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丰富对比素材,让数学课堂轻负高效
——《分数的意义》教学尝试与思考

2021-06-05 03:03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校史庆华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平均分整数分数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校 史庆华

【课前思考】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而理解、认识单位“1”是抽象、概括分数意义内涵的重要方面,它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摆脱各种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具体对象,使平均分的对象抽象成没有大小、没有多少的单位“1”,这样从抽象的层面上形成分数概念,是数学对分数理解的基本要求。但要摆脱具体事物建立单位“1”的概念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苏教版教材,我们发现例1情境中只有四个素材,这样建立的单位“1”于小学生而言显然是不牢固的,在此基础上认识的分数也是浅层次的。笔者认为,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丰富学生对比素材,可以让数学课堂轻负高效。

再者,笔者在阅读张丹所著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文中注意到:在教材的安排中,关于分数也有“度量意义”的线索,但是线索并不明确,所以一线教师对此的处理也不到位,教师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教学定义上,没有体现出分数单位的价值。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并且知道整数和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从旧知迁移引出新知,处理文中提到的“度量意义”“分数单位的价值”,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笔者进行了梳理和尝试。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的例1、练一练及第56页练习八第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解释和说明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等思维能力,体会模型思想。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实录】

一、唤醒经验,激活旧知

二、丰富素材,提炼意义

1.依据经验,初步感知

引导: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学习单。

活动要求: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同桌两人交流每个分数的含义。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值得称赞。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每个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师:同学们都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掌声送给自己。

【随想:苏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已经安排了两次初步认识分数,对结合具体情境说出例1里这样的分数的含义已经掌握,因此,这里把分数意义的学习起点确定在认识分数的具体含义上,而教材中只有四个素材,笔者认为这样让学生抽象单位“1”无疑是有困难的,所以又增加了四个对比素材,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直观图充分解释每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初步感受分数的基本属性,这是学生提炼分数意义的必经之路】

2.分类对比,抽象单位“1”

师:仔细观察,刚才我们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它们都是把什么进行平均分的?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图1和图5都是一个物体,图2和图6都是一个图形,图3和图7都是一个计量单位,图4和图8都是一个整体。

(教师板书: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

师:如果用一个我们学过的自然数来表示,你认为几比较合适?

生:1。

师:上面在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不管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是像6个○这样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单位“1”就是一个度量的标准。(板书:单位“1”)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

学生列举,教师对应地指向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深化单位“1”的认知印象。

生:披萨、圆形、1千克糖果、全班总人数、全校总人数……

【随想:理解、认识单位“1”是抽象、概括分数意义内涵的重要方面,它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摆脱各种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具体对象,使平均分的对象抽象成没有大小、多少的单位“1”,这样才能从抽象的层面形成分数概念,这是数学对分数理解的要求。但要摆脱具体事物建立单位“1”的观念是学习的难点,这一环节分两步展开:基于单位“1”的意义必须建立在学生对素材的丰富感知上的考虑,学生通过感知丰富素材发现分数存在的规律,进而抽象出单位“1”的基本特征,获取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试着说说生活中的单位“1”,是在不断认识中建立单位“1”的模型。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对象,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单位“1”的目的】

3.反馈交流,概括分数意义

(1)抽象分数的意义

师:单位1的内涵真是丰富,它能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那什么是分数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可以怎样说?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师:谁再来说一说?比方说:这个是把……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流畅。接下来难度升级,你还能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吗?

(2)练习内化

生:单位1不同。

师:你的思维超乎寻常,是这样吗?确实如此,虽然是同样的分数,但是单位1不同,意义大不相同。

【随想:认识单位“1”是建立分数意义的重要环节,接着就应该进入理解分数意义的环节。学生先前已经有了丰富的分数含义的体验,这里引导学生从抽象层面分析,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建立概念正是基于对比素材的丰富体验,是正确认识和建立数学概念的一般过程,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理解和认识概念】

4.数“分数”,认识分数单位

师:在整数当中,把1这样的单位一个个累加可以得到很多的整数。整数如此,分数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图1中,这一段仍然是1,那么图2中,这是几呢?

【随想:大道至简,“分数”是基于学生的“整数是整数的计数单位累加得到的”这一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辨,逐步抽象出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累加得到的,这样经过对比、正迁移处理,便于突破分数单位的本质,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为学生体会“分数和整数一样是一个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课堂小结,丰富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满分5颗星,你给自己本课的学习打几颗星?

【随想:学生自评是从外部的评价转到自身的评价,从被动的评价转向主动的评价,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暴露、自我调控、自我期望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根据自评,调整教学行为】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猜你喜欢
平均分整数分数
分数的由来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平均分一半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答案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