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 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源起、内涵与进路

2021-05-31 02:48陈晓燕黄靖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价值观

陈晓燕 黄靖

摘   要: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通过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新时代大学生乐于学习生态价值观、主动践行生态价值观,强化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生态   价值观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人与自然共处过程中不断树立生态价值观,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认知与看法。步入新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生态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昔日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效益的做法将不再适应社会生态环境现状,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必须扭转社会生态价值观,践行正确的生态环保行为。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学习中要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作为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高校学习阶段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注重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创新生态价值观教育,将生态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教学、实践教学。“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对生态价值和生态价值观的文化启蒙,以期在人与自然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上形成正确的知识认识和价值取舍,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端正我们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意义”[1](91-95)。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将指导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传承与创新生态价值观理论与实践学习中,以身作则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在结束高等教育学习后、步入社会实践时,将所学生态价值观践行至各行各业,从经济、文化各领域积极倡导生态环境友好行为。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与传统文化

(一)源起与意义

生态价值观的演变是一个历史性、渐进性的过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敬畏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三个历程。原始文明文明依附自然,人类生存完全属于“靠天吃饭”;农业文明开始利用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农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两个最重大的变化是定居和人口增长,开始形成固定的人类群体与特定的局部区域的生态系统紧密而长期的关系,形成了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自然——人复合生态系统”[2]。群居生活、人口的定居形成后,群落与群落为了抢占资源不断砍伐森林、猎杀动物,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开始发生歷史性转变,破坏了生态环境,“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获得耕地砍光了森林。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3]。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不合理的开发与发展将带来的严重后果。十八世纪以来,人类步入工业文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但是社会各界一直停留在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改善挽救恶化中的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资源浪费、粮食短缺、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开始反思应该用何种方式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不仅仅是自然失衡的现象,它的背后是社会危机、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1]面对新时代发展中的社会现状、文化背景,根据新的需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生态价值观,遵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将生态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作为学术界公认的七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历史从未断绝,成为唯一一个具有延续性历史的古文明,中华文明的延续不是偶然性事件,而是因为长期注重历史总结与实践,能够在试错中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将实践总结为经验,归纳为理念,反作用于人们的认知与行动。从这一角度分析,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提供思路借鉴,还能够引申为具体内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会发现它与生态文明观有着不谋而合之处。传统文化中生态和谐观的形成时期处于农业文明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当前新时代社会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找到生态价值观传承与发展的平衡点。中华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十分丰富,从学派角度分析,儒、道、法家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统一的。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了生态伦理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古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尊行“取之有度”的行为准则;历史经验告诫人类要保护自然,对待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内容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实践来源。从历史著作角度分析,在3000多年前,《周易》就指出“有天地然后又万物,有万物然后又男女”,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人类对待自然要像家人、朋友一样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韩非子在公元前200多年的时候根据自己对所处时代社会现象的观察总结出人口增长可能会对自然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这在2000多年后的1972年被美国学者丹尼斯·米都斯等人写进了《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的第一章开篇。在当前人口压力巨大、濒危灭绝动物日益增多、全球气温变暖、病毒变异等众多生态问题频发的情况下,应当注重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从传统道德角度分析,“勿杀生”“莫食三月鲫”,以及古代蒙古人“约孙时期”形成的保护草原的习俗等,一定程度上从道德层面约束了人对自然的不友好行为,这些都是绵延数千年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符合生态文明的意旨与遵循。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与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只有充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的长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我们应当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面对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文化通过不同渠道影响人们的生活,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稍不注意就容易引人误入歧途,“文化自信绝不是凭空喊出来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自知,来自于笃行实干,来自于开放包容”[6](41-42)。只有强化对文化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坚持文化自信,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增强对错误观点的辨识和抵御能力。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想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认知并理解古代社会历史中优秀的生态知识和实践。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态价值观要融会贯通,梳理国家历史文化中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多种多样,理论学习上可借助课堂教学,在多学科间融入生态价值观教学,注重以历史逻辑线为引导,从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学派进行分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对应历史背景下的生态价值观教学。借助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从诗词、小说中体悟古代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举措,并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反思今天的人们应该以何种姿态面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借助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俗的认识与了解,认识古代民间保护自然的方式方法,分析传统道德约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选择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部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不论是对历史文化课程的学习还是对古代经典文学的阅读,都要避免“浅尝辄止”,要深入学习、系统学习,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中得出独有的见解,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转化为实际行动,用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指导社会实践。在古代传统道德中,部分內容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不再适宜,不可“一刀切”学习,需要与现实实际情况密切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点,达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最佳效果。

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将本土与外来共同融汇于面向未来的价值共建共享中。在价值观建构中,总有一些价值思想和观念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华的价值文明与世界各国的价值文明一道,共同汇聚成面向未来的价值结晶,为全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7](136-13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对外文化交流的案例,都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重视文化交流与沟通,以包容的心面对多元文化。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既要从传统中继承优秀的生态和谐观,又要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多交流、多对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价值观,主动学习西方国家正确的、适宜我国本土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

三、传承与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

“办好思政课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8]。培育有道德、有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要特别注重氛围的营造,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多形式、多样化地培育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使学生主动投入生态价值观培育中,将所学践行于自身生活中。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观,树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生态价值观。

高校层面,根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8]。综合考虑此群体在步入高校前接受的生态价值观培育程度与模式,不可忽视中小学阶段接受的生态价值观理论与实践学习背景。2019年3月18日“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不少学者围绕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展开了思考。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是高素质、高涵养的一种表现,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

社会层面,借助学生群体在校期间接受的生态价值观培育,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积极引导社会成员逐步养成环境友好型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在社会大环境下,思考与探索新路径,通过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宣传、践行生态价值观,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以高校本科生为介质,以社区为辐射范围,从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程度的提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学生层面,积极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明白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与意义,“青年立志,需要将自身的发展需要,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融合。将自身的远大抱负与国家的强国目标和民族的复兴梦结合”[9](100-103)。在学科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中,应该规范自身生态行为,主动参与高校组织的生态价值观培育,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以古鉴今、主动思考,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杜明娥.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启蒙意蕴[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6(01).

[2]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5]本书编写组,编.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6]从春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红旗文稿,2020(11).

[7]王学俭.当代中国价值观建构应当处理好的四个关系[J].人民论坛,2019(S1).

[8]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9]李春梅,林伯海.习近平“四要”论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1).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四川省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一般项目“绵阳市中小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培育研究”(项目编号: 19ycx0130)。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价值观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