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布宽度和脂蛋白磷脂酶A2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

2021-06-19 08:27贺志安刘慧晶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程度炎症年龄

杨 硕,贺志安,刘慧晶,张 静

(1.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省免疫与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分子诊断与医学检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3;3.新乡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 新乡 453003)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报告,CHD患病人数为1 100万,且病死率呈上升趋势[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被定义为一个动态的慢性炎症过程[2],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作为与炎症有关的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与CHD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进展及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对CH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5]。尽管这2种指标在对CHD预测价值方面皆有研究,但任一指标单独预测CHD及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不太理想,而关于二者联合检测预测CHD的价值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CHD患者临床资料,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RDW和Lp-PLA2联合检测对CHD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因胸痛、胸闷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住院时间≥24 h。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脏瓣膜病、重度心力衰竭者;(2)甲状腺功能紊乱;(3)伴有肝、肾、肺等功能严重障碍者;(4)近期感染、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患有恶性肿瘤;(5)近1周内服用类固醇、抗生素、炎症抑制药物,使用降脂类药物,长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者;(6)近期有输血史者;(7)妊娠、创伤及长期贫血者。CHD的诊断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y,ACC)冠状动脉造影指南对CHD的诊断标准[6]: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中左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至少有1支血管管腔狭窄≥5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CHD组(n=164)和非CHD组(n=64)。CHD组:男123例,女41例;年龄38~89(60.44±12.95)岁。非CHD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39~76(58.86±8.81)岁。CHD和非CHD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CHD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33)、双支病变组(n=63)和三支病变组(n=68)。单支病变组:男26例,女7例;年龄38~85(54.70±13.74)岁。双支病变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38~86(58.51±12.09)岁。三支病变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43~89(64.12±11.53)岁。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相关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符合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以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已经接受正规降血压治疗,虽血压<140/90 mm Hg,仍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及任意时间静脉血糖≥11.1 mmol·L-1,或空腹血糖≥7.0 mmol·L-1,或葡萄糖负荷后2 h静脉血糖≥11.1 mmol·L-1。

1.3 方法

1.3.1 资料收集及指标检测入院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入院后次日早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流水线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尿素(urea,Ur)、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及葡萄糖(glucose,Glu)水平。采用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及RDW。采用UTP-3A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Lp-PLA2。每台仪器均已进行校准,各检测项目每天均使用配套质控品于样本检测前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质控结果均在控。

1.3.2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入院3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后保存图像,由至少2名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进行判读,以保证对病变血管进行客观公正准确地判断。

1.3.3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采用Gensini评分法[7]对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程度≤25%计1分,26%~50%计2分,51%~75%计4分,76%~90%计8分,91%~99%计16分,100%计32分。每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评分乘以该病变部位的系数(左主干×5.0,左前降支:近段×2.5、中段×1.5、远段×1.0、第一对角支×1.0、第二对角支×0.5;左回旋支:近段×2.5、远段×1.0、钝缘支×0.5;右冠状动脉:近段×1.0、中段×1.0、远段×1.0、后降支×1.0、左心室后侧支×0.5)即为该病变血管的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为各分支血管积分之和,积分越高,表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呈正态分布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非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相关性分析选择Spearman相关分析,多个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RDW、Lp-PLA2预测CHD的最佳截断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HD组和非CHD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见表1。CHD组和非CHD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MPV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吸烟者比例及PDW、TC、TG、LDL、GLU、Ur、Cr、UA、RDW、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HD组,HDL水平显著低于非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CHD组和非CHD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CHD group and non CHD group

2.2 RDW、Lp-PLA2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RDW、Lp-PLA2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0.698、0.668,P<0.01)。

2.3 非CHD组和不同病变组患者RDW、LP-PLA2比较结果见表2。单支病变组和非CHD组患者RDW、LP-PL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患者RDW、LP-PLA2均显著高于非CHD组和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RDW、LP-PLA2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非CHD组与不同病变组患者RDW、LP-PLA2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RDW and LP-PLA2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non CHD group and different lesion groups(±s)

