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A胶囊和清热解毒活血方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2021-06-19 08:27孙晓峰文建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银屑病活血炎症

孙晓峰,文建军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 洛阳 471002)

银屑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以寻常型最为常见,具有病程漫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目前,寻常型银屑病尚无特效药物,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导致整体治疗效果欠佳[3]。中医疗法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辨证论治等优势,且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小,故中西医结合疗法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中医理论认为,寻常型银屑病属于“白疕”等疾病范畴,病位在血分,血热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4]。相关研究表明,免疫功能异常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关系密切[5]。清热解毒活血方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之功效,亦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维A胶囊和清热解毒活血方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西医相关诊断标准[6]和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相关诊断标准[7];(2)年龄≥18岁;(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者;(2)合并先天性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者;(3)参与本研究前2周内接受外用制剂局部治疗或4周内接受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者;(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5)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或禁忌者;(6)合并免疫缺陷或免疫亢进者。本研究共纳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35例,女13例;年龄18~64(38.67±7.14)岁;病程0.3~15.0(8.23±2.04)a;发病情况:皮损泛发33例,局限于其他各处15例;病情分期:退行期17例,进行期18例,静止期13例;疾病类型:点滴型23例,斑块型25例;病情程度:中度28例,重度20例。对照组:男34例,女14例;年龄19~63(39.52±8.03)岁;病程0.5~16.0(8.90±2.65)a;发病情况:皮损泛发31例,局限于其他各处17例;病情分期:退行期16例,进行期17例,静止期15例;疾病类型:点滴型22例,斑块型26例;病情程度:中度27例,重度21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情况、病情分期、疾病类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26)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持续治疗3个月。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清热解毒活血方治疗,药方组成:桃仁10 g、丹参15 g、徐长卿15 g、羊蹄跟15 g、花蕊石30 g、仙鹤草30 g、山药10 g、茜草30 g、生地20 g、卷柏15 g、土大黄10 g、红花10 g、当归10 g,水煎取汁,每剂300 mL,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80℃冰箱中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

1.3.2 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试剂盒购自埃克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3 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PASI评分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总分0~72分,分值越高,提示病变范围越大,病情越严重[8]。

1.3.4 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治愈:PASI评分降低≥90%;显效:PASI评分降低60%~89%;有效:PASI评分降低30%~59%;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6]。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5 不良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比较结果见表1。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serum TNF-α,IL-6 and IL-8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serum TNF-α,IL-6 and IL-8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组别n TNF-α/(pg·L-1)IL-6/(pg·L-1)IL-8/(pg·L-1)对照组48治疗前31.97±5.66 249.61±79.35 12.98±3.01治疗后16.17±4.11a 141.46±56.79a 6.43±1.35a观察组48治疗前32.59±6.14 251.45±83.13 13.12±2.75治疗后10.89±3.16ab 93.53±24.04ab 4.11±1.03 ab

2.2 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比较结果见表2。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CD3+,CD4+,CD4+/CD8+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CD3+,CD4+,CD4+/CD8+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组别n CD3+/%CD4+/%CD4+/CD8+对照组48治疗前47.09±2.32 35.04±3.79 1.29±0.40治疗后48.39±3.10a 38.32±4.30a 1.51±0.36a观察组48治疗前46.79±2.41 34.71±3.36 1.27±0.39治疗后52.68±3.39ab 42.24±5.09ab 1.68±0.33 ab

2.3 2组患者PASI评分比较结果见表3。治疗前2组患者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PASI评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PASI scor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2组患者PASI评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PASI scor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n PASI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8 14.94±4.11 6.96±1.73 a观察组48 15.21±3.69 4.25±1.68a t 0.339 7.786 P >0.05<0.05

2.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17%(38/4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5)。

2.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口干1例,转氨酶升高1例,呕吐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5/48);对照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转氨酶升高2例,呕吐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4/48);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4,P>0.05)。

3 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目前,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其与代谢、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9]。阿维A胶囊是西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常用的维A酸类药物,其可一定程度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有易耐药及不良反应较多等局限性[10]。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临床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基本病机在于素体阳热偏盛,营血亏虚不足,外感六淫之邪,导致蕴湿生热,肌肤失于濡养,加之热毒郁久,热盛生风化燥,发于肌肤,故主张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之法作为基本治疗原则[11]。清热解毒活血方的药理作用与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病机相契合。清热解毒活血方中丹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之效;生地具有滋阴、清热、凉血之效;桃仁、当归、仙鹤草、红花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徐长卿可活血解毒、止痒消肿;羊蹄跟具有清热、解毒、泻火作用;花蕊石可化瘀止血;山药可补中益气;茜草、卷柏具有活血通经、凉血止血之效;土大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之效[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清热解毒活血方可以有效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情,加快疾病转归,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适合长期应用。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寻常型银屑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介导的Th1细胞免疫应答、促炎因子、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因子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13-14]。IL-8属于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之一,其可趋化白细胞,加快胶质细胞增生,持续加重炎症反应[15]。IL-6在炎症反应中具有核心调节作用,研究证实,血清IL-6水平与银屑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16]。TNF-α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诱导强烈的炎症反应[17]。有研究显示,TNF-α在银屑病皮损部位的炎症、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18]。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阻滞或消除抗体产生,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且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相一致[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清热解毒活血方可以有效抑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归所含挥发油、阿魏酸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20];丹参具有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充血症状[21];土大黄提取物中的大黄素可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炎症反应[22]。动物实验显示,羊蹄跟可通过影响Th1/Th2细胞及相关因子水平而调节小鼠免疫功能[23]。因此,清热解毒活血方可通过当归、丹参、土大黄、羊蹄跟等多味中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适合长期应用。

综上所述,阿维A胶囊联合清热解毒活血方可显著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疾病转归,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银屑病活血炎症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投稿方式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炎症是个什么“鬼” 有了炎症是不是就要消炎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