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公立小学家校互动活动比较研究

2021-05-31 18:32王学振吕新博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家庭学校

王学振 吕新博

摘   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家校互动活动是联结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桥梁。中美小学家校互动活动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小学的典型家校互动活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提出促进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家庭   学校   家校互动

中外学者很早就意识到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提倡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提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和学校是对学生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系统。这两个微观系统间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可以为学生带来最优化的发展,即家校互动在个体接受教育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个体的终生发展。

不同的国家在初级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和家校互动模式。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和典型移民国家,在确保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做法。研究中美小学的家校互动活动,比较差异并发现导致差异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一、研究现状

家校互动是家庭与学校双方围绕学生教育进行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有两个特点:(1)双方展开沟通、交流与合作,并非由某一方主导,双方必须相互理解和支持。(2)必须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近年来,国外对家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家长教师协会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Bulala & Manduwa,2019)、家校双方对互动活动的感知(Lau & Ng M L,2019)等。国内研究包括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边玉芳,周欣然,2019)、中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互动关系问题研究(赵玮,2018)、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家校互动与实践(贾茜,2018)等。已有研究探讨家校交流差异时,考虑的因素较为片面;选取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足。本文从中美小学共有的典型家校互动活动出发,比较异同,尝试为家校互动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二、中美公立小学家校互动活动内容及比较

(一)研究对象

选取中美东部两所市级公立小学为被试,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考察与参与、咨询等方式获取研究资料。其中国内学校为山东省某市的公立小学,美国的为宾夕法尼亚州某市的一所公立小学。国内被试小学有5个年级,76个班,学生约3300人,教师约360人。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体育、信息、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等。美国被试学校(K-8)小学部也有5个年级,10个班,学生约500人,教师约为30人。基本课程有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世界语言等。此外,该学校还开设拓展课程,如儿童计划教育、天赋与潜能教育、积极行为培养、社交情绪学习等。

(二)案例及比较

1.家长会

中国家长会的时间大多选在学期初或学期末。班主任一般提前以微信、短信或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家长。家长届时独自参会,不带孩子。下面以山东省的受试小学为例:

家长会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集体会议和班级会议。集体会议阶段,学校领导就该校近期取得的教育成果进行展示。班级会议阶段由各班主任固定教室组织开展,主要探讨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

美国的家长大会每学年举行一次。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召开前的一两周,学校给每个家庭邮寄纸质通知单,在信中列出家长会的可选时段(一般为两天)。家长可以选择其中4个时间段,最后由老师确定好时间并反馈给家长。

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采取“一对一”的形式,与每个家庭的會面大约持续十分钟。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按时来到学校,登记并接受安检。班主任会提前准备学生近期的考试成绩单,并与家长沟通。家长可以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

由此可见,中美小学家长会的差异是交流形式不同。中国的家长会是“一对多”的交流形式,少数甚至一位老师与所有家长们之间进行交流。美国的家长会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互动性较强,家庭与学校之间可以直接交流反馈,有助于双方针对学生在某一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不过,这种交流形式的确会占用教师更多的时间。

中美家长会第二个较明显的差异是学生参与度不同。通常,中国家长会是家长独自参加。美国小学的家长会允许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无须学生参与的家长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自尊,尤其是对一些违纪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间接地把学生的问题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予以重视,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缺陷是学生不能直接得到教师的评价,而是从家长的转述中获得,可能形成自我认知的偏差。学生参与家长会真正实现儿童、家长和学校的交流互动,以学生为中心探讨成长与发展。

2.家校联欢活动

中国小学对六一儿童节十分重视,学校都会如期举行隆重而有特色的联欢活动,因此这一节日广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国内小学的儿童节联欢会大体情况为:

准备工作。学校会在6月1号之前的15天左右发布六一联欢会节目采集的通知,多以观赏性的节目为主,如舞蹈、歌曲、武术、朗诵、小品等。联欢会的主持人从学生中选拔,一般是2人至4人。各班级同学自愿报节目,由班主任初步筛选,交由学校进一步审核。因为受时间限制,最后平均每个班级准备一两个节目。

节目确定后,学校开始组织培训和排练。学校文艺教师在课余时间负责相关的专业指导。被选中的儿童大多有一定的天赋和基本功,都会积极投入。家长对此颇为关注,在家期间也会帮孩子排练。

家长凭邀请函入校。联欢会伊始,校领导会进行简短的发言,对前来参观的家长表示欢迎。表演者身着演出服,由相关老师或家长志愿者为他们化好妆容,按照节目单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中还会穿插老师们事先排练好的才艺表演。观看的学生们统一穿校服,可自带零食,但不能大声喧哗和走动。最后,老师宣布联欢会结束,学校放假半天,学生有序离校。

美国受试学生的师生联谊活动每年也在固定的时间举办,一般在晚饭后。学校会提前给家长发送信件或电子邮件,通知家长和学生联欢活动的时间、地点和费用(约15美元)。家长进入学校之前需要登记和安检。

