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观察

2021-06-10 07:55岳振文
医药前沿 2021年8期
关键词:丙泊酚插管芬太尼

岳振文

(西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0)

“卵巢囊肿”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女性妇科生殖器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是治疗该病最直接、确切的方式,可以迅速、彻底的去除囊肿,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影响身体美观,且术后康复速度缓慢,并发症较多,因此逐渐被腹腔镜手术取代[1]。得益于临床麻醉医学技术的发展,现目前可以实际用于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其麻醉效果并不一致,这就需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不断改进、优化手术麻醉,为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更好的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本研究通过对43例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予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使患者取得了非常理想的麻醉效果,以下为具体的研究情况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临床研究对象共计86例,其均为2019年1月—12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排除合并其他恶性病变、脏器疾病或手术禁忌证者,所有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均为Ⅰ级到Ⅱ级[2],对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参与。采取临床对照研究法,分设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3例。分组后,研究组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41.25±2.14)岁,最小体重45 kg,最大体重74 kg,平均(52.42±2.41)kg。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52岁,平均(41.13±2.08)岁,最小体重44 kg,最大体重72 kg,平均(52.28±2.62)kg。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基本一致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充分。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对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具体如下。

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其中丙泊酚剂量2~3 mg/kg,芬太尼剂量2~3 ug/kg。观察患者的意识消失后,在对其予以维库溴铵,剂量为0.1 mg/kg,30 min后开始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出现意识恢复后,继续予以芬太尼,剂量0.5 ug/kg,同时予以70μg/(kg•min)的丙泊酚用药,维持麻醉。

对研究组患者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其中丙泊酚剂量2~3 mg/kg,瑞芬太尼剂量1 ug/kg。观察患者的意识消失后,在对其予以维库溴铵,剂量为0.1 mg/kg,30 min后开始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出现意识恢复后,继续予以瑞芬太尼,剂量0.5 ug/kg,同时予以70μg/(kg•min)的丙泊酚用药,维持麻醉。

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每30 min对患者加用2 mg的维库溴铵,并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30~40 mmHg。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局部肌肉按摩,放松肌肉,促进自觉恢复,吞咽反射恢复,能自主呼吸后,将气管插管拔除,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后、建立气腹5 min后、手术结束停药后的心率和血压进行观察。

(2)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和麻醉诱导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以(± 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率、血压情况观察对比结果

麻醉前和手术结束停药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无显著差异。但气管插管后和建立气腹5 min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显著增高,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无较大增幅,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对比( ± 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对比( ± s)

心率/(次·min-1)麻醉前 气管插管后 建立气腹5 min后 停药后研究组 43 72.53±5.1578.52±6.5281.52±6.8579.52±5.85对照组 43 72.41±5.7188.47±8.5291.74±9.2480.41±5.91 t 1.25 5.26 5.48 1.68 P>0.05 <0.05 <0.05 >0.05 n血压/mmHg麻醉前 气管插管后 建立气腹5 min后 停药后研究组 43 78.52±8.5285.25±6.5288.51±5.5180.14±6.74对照组 43 78.12±8.2496.51±7.3697.51±6.8480.95±6.93 t 1.18 5.18 5.62 1.46 P>0.05 <0.05 <0.05 >0.05 n

2.2 各项时间指标观察对比结果

在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和麻醉诱导时间的对比上,研究组患者也均较对照组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对比( ± s,mi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对比( ± s,min)

n 麻醉诱导时间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拔管时间研究组 43 4.52±1.53 6.78±1.43 6.08±1.12 8.52±1.74对照组 43 6.85±1.82 8.96±1.08 8.42±1.2410.58±1.58 t 4.26 4.56 4.52 4.76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丙泊酚这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广泛,其特点是见效速度快、代谢时间短,不过其缺点也较为突出,即镇痛效果不是非常强,而且会对人的呼吸产生抑制作用。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手术中,对患者采用单一的丙泊酚进行麻醉,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配合其他药物一同使用[3]。如通过丙泊酚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的配伍使用,可以降低丙泊酚的使用量,强化、改善麻醉效果。

作为较新的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的优势更加突出,如起效快,麻醉、镇痛效果强,静脉用药后1 min,药效便可遍布全身,维持时间可长达10 min,与丙泊酚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4]。且瑞芬太尼代谢不受抗胆碱酯酶药物与血浆胆碱酶、肝功能与肾功能、体重、年龄、输注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经组织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与血浆代谢,持续用药时不会产生蓄积效应,术后恢复快,不会对丙泊酚的意识和定向力恢复造成影响,停药后10 min即可完全代谢[5]。因此,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充分发挥了二者的协同作用,减少各自用药剂量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药物的镇静作用,避免过多使用镇痛药物而导致苏醒延迟,在临床麻醉中具有诸多优势[6]。

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在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药麻醉,能够取得较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药麻醉更好的作用效果,如可以使患者的术中心率、血压保持更好的稳定性,同时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丙泊酚插管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