。夏季,阳光从天窗直射进来,受到开放空间和对流风的影响,不会产生过度的热辐射效应;冬季,较低的日照高度角将东侧与南侧的阳光通过三角形柱廊直射进大厅内部,光影变幻如同万花筒。公共大厅将亳州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这里是阳光的舞台、风的舞台、雨的舞台,更是亳州市民日常生活的绝妙舞台。

5 结语

大中型体育场馆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因其建筑体量相对较大、功能与流线相对复杂、具有人群大量集聚和疏散的特征,同时常常承载所在城市文化地标的使命。这使得体育馆的建设往往成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公共事件,建筑的公共性也就成为评价体育馆对城市所做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

亳州市体育馆通过简洁的设计语言和整体性的设计策略,将功能、结构、空间、表皮及自然生态理念融合在一起,贡献了一座具有城市地标意义的公共建筑。建筑师对城市传统文化符号的高度提炼与抽象转化,对当代体育精神以及东方力量的独特理解与创造性诠释,使得建筑具有了超越物理空间形态和功能的特殊文化价值。

更重要的是,建筑师以城市设计的开阔视角审视公共建筑的社会性,着力于建筑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营造和公共文化的可读性表达,挖掘体育建筑本应具有的公共性特质——任何人在任何时段都可使用的“城市客厅”。通过亳州市体育馆的设计,建筑师努力打破、丰富和拓展建筑的物质边界与社会边界,让人、自然、建筑、城市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为城市人居环境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亳州市网架桁架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巨柱与转换桁架结构施工技术
浅谈BIM技术应用于球型网架空间坐标的智能检测
桥梁桁架整体浮移拆除施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JG/T8—2016钢桁架构件
新形势下加强亳州市“变型拖拉机”管理的对策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