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德育的路径研究

2021-05-31 03:02吴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仁爱道德德育

吴悦

[摘           要]  以新时代高校德育建设为研究背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厘清仁爱文化现代精神内涵,所具备的育化功能对推进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导向意义及作用。探究以仁爱文化推进德育工作的措施,对培育健康服务类学生“医者仁心”思想意识的实践价值。

[关    键   词]  仁爱文化;人文精神;德育;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22-02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仁爱”文化是中国历史与文化能持续千年的思想渊薮,其中的要义包括“忠恕之道”“克己复礼”“积善成德”等,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向,中华民族的复兴与文化的重建当依托于“仁爱”文化的复兴。德育的本质是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仁爱被视为能够恪守道德情操的高尚行为,导人向善,厚人伦,移风俗。将“仁爱”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文化建设中,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实现其教化功能,势必赋予仁爱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仁爱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导向价值

仁爱文化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品德心性。孔子论“仁”,其核心是主张人所应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理想人格。儒家所秉持的仁爱文化是一种道德理论,包含着深刻人文内蕴和精神感召力,对“真善美”的矜行,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大学生自觉产生孺慕之情,遵行正确的道德原则,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守谦爱之心,行仁义之事,对是非曲直自有公心明辨,仁爱文化最能够滋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意识。

仁爱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规范道德行为。儒家的仁爱文化不仅仅是单纯地提倡“人性善”,实际上更注重主体道德践履,要落实到实践层面——“为仁由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道德规范,这是处于道德认知层面,也是具有高尚情操的基础。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够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操守,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对正义、公理、人心有坚定不移的践行决心,由内而外地自觉实施道德行为,形成一种常态化的行为习惯。“求仁得仁”,“求”是关键,激发学生主动审视内心,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心中发芽,坚信每一个人只要有求仁的决心,都可以成贤。

仁爱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形成高度的道德自觉。德育工作理应充分借鉴仁爱文化的多重内核,超越“人固有善端”的层面,借重“克己复礼为仁”的观念,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使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优势,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选择正面的道德典型案例采用一些积极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意识。“克己复礼”促进了大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礼仪和道德规范,“吾日三省吾身”是反躬内省的行为。亦强化了学生将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实事求是地自我鉴定,把一言一行转化牢不可破的道德意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对学生自我言行的再认识,通过这种再认识的提炼、总结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主动践行道德实践活动。

二、仁爱文化与大学生德育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开拓课堂教学为主导的仁爱文化宣传阵地

高校教育理应大力推动思政课程的建设,将仁爱文化的弘扬根植在学校的整体教育环节中。在思政课的教育环节中,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涉猎仁爱精神的内容,将仁爱课堂的建设落在实处。注重学生的诚信教育,培育学生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使平等友爱观念深入人心,为理想的实现能够守志不移,切实提升学生对功利主义与欺诈虚伪的现象辨别和抵抗能力,甚至能够勇于指正同学、朋友有欺骗作弊等行为,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设置教学课程时,可以将《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文本选读课程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品味与赏析经典文化,深刻感悟先贤胸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恢宏人生境界和忧济天下的国家观。国学精髓文化内容充实到思想政治文化理论课堂中,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注重仁爱精神的培养,弘扬“仁人爱物”的思想,珍爱朋友、孝敬父母,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培育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舍己为人的不言利的品德。“仁爱”是处于逆流中的坚守,处于困境中的奋进,处于优势时的安之若素。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思政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仁爱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也不应该局限于思政课堂里的讲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负起传道的责任,秉持一颗宽广仁和之心培育学生,以引导其成才。“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教师宽仁美善,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召,耳濡目染,榜样作用比强制遵守任何制度典范更强而有力。