联欢会设立了很多有趣的儿童游戏项目,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例如打沙包,将老师弹入水中。尽管傍晚的天气有些凉,但老师仍尽量配合并鼓励学生勇敢尝试。每个游戏项目都有学生志愿者参与,负责项目的同时,会按照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分发兑奖券。不同数目的奖券兑换不同等级的奖品。

除此之外,会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家长举办的特色文化展示。在这些文化活动中,学生和家长可以领略多国的文化及饮食,比如印度、伊朗和日本等。

由上可知,中国家校联欢活动中,学生可以申请节目表演,展示特长与天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多数节目属于文艺类表演,艺术氛围浓厚,凸显校园节日特色;教师的参与,拉近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师生交流。美中不足的是,仅少数同学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的最终决定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自由度比较低。另外,尽管家长受邀参与,但参与度很低。

美国小学的联欢活动较为多元化,学生的自由度高;许多项目是益智类和实践类的,可以开发儿童智力、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给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先缴纳一定的费用,通过参加各类活动赢取奖励,使其获得收获感与回报感。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有责任感;家长参与积极,尤其是组织传统文化展示,有利于学生们认识文化的多样性,进行文化交流。不过,这些活动组织起来会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三、中美公立小学家校互动活动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历史文化原因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教育史,历经公共学校初现的夏商时期、私教兴起的春秋战国、独尊儒术的汉代、创立科举的隋唐……但在近现代之前,中国社会基本处于非民主的集权制度之下,在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中,主导教育的力量只有两股:政府和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学校、教师占据主导,学生充任被教育者,而不是学习者。近现代以来,教育界经历一次又一次改革,越来越意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父母和教师需要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始重视素质教育。

美国教育史不长,相对较多包容性。教育中强调个人主义思想,美国的父母有着对孩子最基本的教养权利,家庭有义务辅助学校教学和管理。

(二)家长的教育观差异

一般来讲,中国家长在家校互动活动中,更多的是接受老师发出的信息,认为老师主导孩子的教育,不利于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相反,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家校互动活动,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与教师配合互动,那么孩子会越发热爱班级,越发积极、自信。

美国的学校,在家校互动活动允许家庭中年龄较小的孩子参加,还会为孩子多的家庭提供优惠;家长们愿意付出时间参与每一个孩子的家校互动活动,乐意陪同孩子一起,尊重孩子的意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享受过程。

(三)教师的责任感和参与热情

在中国家校互动活动中,往往只有直接负责活动的教师会有极强的责任感和热情,其他领导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美国教师在参与家校互动活动时怀有热情,尽量克服对自身不利的因素使儿童获得很好的活动体验。

(四)班级的规模

中国小学的班级人数多在50人左右,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十分了解,这也是“一对多”家长会的原因之一。美国小学的班级人数较少,一般来说在20人—30人,班主任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一对一”的家长会模式实施起来较为轻松。

(五)社会参与

中国社会对教育的参与度不高,尽管有一些社会机构与学校合办的大型活动,如某某杯赛,某某亲子活动等,但大多数以广告宣传或盈利为目的,活动本身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不大。美国小学教育有着广泛的社会参与度,除商业赞助外,社区会以志愿者的方式参加家校互动活动,经常组织募捐等筹款活动资助教育活动,使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程度越来越密切。

四、启示与结语

我国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实行义务教育,整个教育界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较深。家长、教师甚至学生自己更侧重于文化课的学习,学校组织的课余活动较少,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占据。本文以中美两所市级公立小学为例,对家校互动情况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中国小学家校互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这一领域的差距,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的家校互动模式,致力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应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儿童的教育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公众的义务。全社会应积极配合、参与家校互动活动,如社会团体众筹活动经费,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二要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切实围绕学生开展活动,以学生为活动中心,避免形式主义。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客观观察,尽可能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也可以通过与家长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做到真正的双向互动。另外,督促家长转变观念。家长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弗,基普.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57-61.

[2]Bulala, T & Manduwa, T. The Extent of Involvement of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Gaborone Broadhurst, Botswana[J]. 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Studies, 2019, 5(3): 1-8.

[3]Lau E Y H & Ng M L. Are They Ready for Home-school Partnership? Perspectives of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Parents[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9, 99(4): 10-17.

[4]边玉芳,周欣然.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9-44.

[5]赵玮.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互动关系问题研究——以阳城县四所学校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121-126+147.

[6]賈茜.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家校互动的研究与实践[D].南昌:南昌大学,2018.

[7]贾琼.我在美国参加家长会[J].新教师,2019(7):16-17.

[8]陈峥.中美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9]赵妙娟.家长也是学校的主人——闵行小学加强家校合作的探索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3(03):51-54.

[10]欧阳斐.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06):97-100.

[11]姚文峰.公众参与:美国中小学教育亮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07):46-49.

[12]刘英.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06):190-191.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科专项课题(19CWZJ38);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J18RA218);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ZH20190607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CYYJ16)研究成果;校级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XZ202014);校级教改课题“以语料库为中介的农林院校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125-223031)。

通讯作者:吕新博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家庭学校
家庭“煮”夫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学校推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