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6-10 03:25于秀纯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老年高血压睡眠质量

于秀纯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睡眠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血压稳定,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老年高血压;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高血压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血压为主,若患者血压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产生不良情绪,造成睡眠质量低下,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还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用药治疗效果[1]。中医特色护理是融入中医学元素,以中医整体观念与辩辨证施护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更加倾向于整体性护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且患者接受度较高。本研究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6岁、平均(68.00±1.52)岁,病程1~12年、平均(6.50±1.65)年。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0~75岁、平均(67.92±1.44)岁,病程1~12年、平均(6.46±1.3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按时测量血压并详细记录测量值,为后期治疗以及护理方案提供动态依据;依据患者情况不同,了解患者饮食喜好,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调节饮食的重要性;告知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自身护理要点,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观察组以对照组护理为基础,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

(1)情志护理:①借助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通过与患者焦虑沟通知晓患者负性情绪来源,引导患者解决内心疑虑,耐心为其进行心理疏导。②通过与患者建立共同的兴趣爱好,搭建护患沟通桥梁,借助音乐、看报等形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焦虑感。③通过顺清从意、以情胜情、说理开导等方式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同时可通过暂时搁置法、自我激励法,增加疾病治疗信心。④鼓励患者参与丰富的集体活动,如练习降压操、转移注意力,促进心情放松。

(2)饮食护理:①在不影响疾病干预的情况下,满足患者饮食喜好,给予饮食干预,依据患者个体化差异,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嘱咐患者日常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忌烟酒。②建议患者日常饮食中多食用西芹、木耳以及甲鱼等食物,同时可适当应用枸杞茶、菊花茶以及玉米须茶,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降浊理气。③依据药食同源理论给予辨证施护,如对寒性病症者给予补阳驱寒等温热食疗,热性病症给予解毒、清热等凉性食疗,禁食动物内脏以及油腻食物。

(3)用药护理:为患者讲述药物治疗机制,依据患者病情指导用药,告知患者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切忌不可擅改服药剂量,并告知患者药物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

(4)中药足浴:可依据患者病情不同给予钩藤桑叶方、桑寄生桑枝方等,指导患者进行中药足浴,取足浴液1000 ml倒入足浴仪中,加入适量温水至40℃左右,设定足浴时间为30 min。

(5)穴位按摩:足浴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两足趾向上,采用双手拇指的螺纹面按压患者足部涌泉穴,按压力度以患者感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時长20 min,嘱咐患者按摩后饮用适量的温开水,指导患者自我按摩方法,如梳头、抹额以及擦耳轮等。

(6)耳穴压豆:操作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等,促使患者主动配合,同时询问患者有无胶布过敏史,对皮肤进行检查,确认无湿疹、冻疮发生时再操。,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5 cm×0.5 cm的小块胶布中央,使用75%酒精棉球对耳廓皮肤进行消毒,贴于相应的穴位,并进行湿度的按、揉、捏、压,使患者耳朵感到酸胀、麻、肿。贴后需嘱咐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次数,每次3~5 min,每周贴3次,两耳交替使用。

(7)全息刮痧: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将刮痧油均于涂抹于刮拭部位。坐位状态下刮拭头颈部(太阳穴、耳前部、降压沟等穴位),以及背腰部夹脊穴以及两侧足太阳穴膀胱经循行区域,仰卧位刮拭患者上肢手阳明大肠经曲池至手三里区;,最后刮拭足三里、三阴交以及太冲穴。

(8)运动指导:适量运动能够增强患者机体素质,因此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自身耐受性,为其制定运动方案,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如散步、太极等,为提高患者运动自觉性以及积极性,可成立运动小组,消除患者孤独感,告知患者运动重要性。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调整运动方案,并监督实行,同时避免患者过度运动,造成血压大幅度波动[1~2]。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评分。分别用SAS、SDS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均以50分为临界线,总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2)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0~21分,分值与患者睡眠质量成反比;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3)血压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血压水平高于观察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目前对于此疾病的治疗主要以降压药物为主。但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呈现出个体化差异,致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失眠障碍等现象,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相关研究中指出,在高血压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稳定[2]。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取得显著效。,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睡眠质量评分及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符合临床护理需求,是维持患者血压水平稳定,促进睡眠质量提高的高效护理措施。中医认为,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情志过激、忧郁恼怒、生活失节等因素有关。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是以辨证施护为原则,为患者实施系统性综合护理,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可依据患者精神与疾病、五脏的关系实施对症指导以及干预,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从而达到降压目的[2]。研究中通过情志护理可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睡眠质量提高;通过辨证饮食护理可纠正患者饮食习惯,达到药食同源干预目的;用药护理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确保治疗效果;通过耳穴压豆、穴位按摩、中药足浴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促使机体处于放松状态,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3]。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龚邢洁,桑纹雯,蔡瑤泉.综合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63-65.

[2]蔡婉莹.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疗效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1966-1967.

[3]林杏红.中医综合护理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及生活质量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253-254.

猜你喜欢
中医特色护理老年高血压睡眠质量
中医特色护理对1级糖尿病足的应用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效果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氨氯地平与松龄血脉康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不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