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反腐新态势

2021-06-11 09:34胥大伟
党员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民政法全会

胥大伟

赖小民等案显示了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在持续加码。人民视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对当前的反腐态势作出新判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清醒看到,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

近年来,党中央持续推进高压反腐,新的挑战也在形成。习近平在此次全会上指出,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多位受访专家指出,这意味着反腐败需要新思路,即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腐败,采取不同的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说,此次全会后,反腐败工作的重心就是要为“十四五”建设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全会标注了反腐败的重点方向,金融、国企、政法等领域的反腐败工作将进一步深化。

鱼塘里的网越收越紧

2021年开年的短短11天时间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就密集发布了7名中管干部的处分通报。纵观2020年,中央层面“打虎”同样保持高频节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18名中管干部被查。这18人中有3人在部委担任重要职务,13人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其余2人则是央企领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说,腐败也是一个“传染病”,从个案上就能观察到大量的“传染现象”。

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被认为是云南政治生态最大的“污染源”,带来的是“源头式”污染。为肃清秦光荣流毒,云南列出了一份详细的名单,涉及云南城投集团原董事长许雷、云南省台办原主任张朝德、峨山县委原书记姜兴林等一批攀附秦光荣的干部,以及苏洪波、杨勇明、舒保明、白建丽等一批政治骗子、政治掮客。这也是云南山头文化、“头人”意识、圈子特色等官场亚文化在现实中的映射。

多位受访学者认为,这类官员属于位高权重的“关键少数”,一旦陷入贪腐的深渊,将成为潜在的腐败传播者。为扎紧制度笼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建立了中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一案一总结”制度。

反腐处于高压状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也悄然进入深水区,此次的全会公报多次提到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

从目前的制度设计来看,下級纪委书记由上级纪委提名考察,实行双重领导体制的同时强化了垂直监督,增强了对地方反腐败的领导。

事实上,此轮改革并非单纯地通过纪委来监督同级党委,更强化通过巡视巡察的制度安排。2021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4名落马“老虎”中,中粮集团原总会计师骆家駹、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均是根据中央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被查处的。

高压反腐所形成的制度压力,正迫使越来越多的贪腐官员主动收手。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将其形象地比喻为鱼塘里的网越收越紧,大鱼小鱼都感觉到了。

政法反腐需加大力度

在此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对政法系统腐败严惩不贷,对扶贫、民生领域腐败和涉黑涉恶“保护伞”一查到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数据显示,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2020年1月至11月,全国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96万起,给予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党纪政务处分2.54万人,移送司法机关2383人。

2019年9月6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受贿案。中新社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原书记傅铁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巡视员王志刚,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李庄浩,陕西省汉中市委原常委、秘书长牟晓非等一批“保护伞”被打掉。

李永忠表示,司法是社会正义最后一条底线,政法机构类似于“守门员”的角色,政法官员腐败,导致底线被突破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政法系统拥有一般政府部门所没有的特别权力,如侦查权、一些特殊技术调查手段等。政法系统如果不能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和管理,滥用这些权力的话,不仅会对老百姓造成伤害,也会损害整个司法体制的严肃性。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如何对政法权力的使用情况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仍然需要探索和加强。

金融反腐继续深化

在今年的中纪委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持续压实金融管理部门、监管机构和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统筹衔接,强化金融领域监管和内部治理。

近年来,金融领域反腐力度持续加码,赖小民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2021年1月21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贪污金额高达17.88亿元,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贪腐第一案”。在22起受贿犯罪事实中,有3起受贿犯罪数额分别在2亿元、4亿元、6亿元以上,另有6起受贿犯罪数额均在4000万元以上。

1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赖小民案以案促改工作启示》。文章指出,赖小民是典型的金融“内行”蜕变为金融“内鬼”,“对监管机构的部署要求置若罔闻,甚至公然发表质疑言论,把国有金融企业当成‘私人领地。打着支持国家战略旗号,滥设机构、盲目发债,将募集资金投向国家政策明确限制的房地产等行业领域,严重偏离公司主业发展需要,最终从不良资产处置者异化为不良资产制造者”。

猜你喜欢
小民政法全会
办实事解难题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质效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政法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 赋能平安中国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揭牌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打造过硬政法铁军
全会表情
武汉宵夜江湖里的女掌勺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图说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
书法作品
小气不是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