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多元化评价方法研究

2021-06-20 14:42吕吉勇蒋湘之王丹丹李海霞姜昂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冰雪运动人才培养

吕吉勇 蒋湘之 王丹丹 李海霞 姜昂

摘 要:在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中对高素质冰雪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评价仍采用单一评价主体、唯量化的评价方法,难以发挥冰雪运动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和调节功能。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7所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专业教学目标、内容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学生冰雪职业能力培养是冰雪运动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评价的重点;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冰雪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建构”、学习态度、交往合作能力、自信心以及意志品质培养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发展特性。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中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标准评价与非标准评价共用的教学评价方法有利于冰雪专业学生冰雪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多元化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1)03-0028-07

Abstract:The using of the methods of single-subject evaluation and solely us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during the teaching of winter sports qualified personnels that used by some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China can not fully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diagonsis, guidance and adjustment of winter sports teaching evaluation. By investigat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s of snow and ice sports majors in seven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orhtern China and by search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materials of teaching and learing evaluation methods in PE education, the author find out the core of personnel training-the prefess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multi-dimesional teaching evaluation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ice and snow sports skills and promote their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self-confidence and volit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It will als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and process evaluation, standard evaluation and the non-standard evaluation in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orhtern China is benefi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ce-snow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ice-snow sports.

Key words: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orhtern China; Winter sports; Personnel training;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2022年第24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北京冬奥会的举办需要众多冰雪专业人才,《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冰雪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院设置和发展冰雪产业相关专业[1]。但是在社会环境和需求变革情境下,传统的冰雪体育人才培养范式受到挑战[2]。北方高等体育院校紧抓国家冰雪运动战略良机调整办学思路,提高冰雪专业地位,改善办学条件:有的学校增设冰雪专业,已有冰雪专业的学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完善冰雪课程体系,体现冰雪特色,提高冰雪人才培养质量。冰雪人才质量如何需要教学评价来判定,体育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体育教学的要素、过程和效益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3]。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把终结性评价作为衡量学生重要指标[4]。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教学评价只采用成绩评定这一单一的、量化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冰雪教师“教”的评价,也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其评价是不真实和不客观的。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得当,学习效果是否良好,都需要体育教学评价过程才能得到判定[5]。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在冰雪运动教学中应当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体系,发挥其诊断、导向和调节的功能。

1 我国冰雪运动专业教学评价方法现状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评价受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和拉尔夫·泰勒“目标评价模式”的影响。接受式教学方式是教学内容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并不依靠学生独立的发现,学生只需要把教师呈现给他的材料,经过整合储存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即所谓的“内化”,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现[6]。目标评价模式强调教学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我国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主要受此影响,注重体育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的量化评价,而没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也没有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的培养。通过对7所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運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考核大纲等文件进行查阅,发现冰雪运动教学评价的主体、目的、功能和方法并不科学合理,且忽视了对冰雪教学实践与创新内容的评价(见表1)。

2 多种教学评价模式的“择优”运用

拉尔夫·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是最早、最完备的评价理论模型,被称为“传统评价模式”。目标达成模式优点是预先确定评价目标,使行为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评价的功效,重视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评价者可以清晰而准确地判断目标达成的情况[7]。

20世纪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而教师发挥着组织者、指挥者、帮助和促进者的作用,最终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观点是对真实任务的评价、在教学背景下的评价、对知识建构的评价、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多元化评价[8],其评价是动态的、持续性的,强调关注过程评价、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个体内差异评价。建构主义教学评价观同时也认为评价目标自由,教学和评价虽然有了更多自由空间,但是在实践中却难以操作,会使评价者处于难以把控的局面。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人们将教学评价单一的理解为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项目理论知识的成绩评定,严重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冰雪教学的评价观和评价机制是对夏季项目评价的沿袭,没有考虑到我国对冰雪职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其教学评价内容相对狭窄,只关心学生理论知识和冰雪技能的掌握,忽视冰雪专项学生发展所需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冰雪运动教学中需构建一套目标与过程相联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目标达成模式主张的目标明确、可测量的终结性评价和建构主义教学评价观倡导关注过程、个人体内差异、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具有“多元价值”的评价方法的运用,才能对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判断。

3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1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目标

“教育评价之父”拉尔夫·泰勒认为,“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9]。强调评价是以目标为中心,研究现实的教育活动是否达到目标的程度。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来进行的,目的是及时修正体育教学目标、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合,追求最佳效果和目标的达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冬季项目每年招生人数约 400 人,主要集中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吉林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具有较强冰雪运动教学实力的学校[10]。以7所学校为代表的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目标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高校培养目标为:能从事冰雪运动教学、训练、管理及相关岗位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将来进入冰雪运动领域相关岗位培养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11]。根据现阶段我国开展冰雪运动所需的冰雪人才种类、学生职业意愿与自我特长培养学生未来从事冰雪运动某个方向的职业能力将是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冰雪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是冰雪运动教学的重点,也是冰雪教学评价的主要关注点。

