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分析

2021-05-28 13:37
现代交际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验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

(厦门工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为顺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号召,把学习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厦门工学院教学团队将翻转课堂应用到财务管理教学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财务管理课堂。

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国内学者已经做了一些研究。徐俊武、张伟(2020)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构建了一个教学效果评估模型,发现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提高了6.5个百分点[1]。陈芳芸(2019)提出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效果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即学生的学习效果(成绩)和学生学习过程体验(满意度)[2]。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从《财务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实施出发,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同一位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及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厦门工学院 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103名学生和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107名学生。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2019级学生,对照组为2018级学生。研究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均为同一位教师授课,教学课时、内容相同。实验组研究对象中有男生33名、女生70名;对照组研究对象中有男生34名、女生73名。

(二)研究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课题组于2020年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了为期2年的追踪调查。该课程在2019—2020学年采用传统授课方式,2020—2021学年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实施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实施的是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利用PPT结合板书呈现课程内容,课后布置作业,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翻转课堂包括课前教师上传教学资料、视频等到“学习通”平台,学生预习完成课前测验,课中讲授、讨论、答疑,课后交流、答疑、总结三个环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性,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三)对比指标

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成绩分析

从两个学年的期末卷面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卷面成绩是否有影响。

2.学生满意度分析

从学生对学习兴趣、学习课堂参与性、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评分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分析

(一)成绩分析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总评成绩组成比例不同,不能比较,所以这里比较的是期末卷面成绩。经统计处理,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实验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对比[x±s,分]

进一步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法学生成绩各分数段的占比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成绩主要的分布区域为60—69;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成绩的主要分布区域为80—89,明显看出60—69、80—89、90—100这些分数段人数占比翻转课堂较传统教学有显著提高,尤其是良好率(80—89)较传统教学提高了9.57%,优秀率(90—100)较传统教学提高了6.98%;而60—69分数段人数翻转课堂教学比传统教学下降了16.21%。这些数据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明显。

表2 不同教学方式各分数段人数占比表

图1 不同教学方式各分数段人数占比柱状图

(二)学生评价分析

财务管理快结课时,笔者利用问卷星发放了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翻转课堂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为实验组学生,共发放103份问卷,回收97份问卷,有效问卷97份。具体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翻转课堂学习,有68.04%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74.22%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上学生为主体的气氛很活跃或较活跃;67.0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兴趣有提高或很大提高;61.86%的学生翻转课堂学习效率更高;78.36%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71.14%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89.80%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前的学习,更有信心、更有意愿参与课堂活动;59.14%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翻转课堂学习。

表3 翻转课堂调查结果

整体而言,对于本次翻转课堂实践,学生满意度较高。

三、实施效果总结

(一)成功之处

从前面实施的效果来看,翻转课堂成功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效率更高

翻转课堂可以让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课前教师将学习视频、PPT课件、课前测验、企业案例、参考文献等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预习及复习,针对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深入学习,有效地解决了资源缺少的问题,学习效率更高。

2.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课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结合课前测验讲解、重点难点讲授、现场答疑、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由于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大部分学生更有信心、更有意愿参与课堂活动(见图1)。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更愿意好好准备、在课上充分展示自己,这有利于获取知识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业和就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及时沟通,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00后”,他们对新事物接受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强,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有足够的新颖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学习通”教师可以对学生任务点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未完成的学生私信沟通了解,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加强,师生交流更多,更方便,提供的帮助更多,关系更加融洽。这种内在驱动+外在监控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3]。

(二)不足之处

1.“学习通”硬件方面

“学习通”的签到功能,本来是要提高签到效率,但是没办法保证质量。笔者在平时上课中利用“学习通”签到时发现这种签到方式有两个弊端:一是如果是位置签到,学生还没有到课堂,只要在教学楼就能完成签到;如果是手势签到,同学也会把手势通过手机传给迟到的同学,从而实现签到。二是不利于认识学生,可能上了一个学期课都不清楚班上的学生都有谁,不利于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议“学习通”签到跟当面点名结合,发布“学习通”签到完后,对于迟到的同学一个一个辨认,加以登记并提醒。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注,迟到现象就会减少。

2.小组人数过多

在企业投资管理这一章的小组汇报时,笔者发现,一节课45分钟,一个组5分钟,就得分成9组,一个教学班54人,一个小组就得6个人。虽然小组汇报时设置有组内成员互相打分,但是还是不能排除搭便车、没有进行充分思考、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的情况。建议小班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锻炼。

3.教师创新教学能力需要提升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导演”,而演员是“学生”,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要不断地汲取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经验,不断地优化升级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深化学生对于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在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实验样本偏小,实验时间偏短,且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结构有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两个学期的期末试卷难度有偏差,这些必然影响样本的实验效果和分析结论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实验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