(二)与高校文化建设相融合,提升文化底蕴

通过各式各样的大学文艺社团活动来进一步弘扬践行仁爱文化,有利于增强校园的仁爱氛围,使其更加深入人心。通过高校社团在引领学生时所充分发挥的作用,既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又能增强仁爱健康的文化氛围。高校社团创建形式各异的文艺活动,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仁爱文化的发展。理论学习型的社团如各校所成立的学习小组,可以发挥战略阵地主平台的作用,专门学习研究、交流讨论仁爱文化相关理论,最终形成以理论学习为重点的学生团体小基地,将社团的学习活动与宣传文化相融合,以点带面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仁爱文化的相关理论。文体娱乐型的社团,可以开展利于仁爱文化宣传的相关文体活动,如结合各专业表演情景剧,将各行各业所涌现的感人事迹或从古至今的著名历史文化故事搬上舞台,提高仁爱文化的影响力;书法社成员亦可以手书传统仁爱文化经典格言张贴在校园内,既可以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又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仁爱文化修养,从而全方位地为校园打造一场真善美的盛宴。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自主学,自我教育中进而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切实有效地推动仁爱思想的传播。

(三)创新传统仁爱文化实践教育新模式

随着自媒体的长足发展,高校推动德育可借助新兴优势的信息技术手段,以促进仁爱思想的传播,增强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德育融入自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空间。不仅仅面向的是一所学校的学生,甚至是整个地区、整个省级行政区,乃至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网络引擎的检索功能,更高效地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仁爱文化优秀案例,并且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各种渠道宣传推广。自媒体平台具有的互动性的特点,在宣传仁爱思想时,对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关注焦点进行跟踪,开展有效的线上线下、课堂与课外的互动,更好地把控仁爱文化的舆论宣传方向。充分尊重被教育者所拥有的选择权和主导地位,借助优秀传统仁爱故事动漫化、传统仁爱故事改编成现代剧进行微视频拍摄等贴近学生兴趣的传播手段,将高校学生吸引到新的德育平台里来。儒家的仁爱文化兼具胸怀天下、安邦济世的处世情怀,道德践履亦是关键环节。学校第一课堂,尤其是文化类课程,集中讲授仁爱文化思想与理念,是一种直接的理论引导与宣传。实践活动是达成仁爱教育的重要一环,“知行合一”,学校在道德教育时充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是提升“知”的手段;通过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规范道德行为,这就是“行”。在行动上和理论认识上达到高度一致,实现学生的道德践履,提升道德修养水平。学校围绕“仁爱文化”的主题,组织学生走进街道参与社会实践,鼓勵学生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等第二课堂的公益活动,将仁爱的精神付诸实际。在群体性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了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三、仁爱文化关照下的健康服务类学生德育的实践价值

健康服务类学生是医护行业中的一员,致力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毕业之后通常投入医护等相关行业工作。因此,培养学生医德操守和职业精神,涵育“医者仁心”的精神信仰是学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和依归。优秀的医护从业人员不仅仅专业扎实,更应该兼具仁爱之心、仁慈之德,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通常人经常提及的“医德”。

仁爱文化对医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影响,常言大医精诚,实乃仁心仁术,“仁”是核心。医者悬壶救世、救济患者、施医赠药是最具有仁爱精神的表现,饱含着一颗最慈悲怜悯的仁爱之心。结合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医德教育的实施可以围绕着仁爱思想的萌发、职业精神的追寻、对职业责任的拷问来探寻如何凸显人道主义精神、增强生命关怀意识,对学生真真正正地进行以灵魂感染灵魂的道德教育。

从古至今,“人”是医患之间的根本,“仁”却是使二者能够心连心、紧密相连的桥梁。以仁爱文化助力医德教育的施行,赋予学生至仁至善的美好道德追求,培育医护从业人员以人为本、仁慈有德的崇高道德品质。仁爱文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对职业有敬畏心,升华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最美职业精神,继而将关爱生命、拯救生命视为每一个医护从业人员最重要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南怀瑾.中国文化泛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艾·弗洛姆.爱的艺术[M].蒋自强,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陶然.学校文化管理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5]楚丽丽.孔子德育思想视域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5.

[6]李丽红.论仁爱精神的培育[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5.

[7]朱汉民.中华文化的仁爱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8-07-1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仁爱道德德育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道德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