3.2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内容

2018年《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开设采用“3+X”模式,“3”是指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12]。通过查阅7所北方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其课程基本一致,其课程设置见表3。

4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多元化评价方法分析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评价目的在

于评估冰雪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程度。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充分采用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冰雪运动教学评价发展趋势应在评价方法多元化方面取得认同。冰雪运动教学评价的对象为冰雪教师的“教”与冰雪项目学生“学”的过程和结果,其工作内容为冰雪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4.1 教师“教”的评价方法

冰雪教师“教”的评价主要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指导与评价、教学效果[13],见表4。

4.2 学生“学”的评价方法

当今社会对冰雪人才的需求基本集中在冰雪运动训练与教学、冰雪竞赛组织-管理-推广、冰雪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冰雪运动理论科学研究、冰雪运动产业开发、冰雪场馆运营与维护等六个方面[14],也是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冰雪教学的主要内容。此六个冰雪方向课程设置除教育部统一规定的通识课程外,主要是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的评价重点是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阶段的教学评价方法。

4.2.1 专业课程阶段学生“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专业课程阶段学生“学”的教学评价方法见表5。

(1)偏重于冰雪实践学习的教学评价方法。

冰雪运动教学与训练、冰雪竞赛组织-管理-推广、冰雪场馆运营与维护偏重于“实践”学习,包含有较少的理论知识,教师可采用量化评价(标准评价)和质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量化评价就是基础理论知识的书面测验;表现性评价由教师预先设计案例,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设计表现性任务,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冰雪运动教学与训练实践的评价方法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运用于学生冰雪运动技能和专项身体素质的评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提高程度评定,一种是标准参照测验。提高程度评定在于弱化学生先天条件的差异,着重于对其学习训练努力程度的评价;标准参照测验在于督促学生思想上重视和明确自己等级位置。建构主义评价观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概念,即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知识、学习态度、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冰雪运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评价采用即时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冰雪运动技能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教师应重视此特点,恰当地运用和调整对学生冰雪技能表现的即时评价,扬长避短,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档案袋评价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进入档案袋的作品由学生自己决定[15]。主要任务是冰雪技能展示和教学方法、制定体能训练方案、制定训练计划、战术解析等。表现性评价是将上述任务通过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实施并进行视频录制,这将是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态度、交往合作能力、自信心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

冰雪竞赛组织-管理-推广、冰雪场馆运营与维护的实践部分采用过程性评价。这两个冰雪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教学特点,主要是实践能力的提高。采用的评价方法为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记录的内容是其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成长过程。学生全部进入到实践教学中去,并参与冰雪教学比赛、校级冰雪竞赛、市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和推广活动、场馆运营和维护中去,每次比赛后将自己参与的具体工作以书面、照片、视频和日志的形式记录到档案袋中,进入档案袋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每个学期由学生多次展示其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由评价者进行综合评价。

(2)偏重于冰雪理论研究学习的教学评价方法。

冰雪运动理论科学研究主要是探讨冰雪体育运动科学的发展趋势、前沿动态,分析冬季项目教学、训练、比赛、管理的规律,探索冰雪运动、冰雪体育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冰雪运动理论科学研究学习内容的评价宜采用质性评价。质性评价的方法为冰雪理论研究的论文测验,要求学生创作与冰雪运动研究有关的诸如小论文、研究报告、数据分析、论坛总结等作品,主要用来展示学生以一種有意义的方式来组织和呈现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分析、综合和批判的思维技能[16]。教师选择能覆盖课程主体的论文问题,确定每一个问题中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冰雪优秀论文分析、冰雪政策解读或者冰雪前沿研究分享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资料查询方式获得信息和资料撰写文章、研究报告等展示学生组织和呈现所学知识的能力,不仅可以锻炼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论文测验一是要求被测者通过记忆重新提取知识(而不是仅仅识别知识);二是要求被测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而不是从固定的备选答案里选择答案) 并进行额外的深入加工[12]。论文测验这种非标准评价方法有利于评价学生的建构、设计、组织和整合能力,比客观性试题有更多的优越性。

(3)偏重于冰雪“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的教学评价方法。

冰雪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冰雪运动产业开发需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实践运用中。理论知识部分教师可采用量化评价(标准评价)和质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量化评价就是基础理论知识的书面测验;表现性评价由教师预先设计案例,学生进行口头陈述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给出解释回答。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设定案例任务,引导确定目标和问题,并进行总结。这样的评价能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能考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协作配合能力。

