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在中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2021-05-31 21:58黄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期
关键词:朋辈辅导辅导员

黄玮

[摘           要]  从分析中职女生心理特点入手,阐述了在中职女生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意义,探索实施了中职女生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并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中职使用的“123”操作路径,即:一种工作模式+两项技术保障+三块主要阵地。实践证明,朋辈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消除专业心理教师工作中的盲点和不足,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抓手和途径,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  中职女生;朋辈心理辅导;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220-02

朋辈就是指“朋友”“同辈”,是年龄相近、心理特征相似的一类人的总称。朋辈心理辅导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通常由同龄人来担任辅导员。

自2010年开始,笔者所在单位开始尝试在中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有效地消除了教师辅导的盲点和不足,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抓手和途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中职女生群体的心理特点

本文中的中职女生群体是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纯女生群体,这个群体有青春期孩子共有的心理特征,同时也有女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点。

(一)中职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希望得到长辈的认可和尊重,渴望独立,急于证明自己,但实际能力尚显不足,社会适应性较差,心理韧性较弱;他们的情绪波动性大,情绪调控能力不足,常常面临情绪带来的困扰,无法自我排解;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自我认知尚不全面,自卑心理严重;他们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厌学情绪严重,遇到困难极易退缩;内心的很多疑问,往往不愿意向家长和老师敞开心扉。

(二)中职女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点

女生群体心思比较细腻,青春期的女生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变。侯诗宜(2017)中职生所处年级阶段本身较为敏感,女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敏感性更强,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冯凌等人(2016)的研究发现中职幼师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学习压力感因子方面的两大问题;袁文萍(1019)的研究发现考试失败、好友纠纷、升学压力、其他几项事件对中职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郭慧娟(2004)认为与全男生班的中职男生相比,全女生班的中职女生更易出现自卑感等情绪障碍;李艺敏等人(2018)研究发现,近90%的中职女生有社交自卑感体验。朋辈辅导由年龄相近的同学实施,可以很好地降低受助者的心理压力。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中职女生普遍存在自信心水平偏低、情绪波动较大、人际关系敏感、学习动力缺乏等现象,亟须心理支持和援助。

二、朋辈心理辅导在中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活动中的两个主体都是处于青春期中的女生,她们之间存在很多的共性,能够产生共鸣,有利于达成“共情”的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出了独特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求助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之间相近的年龄、相似的境遇,可以帮助心理辅导员更好地理解求助者;平等的地位更利于让求助者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求助者放下内心的防御,倾诉真实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二)有利于弥补教师工作的不足

心理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帮助和引导作用一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力量。不过,职校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的失利经验,往往会加大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很多职校生心目中,相对于教师而言,同伴是他们更愿意信任的人。这种信任有利于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甚至可以借助朋辈关系,主动走近有需要的同学,弥补专业心理教师在工作中很难触及的领域。

(三)有利于营造自助、助人的氛围

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培训活动中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探索自我,首先能够帮助的人是他们自己,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变化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明确奋斗目标,进而在其他领域获得成长,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同时,他们在班级中宣传心理学知识,用学到的助人方法帮助身边的同学,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成长。这个自助、助人的过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心理辅导员的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其他内容共同作用,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四)有利于发现教育的隐性问题

朋辈心理辅导更能走近学生,听到学生内心的声音,朋辈的关系少了一层约束,多了一份理解,学生更愿意向朋辈倾诉心声。所以,它有利于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隐性问题和矛盾。各种问题在学生身上往往首先表现为情绪的变化,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关注学生情绪、疏导学生情绪的同时,更加关注情绪背后的原因,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引起矛盾的原因,心理教师及时的引导可以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中职女生群体中的操作路径

(一)组建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专业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参与遴选后组建的,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对于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和服务同学的责任意识。在社团活动中,辅导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心理游戏、好文分享、影视赏析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朋辈心理辅导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他们获得个人成长的同时,培养对心理学科的热爱。

十年来,我们共计培训了近200名学生心理辅导员,他们从对心理学的好奇,到了解其中的门道,再到愿意主动学习,获得了自我成长,培养了对心理学的热爱,通过不断地学习,心理学成为他们未来应对人生路上各种困难的有力武器。

(二)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辅导能力

中职女生刚刚开始接触心理学专业知识,作为在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练习心理咨询的专门技术;同时,她们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年龄特征也决定了她们无法像大学中广泛开展的朋辈心理辅导那样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将中职女生朋辈心理辅导員的专业技能训练聚焦在倾听、共情、尊重等方面。通过活动中和活动后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工作能力,让求助的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通过班级分享,将一些调节心理的方法、揭示心理学原理的文章和她们自身的感受宣传到学生之中。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助人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很多朋辈心理辅导员,越来越得到班主任的青睐和重视,承担了更多的班级管理工作,获得了更大的舞台。

(三)开设朋辈聊天室,提供朋辈暖心服务

在校内开设心理聊天室,由高年级朋辈心理辅导员负责值班,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求助者感受到理解、关心、尊重,让她们感受到来自朋辈的“暖心服务”;对于需要由专业教师给予辅导的求助者,朋辈心理辅导员负责做好预诊接待工作,并与相关专业教师对接,安排好咨询时间。

根据统计,幼保专业的咨询个案中,50%以上是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预约的;35%以上的来访者是根据辅导员提供的线索和信息,主动寻求来自专业心理教师的帮助的。

(四)建立朋辈督导机制,教师把控方向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朋辈心理辅导督导机制。我们利用社团活动时间每月组织一次线下督导,师生共同讨论心理辅导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问题、困惑,分享知识、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线上督导则依托朋辈暖心线上课程和微信工作群,在朋辈心理辅导员遇到工作困难时,由教师和其他辅导员共同给予帮助。

线上督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院某位学生的父亲酒后驾车,发生车祸,至人伤亡。当时,该生一个人在家中,孤立无援、担心害怕、情绪极不稳定,她主动求助于所在班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辅导员在给予积极关注的同时,及时求助于专业心理教师,教师的及时介入,给予了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很好地化解了这一危机事件。

(五)有机融入,全面配合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的重视,心理普查、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已经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这些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骨干力量,她们可以快速、准确地领悟工作目的和工作要求,作为教师的助手,带领各班学生,共同完成好相应的活动任务,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股有生力量。

总体而言,我们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操作路径可以用“123”(见下图)来概括:一种混合模式,两项技术保障,三块主要阵地,即以“朋辈暖心”社团阵地为起点,培养一批热爱心理学、乐于助人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由他们将所学、所得辐射到班级阵地,高年级辅导员负责的聊天室阵地,在助人的同时,与专业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无缝对接;从技术培训和朋辈督导两个方面入手来保证助人工作的专业性;所有工作都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工作模式,保证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

四、结语

从我们的实践经验看,在中职女生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需要而且非常必要。未来,我们将继续丰富辅导形式、拓展辅导内容,不仅包括班级内部的心理辅导,还要通过跨年级的辅导活动,以老带新,在学习、生活、人际等各个方面,为低年级学生,特别是新生给予帮助,提高高年级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一举多得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侯诗宜.中职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163-165.

[2]冯凌,江娅琳,刘彦麟.浅议中职幼师女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改善对策:以重庆市江津区中职幼师女生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0):27-28.

[3]郭慧娟.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4(10):33-34.

[4]李艺敏,李永鑫.中职女生社交自卑感及其与家庭功能、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5):605-613.

[5]文艺.中等职业学校女生归因倾向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6]吴琼.中职生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及其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9.

[7]张晓玲.试论朋辈心理辅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0,15(5):7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朋辈辅导辅导员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制度的运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