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公路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及施工

2021-06-07 03:33邓小松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广东地区油石集料

邓小松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涿州 072750)

公路是组成交通体系的主要内容,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中国公路建设中使用最为广泛,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及效益,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水泥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舒适、道路平整度高、吸收噪音等优势,并且便于维修,维修成本较低[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和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摊铺碾压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方必须结合公路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加强对配比和施工方面的研究,重视各个环节的管控,才能最大限度上提升施工质量,保证各道工序能够顺利完成,提升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基于此,开展广东地区公路沥青混凝土配比及施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广东地区公路路面所处环境和地质条件

1.1气候条件

广东地区气候条件为高温、多雨、潮湿,年平均气温在21℃~24℃,其中七月份天气最为炎热,平均温度可到33.5℃,局部地区可到42℃,年最低气温为-4.3℃。降雨量比较大,年降雨量达到1 688.3mm,其中4~9月降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84%以上。常见的灾害天气有暴雨、台风、低温霜冻等。

1.2地质条件

粤东丘陵、低山与平原、盆地相间地貌区,土质以黏土、亚黏土、砂土、亚砂土、砂砾、淤泥、软土、湿陷性黄土为主,岩石以花岗岩、砂岩、泥岩、石灰岩为主。

2公路路面结构层材料选择

受到广东地区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公路路面施工中,需要对各项材料严格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沥青材料:下面层沥青: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中面层和上面层选择了SBS(I-D)改性沥青。

(2)填料:填料由矿粉和水泥两种材料共同组成。

(3)矿粉:云母为石灰岩。

(4)水泥:选择P·O 42.5水泥,主要功能是用于改善粗集料的粘附性。

(5)集料:下面层为粗集料规格为0~2.36mm石屑;2.36~4.75mm碎石;4.75~9.5mm碎石,9.5~19mm碎石,19~26.5mm碎石。中面层和上面层的粗集料规格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细集料为机制砂。

3广东地区公路沥青混凝土配比

3.1目标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比设计是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的一个阶段,为保证设计效果,要先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筛分,按照公路工程等级的要求,选择有针对性的筛分设备,再用图解法确定各种原材料之间的比例,尽量接近国家规范级配,保证配制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内摩擦力,提升公路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初选级配过程中,要立足广东地区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历史经验数据,确定沥青用量。对配比制作的试件进行试验,按照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设计级配。

以性能达标试件的沥青用量,作为沥青混凝土配比的起始用量,每0.5%的间距,至少选择5个不同沥青用量,并加入矿料进行充分拌合,形成马歇尔试件,再进行马歇尔试验,进一步确定试件的孔隙率和饱和度等参数[2]。

广东地区公路沥青目标配合比设计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 GAC-25生产配合比表

表2 GAC-20C生产配合比表

表3 GAC-16C目标配合比

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最佳油石比分别见表4、表5和表6。

表4 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技术指标汇总表

表5 GAC-20C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6 GAC-16C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开展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确定设计级配及沥青用量等相关参数,并对制作的试件进行全面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强度、硬度、承载力、内摩擦力、耐久性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最大限度保证沥青混凝土配比效果[3]。

3.2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备比设计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在试验之前,需要结合广东地区公路路面结构的级配种类,合理选择适当的尺寸的拌合机振动筛。矿料选择时依据已经完成的目标配比进行选择,并用符合规格的振动筛进行第二次筛分。证级配比例在设计级配时能够最接近设计范围[4]。下面层、中间层和上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分别见表7、表8和表9。

表7 最佳油石比技术指标验证

表8最佳油石比技术指标验证

表9最佳油石比技术指标验证

3.3生产配合比验证

生产配合比验证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试拌,其二是试铺。其中试拌指的是按照目标配比确定的相关参数进行冷料上料处理,按照生产配比确定的参数进行热料进仓处理,并进行马歇尔击实和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试验的结果要和广东地区公路等级所需的沥青混凝土配比基本相同,否则要重新调整配合比[5]。试铺指的是对施工方案、运输、摊铺、碾压等工艺进行综合验证。生产配合比验证最终的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生产配合比验证结果

由表10可见,沥青混合料特性设计值均符合规定技术要求。

4广东地区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

4.1拌合

在沥青混凝土拌合之前,要详细检查集料、矿粉、沥青供应系统等能否正常工作,同时提前启动导热油炉,将沥青提升到规定温度。由试验室提供工程监理生产配合比通知单,拌合站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生产配合比通知单中的要求进行拌合,干拌时间控制在5s左右,湿拌时间可在40s左右[6]。

4.2运输

在沥青混合料运输时要采用“移动式”装料系统,在装料过程中车辆前后移动,分多次装料,避免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定期维护运输道路,保证运输线路通畅,缩短运输时间。用双层篷布包裹沥青,保湿保温。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尽量在平坦坚实的道路上行驶,减轻车辆颠簸,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急刹车和掉头。

4.3摊铺

选择1台摊铺机全段面一次摊铺成型摊铺,保证摊铺机熨平板温度在105℃左右,摊铺机起步速度控制在1.0m/min左右,正常摊铺时速度控制在2.5m/min左右。边摊铺边检测松浦厚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7]。在整个摊铺过程中,摊铺的厚度、速度等参数进行变化,以保证结构厚度和宽度符合要求。为避免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问题,螺旋布料器的两侧要保持不小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温度,不能低于160℃。

4.4碾压

在碾压时要严格遵循“紧跟、慢压、匀速”的原则,并合理选择压路机组合形式,以保证压实效果。混合料摊铺20m之后,立即开始碾压,按照预先设定的碾压组合方式进行充分、均匀压实操作。在整个碾压过程中,尽量避免突然改变碾压方向,否则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发生推移,禁止急刹车,碾压长度控制在20~40m之间,道路两端的折返位置要随着摊铺机的前进而不断前进,在横向上严禁布置在相同断面上[8]。胶轮压路机相邻碾压带要重合1/3~1/2轮宽,振动压路机相邻碾压带要至少重叠10~20cm,路面压实成型之后,最终温度不能低于100℃。

5结束语

研究结果表明,配比和施工是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核心环节,对公路总体质量、使用性能、使用寿命等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配合比符合要求,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程特性以及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广东地区油石集料
3MZ3110CNC超精机油石夹改进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研磨功对再生集料性能改善的量化评价
不同油石比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测试分析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广东地区龙狮队发展SWOT分析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音乐的西方传播述略——以海洋交通路线为例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性能研究
油石端部初始形状对球轴承沟道超精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