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认同熔铸青少年国家认同

2021-06-02 15:26吴玉军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文化符号国家认同

摘  要: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建构为全体国民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拥有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公共文化,才能引导人们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进而确保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稳定。借助各种有效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熔铸国家认同,是提升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基本方式。为此,在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中,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历史记忆,展示文化符号“能指”背后的“所指”意蕴。

关键词: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中国精神;历史记忆;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G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2-0015-05

作者简介:吴玉军,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稳定和发展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建构起比较完备的国家制度;二是国民对国家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如果说制度是国家的“硬件”,那么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就是国家的“软件”。制度这一“硬件”和国家认同感这一“软件”之于国家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国家认同难以持久和稳固;缺少国家认同感,国家就缺少稳固的民众心理基础,就会导致分裂力量的产生,甚至引发国家解体。对于这一点,美国历史学家白鲁恂认为,一个向现代化转型的国家,往往面临六种危机,即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政府权力渗透的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以及分配危机。在这六种危机中,位于首要地位的是认同危机。对此,白鲁恂指出:“在大多数新的国家里,从部落到种姓、再到种族或语言集团等各种传统认同形式,都会与一种范围更大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意识相冲突……认同危机也会涉及如何解决传统遗产与现代习俗的冲突问题,并且也涉及在地方性意识与世界惯例之间的两难抉择。”[1][2]也正是基于这一考量,各国无不采取有效手段增进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其中,建构共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历史记忆,是以文化认同熔铸国家认同的通用方式。

文化是增进民众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滋养。在国际关系中,文化价值理念的异同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今天,对文化资源的控制也反映在了国际竞争中,话语权的较量、议题权的设定,时常在大国竞争中体现得很明显。如今,很多政治冲突和军事冲突的背后文化身份因素十分明显。对此,亨廷顿就指出,冷战结束以后,“最普遍、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3]当今世界,在各种冲突和矛盾诱发的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无论是个人,抑或群体,还是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在努力寻找和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成员身份。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不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以文化认同熔铸青少年的国家认同。

一、弘扬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构成了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品格、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其成员所认同,并且是促进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在18世纪,德国著名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家莫泽尔提出了“民族精神”概念。在他看来,在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群体之中,都存在着特定的文化价值理念,如果它们成为这一民族的信念和政治信条,就会成为民族精神。[4]循着莫泽爾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体现着该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正因如此,民族精神被看作民族魂,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之中,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一个民族缺少民族精神的支撑,将会失去发展动力,更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民族战胜千难万险,奋力前行。

时代精神是社会的时代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在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一定时代的精神主流和基本价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时刻,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救亡图存的精神纽带。在和平建设时期,这种精神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民族精神气质的集中展现,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这一东方古老国度的自信、开放、和平、文明的形象。中国精神内含于文化创作之中。文化创作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文化创作也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展现当代中国人民昂扬奋进、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文化创作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灵感、挖掘素材。因为只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文化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毋庸置疑,在文化创作中,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他们的文化创作需要植根人民,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其文化创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这一点,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赫尔德就指出,“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有机体的民族精神的产物,并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体精神的产物。……每个作家、艺术家和诗人只是体现和代表着民族精神去创造、表达一种民族文学、民族语言和民族宗教,他们是这个民族中最敏感地接受和呼应着由民族精神所发出的激励与号召的人,民族通过他们发言和体现,他们是民族的喉舌。”[5]正因如此,文艺作品不单单是某个诗人、作家的艺术创作,它是全民族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于民族沃土,投身于人民群众生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只有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才能引发人们的共鸣,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少年儿童作品创作者,应该深入生活,深入少年儿童这一群体,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创作出为他们所喜爱,并能切实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念、增进他们的国家认同感的优秀作品。

二、传承历史记忆

黑格尔认为,“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永远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他们靠了历史, 才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精神表现在‘法律‘礼节‘风俗和‘事功上的发展行程”。[6]中国精神的培养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承,是在历时性中展开的。也正因如此,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如果没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为根基,没有具体生动、不断发展着的实践为基础,那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失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家认同建构需要重视历史记忆的价值,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人们体验民族的共同历史命运、共享的价值理念、共同的利益关切、荣辱与共的情感。其中,历史记忆的传承至关重要。

历史是民族、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之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7]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保存自己的历史记忆,才能保有自身的特性;民族、国家的成员只有获得对其同一性和连续性的共同感知,即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才能使民族、国家的延续和发展获得稳固的文化心理基础。一个失去历史记忆的民族,如同一个失忆的个体,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现在身处何地,要走向哪里,简言之,这将是一个缺乏认同感的民族。

