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寨建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

2021-06-08 00:29曾春妮
炎黄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苗寨枫树苗族

曾春妮

大湾苗寨位于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交界处的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西南方,距离镇所在地仅7公里,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高达630米,古村落地形独特,地势落差较大,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整体呈“撮箕”形状,东、北、南三面环山,西面有一河流蜿蜒而过。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湾也保存着较为完整的苗族文化与风俗,包括语言、祭祀习俗、节庆日、姻丧葬,今天的大湾苗寨文化气息浓厚,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苗族建筑保存完好,这些因素作为大湾苗寨走向大眾的文化符号将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及学者走进这静谧的“世外桃源”。

大湾苗寨概况

大湾是松桃苗族自治县传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苗族古寨之一,整个村子住宅皆为木制榫卯衔接式房屋,一栋房子包括柱子、房梁、穿枋、门窗等能有上千个榫眼,在建造过程中几乎不会用到水泥与钉子,全靠木匠等建造工人凭借高超的技术手段将一块又一块木头拼接而成。建筑材料以圆柱形杉木为主,杉木材质轻软,易干燥,收缩小,不容易干裂,耐久性能强,还容易加工,这些使之成为大湾建房材料之首选,另外也有的村民家用枫木等其他材料建房。据统计,大湾苗寨现保存着清代、民国时期的干栏式木制房屋89栋,民房中现有四合院3栋,三合头“匚”字型建筑16栋,正屋配吊脚厢房的“7”型建筑59栋,“一”字型建筑11栋。2014年,大湾苗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古村落,2016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四批),2018年,大湾村建立“传统建筑活态档案馆”,《中国档案报》为此做过长篇报道。

大湾苗寨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三面环山,平均海拔630米,地形独特,地势落差极大,村子就坐落在北面山坡,根据地势差别由高到低分层分布,且就势自东而西呈长条状布局。村寨住房背靠大山,呈现立体构建的特点,村民选好建筑材料后,在山坡上架悬楼,第一层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用长柱木头支在地势较低且较陡处,后半部分将坡道铲平,用短柱木头或大型石块平衡房子水平高低,后在各个柱子之间搭建木板,形成房子基本框架后再根据主人家审美要求或其他因素搭建具体的住房。房子建好后,前半部悬空部分可用作存储室或圈养家畜,后半部可布置厨房或厅堂。有条件的人家还可以在一层的基础上继续往上建二层,用作卧室,书房以及小客厅,顶部用青瓦呈三角覆盖,可留一玻璃口供阳光照射进屋内。这种住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对当地人预防风湿病,促进身体健康等很有益处。

从传统建筑看大湾人的文化理念

自建村起到中华民国成立前,大湾一直属于化外的“生苗”(即不入官府户籍登记,未纳赋税,不服兵役的苗族),且因为地处偏远,加上交通不便,这里的苗族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也一直保留着苗族传统的文化观念与风俗习惯。在苗族的鬼魂观念中,灵魂与鬼魂是有严格区分的,他们认为灵魂是个无形、抽象的东西,他们可以投胎转世,不断转化轮回,或变成后世人生,或变成其他动植物家族,而鬼魂是具体的、有形象、有生命、有意志、有感情,他们时时都能参与人间事务,祸福乡里。腊月十七,大湾举行的扫寨(又称保冬)就很好地体现了苗族对鬼魂的部分看法。

这里一般在庄稼收成之后,会举行巫师巫祭活动,2020年腊月十七,这里刚刚举行了扫寨活动,打扫寨子就是说保冬,有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就是各家各户打扫整个寨子,包括自家住房,院落,厅堂等都要打扫干净,公共区域也要打扫干净;精神层面就是要请巫师,做法事,把一些什么凶神恶煞,野鬼,赶到荒郊野岭,不要到寨子里骚扰村民。

此外,大湾人“万物有灵”的观念还体现在其他方面,第一个就是从大湾人选择建筑材料上看,大湾建筑多为木制,选材皆来自附近的原始山林,而大湾人对这片山林也是敬畏的,一则他们认为山林是祖先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他们也要好好保护以供子孙后代享福;二则他们认为山中有山神,谁若是乱砍乱伐,惹怒山神,谁家就要受到山神的惩罚,轻则家人生病,重则出现什么不可知的意外祸及子孙后代。一个房子是否建得好,中梁是颇为重要的,大湾人在选择哪根树木作为房子的中梁时也是很有讲究的,除了看树木的粗细是否合适之外,还要看备选的树木周围是否有小树枝相伴,如果没有,哪怕这根树木粗细正好合适,木质再好都不会被选为中梁,因为大湾人认为中梁象征着一个家庭乃至家族兴衰,如果树木旁边有小树枝证明主人家一定会子孙满堂,添福添寿,如果没有,那这家就是“光棍”一个,必定人口凋零。 选好中梁树后,还不能马上就砍,村民要提前准备好一些香烛,纸钱,酒食之类的祭祀品,然后请村里的巫师过来举行祭祀仪式,仪式过后方可动手砍树,将树木砍下来后还需用红布将其盖住,由四到八人将其运回村里,在运送过程中,树木不能接触地面,不能被人踩踏,任何一种行为都会被认为是对树木灵魂的玷污,几乎和所有苗族一样,大湾人也认为万物都有其自然、原始的规律,万物都有灵性,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大湾人建造房屋会使自然空间发生变化,对此,他们会在建房前选良辰吉日,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与大自然采取对话的形式体现其“万物有灵”的思想:

“今晨我新建家业,要砌屋基, 大人小孩, 蚯蚓毛虫 ,水龙旱龙, 你们各自安居 ,我不会压着你们的脊背, 不会压着你们的身子 ,你们各自退得远远地。我乱建乱好, 乱立乱安,住得安稳,有吃有穿,富贵繁昌。”

大湾人将枫树视为自己的母亲树,首先体现在将枫树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虽然枫树作为建筑材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不耐腐蚀,易受虫蛀。历史上苗族有过巢居的一段时间,这个从现在苗族人与人交流的一些习惯也还能看得出来,例如当地人询问对方今晚在哪住宿,用苗语翻译就是“你今晚在哪个树上睡”。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测苗族人祖先其实是以巢居为主,巢居建筑也是木制构造,由几个柱子作为支撑,大湾人有选枫树作为中柱的习惯,将枫树寓意为大湾人的祖先,枫木做中柱则象征着和祖先住在一起,如此祖先也能时刻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前文也有提到,大湾人对房子的中柱(中梁)的要求极高,除了备选树木周围必须要有小树的相伴之外,备选树木生长的地方要求洁净,不干净的、禁忌的地方,坟墓边等地方生长的树木因为与死亡,凶煞等意象相关,因此是绝不能用作中柱,甚至不能被选为建筑材料。由此可见,大湾人不但将枫树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也将其视为人死后灵魂与祖先沟通的桥梁。无论是从枫树是实用价值还是枫树的象征意义上看,大湾人对枫树的图腾崇拜,是作为他们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世代传承着。

大湾人的文化观念是开放包容的,这与其迁徙历史是分不开的,苗族可以说是一个经常迁徙的民族,大湾人也不例外,大湾的祖先从湖南一路向西迁徙,迁徙过程中势必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而对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异,他们并不是抗拒接触亦或是视而不见,而是选择了博采众家之长。在大湾,苗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随处可见,可若细心深究,不难发现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被包含在内,例如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元素,以及在一些村民家的窗花样式,既吸收了汉族的宫廷文化元素,也保留了苗族最传统的文化要素。此外,大湾人在建房前举行的祭祀仪式也会有请“鲁班师傅”的程序。可见苗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各种文化符号,并将其与自身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要素,并广泛地运用于生产生活当中。

从传统建筑探析乡村旅游路径

政府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方面起主导作用,通过优惠政策的实施,简化繁杂的项目申请审核程序,对大湾给予资金扶持;放松经济管制,联合周边村寨,共同构建文化旅游圈,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举办招商会,招商引资,让企业进入大湾,拓宽资金来源。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在开发过程中,成立监督小组,确保任何开发活动都不得破坏大湾原有建筑风貌以及传统建筑形式,不能有任何以“发展”为名义的破坏;村民将房子以出租等形式交给企业开发,村民主动参与开发过程,把握主体身份,设计一些文化内容,例如歌舞秀等,吸引游客,寻找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企业通过合法程序正规渠道取得大湾传统村落的开发权,合理制定开发计划,由企业负责维护与经营,企业与村民、村委会之间签订相关协议,在不破坏大湾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大湾进行改造,政府部门,时刻掌握大湾改造最新动态,只要有问题立即叫停,并政企民三方协商。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自媒体,移动直播平台等)加大对大湾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通过宣传吸引专家学者、摄影师、电视综艺节目组等前来大湾,感受大湾的传统美,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达到二次宣传的效果。

外在的建筑形式是载体,建筑所承载的是大湾祖先世世代代留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大湾苗寨传统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是研究苗族古建筑和苗族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建筑参差分布,高超的雕花技艺和独特的设计美感,使大湾成为无数文人学者寻找创作灵感的胜地。需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着眼于大湾苗寨的可持续发展,惠及邻里乡村,从而促进整个黔东南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苗寨枫树苗族
补妆
西江千户苗寨
跟踪导练(三)
王芝藕
跟踪导练(五)
枫叶红了
美丽的千户苗寨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美丽的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