冰雪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冰雪运动产业开发的实践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其评价方法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进入真实的冰雪运动情境或模拟的冰雪运动情境,在具体的任务中表现出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冰雪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进入模拟实验室和跟队实践实习,学生需要对案例中和实践中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案、康复计划制定等进行展示。冰雪运动产业开发进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在高校“冰雪产业开发教学团队”的指导下,投身于创业孵化器—冰雪体育产业园,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自身优势,探索冰雪运动培训,冰雪产品设计(服装、器材)、冰雪体验表演等项目,学生将参与或独立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展示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达成的成果,有利于增强其自我责任感。表现性评价的局限在于评价标准的准确性和不同时间教学评价的效度。教师的前期准备包括检查是否有现成的表现评价工具,若没有,需要自行编制明确而能清楚地界定表现性行为的评价标准。

4.2.2 实践课程阶段学生“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毕业实习应重点培养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应体现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应着重培养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训练与比赛培养学生参赛能力和竞争意识[17]。实践课程阶段学生“学”的教学评价见表6。

(1)以 “实习单位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教学评价方法。

实习单位评价是对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最直接、最有参考价值的反馈。实习单位根据具体职业岗位要求从职业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不同的单位可根据各自特点细化为岗位任务适合度、专业技能、态度与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评价指标,采用Likert五级评定法,五级分别为很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弱和很弱,并分别赋以5分、4分、3分、2分和1分,对其实习表现进行评价[18]。实习单位评价反馈对于冰雪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冰雪运动专业学生冰雪职业能力塑造的重要桥梁。

毕业实习成果展示的过程性评价。采用典型案例书面表达法,一是书面描述实习中或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二是阐述采取的具体的实习措施及结果;三是总结经验明确需要改进的行为。

终结性评价是对实习单位评价和毕业实习成果展示评价的综合评定。

(2)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的教学评价方法。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各学校基本采用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评价。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展,毕业论文将不是毕业设计的唯一选择,可与冰雪项目竞赛、赛事组织与推广、竞赛编排与执裁、冰雪项目社会指导、冰雪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中小学冰雪运动进校园、冰雪运动发展论坛等众多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过程性评价,各方向学生可提供诸如教学与训练视频课程、康复计划和治疗视频、赛事秩序册、冰雪项目指导视频、冰雪比赛视频等实践作品,由教师评委组对其作品进行评价。

(3)创新创业综合实践教学评价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构思建立与冰雪运动有关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选拔优秀者参加省、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学校评委组对各团队的项目进行评价。

5 结 语

北方高等体育院校冰雪运动教学评价是为冰雪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程度服务的。在整个冰雪教学评价过程中冰雪教师的“教”和冰雪专项学生的“学”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以过程性评价方法为主。冰雪教师的教学准备、指导评价、教学效果可建立量化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技能知识“建构”的指导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冰雪专项学生专业课程阶段和实践课程阶段 “学”的评价多采用标准参照测验、论文测验、课堂案例口述回答、课堂讨论、档案袋评定、完成实际教学情境真实任务的学习成果展示等多元化评价方法,是标准化评价和非标准化评价的结合,重视冰雪实践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无标准答案),发挥“以实习单位评价为主”的实践教学评价作用,促进冰雪专业学生冰雪职业能力的快速塑造。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748.htm,2016-11-25.

[2] 姚小林,安婧,寧博文,等.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境与创新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0(4):29-33.

[3] 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92-94.

[4] 付英伟.积分制评价法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实施[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4-77.

[5] 苏晓红,王晓春.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0 (6):109-113.

[6] 张建云,潘华英.发现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浅析[J].学理论,2011(22):178-179.

[7] 闫守轩,等.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原理与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95.

[8] 刘昕.现代国外教学思想与我国体育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8-135.

[9] 拉夫尔·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5.

[10] 吕吉勇,王丹丹,蒋湘之,等.G-S理念下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北方高校为例[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 40 (5):101-105.

[11] 胡建波,汤伶俐.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8(4):25-27.

[12]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6 -84.

[13] 苏晓红,王晓春.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 30 (6):109-113.

[14] 曹杰.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大人才培养新策略[J].冰雪运动,2018,40 (5): 69-72.

[15] 朱爱红,聂爱民,张继红.基于学习档案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10):31-35.

[16] 张建华,杨铁黎.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64-67.

[17] 闫守轩,等.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原理与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24.

[18] 金冬梅,杜蕾,刘立新.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6 (5):70-73.

[19] 殷鼎,史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1):57-66.

[20] 李波,朱琳琳,杨晨,等.全纳教育理念下高校适应性体育教学形式及教学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6):21-30,35.

猜你喜欢
冰雪运动人才培养
我国南方地区冰雪运动大众化推广策略分析
2022年冬奥会助力首都群众冰雪运动发展的研究
基于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
创造条件 冰雪进校 引领师生游冰戏雪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