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需要传承历史记忆,引导人们对历史有深刻的認知。通过历史记忆的有效传承,引导人们穿越时间的隧道,与自己未曾谋面的祖先建立文化心理关联,感受到他们与自己拥有着共同的特质。通过历史记忆的传承,引导国民在区分自我和他者的过程中生发共属一体的想象,引导人们感受自己先辈的荣光或屈辱,体会他者给予自身命运共同体的益处或创伤。他者的与众不同,映衬出自我的鲜明形象;他者留给自己的益处或创伤性记忆,强化自我内部的紧密团结。通过讲述历史上英雄人物为民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普通人物为民族、为国家兢兢业业的辛劳付出,激发人们为国奋斗的决心与勇气。正因如此,在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善于通过讲述历史故事、阐发历史事实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近历史,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荣光,深刻体会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展示文化符号价值意蕴

中国精神的弘扬,历史记忆的传承,离不开对文化符号的有效运用。一切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都可以被称为“符号”。自然历史景观、文献资料、神话和象征等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显现自身功能,它们记录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豪与屈辱、辉煌与悲壮,将其现实与过往紧密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讲,国家认同感的建构过程就是文化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国家通过掌握的知识分类和控制权,以特定的方式将这些文化符号用于国民想象建构之中。

根据符号学理论,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可感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在意义。任何一个符号都内含特定意义;同时,符号的内在意义需要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符号的运用过程就是在可感的形式与内在的意义之间建立关联,并将这一关联呈现在人们的意识中。

“能指”作为一种称谓,它是简单的、抽象的,但是作为意义的“所指”,其内涵是复杂而又丰富的。将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并将其与特定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时间符号。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拥有独特的时间符号,这些符号具有特定的历史蕴涵,承载着这个民族的特定历史记忆。例如,10月1日这个时间符号本身是抽象的,但如果将其与新中国的成立结合起来,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解放,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立于世界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此,中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充分彰显。“记忆是需要坐标的。这个坐标有了时间的经度,有了空间的纬度,有了人物的温度,记忆就有了永恒的可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更需要一个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坐标。这些坐标构成国家历史叙述的书签,构成民族身份认同的边界,构成了文明血脉传承的基因。”[8]类似“十·一”这些政治性节日符号所承载的历史记忆,所具有的国家认同功能,我们需要认真开掘。

除了“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时间符号外,还有一些非政治性时间符号,如春节、中秋节等因其具有特定的文化蕴涵而潜移默化建构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塑造和强化着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它们“深蕴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是五千年文明史中一段历程、某个片段的升华和折射,堪称是无数前哲先圣巧思佳构的创造转化。”[9]这些特定的时间符号对个体起到“定义”作用,“重新赋予裂变、碎片的个体以深度,使其避免成为赤裸的现代人”。[1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现代性的深入推进,一些传统的节日符号不同程度地遭遇挑战,很多节日文化符号面临被抛弃甚至消失的危险。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内容。尽管价值观处于文化的内涵层面,因而具有稳定性,对人们的影响持久而深刻,但价值观的传承有赖外在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同样,节日符号只有借助有效的物质载体,其内在意义和价值才能得以呈现。例如,过春节,如果离开了贴对联、拜祖和祭天等内容,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意蕴的展现可能会大打折扣。正因如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节日符号内含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有效开掘,才能充分发挥其文化认同功能。

奔腾不息的黄河、奇峰耸立的黄山、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这些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构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空间符号。这些空间符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饱含着中华儿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情感,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黄河”“黄山”“长城”等称谓,绝不单单是一些作为“能指”的符号,更是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内含着中华儿女特殊情感和价值追求的作为“所指”的符号。各类纪念馆、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置身历史博物馆,少年儿童可以看到“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悠久历史,可以领略祖国的疆域辽阔、景色壮观、气象万千,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同时也能感受到近代国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悲苦,从而激发其知耻后勇的决心与勇气。这些“物化”的文化符号直观、形象、真实、可信,易为人们接受和理解,在一些方面要比单纯的文字宣传更有效果,是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和学习传统的生动教材。

各种历史记忆、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光荣和梦想、辉煌与悲壮,将其历史、当下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们集体意识的基础,塑造和强化着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各种空间符号唤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发人们对祖国领土以及手足同胞的无尽想象。各种文化符号表征着民族的特性,强化着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感,增进人们的国民身份感。充分挖掘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展示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蕴,是增进青少年亲近、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立志报效祖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白鲁恂.政治发展的诸方面[M].美国:小布朗出版社,1966: 63.

[2]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7-128.

[3]   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

[4]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19.

[5]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25-126.

[6]   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 206.

[7]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引论:2-3.

[8]   雍浩.抗战胜利纪念日 国人的集体记忆坐标[N].京华时报,2014-09-01.

[9]   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9.

[10] 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J].天府新论,2008(2):125.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文化符号国家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