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2021-06-15 06:02王章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肛肠熏洗换药

王章生

肛瘘、混合痔及肛裂等肛肠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不断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目前临床上针对肛肠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其疗效较为突出,但术后易发生疼痛,易影响创面愈合,而且易引发尿潴留、便秘和心率加快等相关并发症,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直接影响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生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止血、消炎及通便等药物缓解病情,虽取得一定疗效,但难以从根源上预防疼痛。鉴于此,中医学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中医学在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问题等方面有较突出的疗效。因此作者拟对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19 年12 月本院60 例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 12 例;年龄35~78 岁,平均年龄(56.24±8.42)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6.17±1.9)年;疾病类型:肛瘘10 例,混合痔14 例,肛裂3 例,肛周脓肿3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35~78 岁,平均年龄(57.94±8.27)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6.02±1.83)年;疾病类型:肛瘘9 例,混合痔 13 例,肛裂4 例,肛周脓肿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肛肠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且在便后实施换药操作。对照组行穴位敷贴治疗,穴位敷贴方:延胡索30 g,制半夏、乳香、没药、肉桂各15 g,冰片10 g;磨粉后装入密封瓶,用醋调制糊状,取药糊1 g 置于3 cm 大小正方形胶布上方,按照循经取穴和远部取穴的原则,选取长强穴、大肠俞穴、足三里穴与承山穴,将药糊贴紧穴位,敷贴12 h,治疗3 d。观察组行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穴位敷贴法同对照组;中药熏洗方:蒲公英30 g,两面针15 g,苦参 15 g,黄柏 15 g,川芎 10 g,冰片10 g,白芷、赤芍各8 g,高压煎取药液 400 ml 备用。将药液用2 L 开水冲好后进行熏洗,2 次/d,15 min/次,熏洗完成后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外用无菌纱布覆盖,治疗3 d。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疼痛程度:使用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为0~10 分,0 分表示无疼痛感,10 分表示患者难以忍受疼痛感[2]。②疼痛持续时间:换药后开始记录患者疼痛感觉持续时间。③创面愈合时间:从手术结束后第 1 天开始至创面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创面愈合标准为上皮组织爬行至覆盖创面[3]。④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切口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水肿基本消失,创面基本愈合;有效:患者切口疼痛有所缓解,水肿有所消退,创面明显缩小;无效: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上药、排便时仍存在明显疼痛感,水肿未消退,其创面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⑤安全性:以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起泡、红疹、肿胀、感觉异常及治疗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有无异常判定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术后第1 天,两组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 天,观察组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h)

表1 两组患者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h)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06±4.26) d,短于对照组的(20.65±5.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1 例起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2 例起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同时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肛肠术后疼痛属于“肿痛”范畴,主要由创伤、湿热壅滞、气血瘀积所致,因此治法应以祛湿除热、疏经活络为主[5]。本研究采用穴位敷贴及中药熏洗方辨证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根据“先治其外,再调其里,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的中医辨证原理,通过药物直接发挥散瘀化滞、脱腐解毒之功[6]。在穴位敷贴治疗中选足三里穴、长强穴、承山穴、大肠俞穴,足三里、承山、大肠腧穴被医家认为是治疗肛门病变的经验效穴;长强穴为督脉络穴,是督脉与足少阳、足少阴经交会穴,可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有利于促进疏经活络[7-9]。中药穴位敷贴方中延胡索可行气止痛,制半夏、乳香、没药、肉桂可活血散瘀止痛,冰片助药发散。中药熏洗方中蒲公英、两面针、冰片具有解毒散结和消肿止痛功能,黄柏和苦参清热燥湿解毒;白芷、赤芍和川芎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和收敛消肿;上述药物煎水熏洗切口能有效发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杀菌抗炎、敛疮生肌作用[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第1 天,两组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 天,观察组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具有较明显的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进行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明显改善疼痛情况,提高治疗效果,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加速创面愈合,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肛肠熏洗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