表2 非CHD组与不同病变组患者RDW、LP-PLA2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RDW and LP-PLA2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non CHD group and different lesion groups(±s)

注:与非CHD组比较a P<0.05;与单支病变组比较b P<0.05;与双支病变组比较c P<0.05。

组别n RDW/%Lp-PLA2/(μg·L-1)非CHD组64 11.83±0.71 105.27±22.05单支病变组33 12.16±0.77 114.93±31.34双支病变组63 12.78±0.95ab 153.52±90.00ab三支病变组68 13.48±1.23abc 201.91±62.26 abc

2.4 CHD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将CHD作为因变量,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LDL、Glu、Cr、RDW、Lp-PLA2是CHD的危险因素(P<0.05)。

表3 CHD危险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Tab.3 Logstic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CHD

2.5 RDW与Lp-PLA2预测CHD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见图1。RDW预测CHD的最佳截断值为12.55%(曲线下面积为0.801,P<0.05),灵敏度为57.3%,特异度为89.1%;Lp-PLA2预测CHD的最佳截断值为137.2μg·L-1(曲线下面积为0.826,P<0.05),灵敏度为65.9%,特异度为95.3%;RDW联合Lp-PLA2预测CHD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P<0.05),灵敏度为83.5%,特异度为90.6%。

图1 RDW、Lp-PLA2及RDW联合Lp-PLA2预测CHD的ROC曲线Fig.1 ROC curve of RDW,Lp-PLA2 and RDW combined with Lp-PLA2 in predicting of CHD

3 讨论

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8],其循环产物与动脉壁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血管炎症和机体氧化应激等一系列反应,因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9]。RDW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异质性的参数,其水平升高与机体炎症及营养状态相关[10]。RDW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11]。已有研究证明,急性缺氧刺激可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大量增加,EPO诱导特征性肥大红细胞形成,肥大红细胞的存在进而使RDW升高[12]。慢性炎症也可调节EPO的分泌,改变红细胞生成的过程,使红细胞大小不等,进而导致RDW升高。因此,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促炎因子水平越高,RDW水平就越高。ISIK等[13]研究发现,RDW增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肖莉[14]研究发现,RDW可用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情况。ÇETIN等[15]首次研究了RDW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发现,RDW在正常组和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亚组中存在差异。还有研究发现,RDW可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进展[4]。本研究中,CHD患者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RDW水平逐渐升高,且其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说明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Lp-PLA2是磷脂酶A2超家族中水解磷脂的一员,是由循环和血管内膜中的炎症细胞产生的[16],其能产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促炎分子,在血管疾病炎症反应方面有高度的特异性[17]。流行病学研究及荟萃分析结果显示,Lp-PLA2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8]。此外,血清Lp-PLA2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疾病预后状况密切相关[19]。本研究结果显示,CHD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中该指标逐渐升高,提示Lp-PLA2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密切相关,且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说明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作为预测CHD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CHD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吸烟、PDW、TC、TG、HDL、LDL、Glu、Ur、Cr、UA、RDW及Lp-PLA2水平等与CHD的发生有关,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MPV等与CHD的发生无关。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Glu、Cr、RDW、Lp-PLA2是CHD的危险因素,表明这几种指标与CHD的发生有关。这与已经证实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胆固醇增高)等[20]存在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所选择人群所在地区不同及入选病例较少等有关。本研究运用了ROC曲线分析RDW、Lp-PLA2预测CHD的价值,结果显示,RDW、Lp-PLA2预测CHD的截断值分别为12.55%、137.2μg·L-1,而RDW联合LP-PLA2检测预测CHD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6,说明2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RDW、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在评估CHD病变严重程度方面有较大的前景。另外,作为CHD的危险因素,RDW、Lp-PLA2联合检测可预测CHD的发生、发展。

猜你喜欢
程度炎症年龄
变小的年龄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投稿方式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炎症是个什么“鬼” 有了炎症是不是就要消炎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年龄歧视
算年龄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