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群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同向育人改革与实践

2021-06-20 13:36袁红冯洪恩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滑冰实验班

袁红 冯洪恩

摘 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借鉴“项群训练”相关理论,挖掘出不同项群竞技项目教学中所蕴涵的“思政”要素。以东北特色类冰雪体育项目为例,采用对比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以东北石油大学滑冰与滑雪选修课本科生作为实验对象,从冰雪理论知识、技术动作、体育竞赛及课外体育锻炼四个层面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进行实践研究,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从体育教学、运动成绩、运动竞赛及课余体育锻炼四个维度进行教学效果检测,发现教学实验效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体育课技术教学与“课程思政”可以同向、同行,达到“育体”与“育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项群理论;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同向育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1)03-0075-06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ll-staff education, whole-course education and all-rou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reating people by virtue.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theory of item group training, and excavates the elements of “thought and politics” contained in the teaching of different item group competitive items. Taking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ast China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aking the students of skating and skiing elective textbooks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 practical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thinking and politic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ce and snow theory knowledge, technical action, sports competi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and test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achievement, sports competition and after-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It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h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hich shows that the technical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urse thinking and politics” can be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peer,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Item group theory;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ies; Same direction

高校體育课是全国普通高校均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要求“要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而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体育素养、运动技巧的培养,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增进,高校公共体育文化中没有搭载德育的观念和思维,造成体育学习与德育培养相割裂。在“课程思政”的视阈之下高校体育教学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核心载体,促使思想政治德育观念以体育文化的方式在学生之间传播,这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教学参与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从日常教学中感悟到思想道德观念的培育。基于项群理论视角下探索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同向育人的改革,不仅能拓展单一运动项目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而且益于形成体育思政课程体系,发挥团队优势。

1 项群理论视角下各类运动项目“思政”要素

“项群”创始人田麦久先生提出:“项群训练理论”已经越出了运动训练学的边界,而逐渐演化为“项群理论”。凡有运动项目的地方,就有项群存在。无论是运动训练,还是体育教学;无论是体育场馆,还是体育服装;无论是运动健身,还是体育管理;无论是运动生理,还是体育心理,处处表现着项群特征,处处都可以进行项群分析。项群理论,其关键点在于“聚类”,将同属性的项目聚合。本文利用项群特征,基于“课程思政”理念,通过对12名教授进行访谈,在专家访谈指导建议下归纳不同项群竞技项目体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思政”要素,见表1。

2 实验对象及内容

2.1 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以东北石油大学滑冰和滑雪项目为教学实验项目。从2019级54个滑冰公共选修课班级里随机抽出化学2019-1班(实验1班)与应用统计学2019-4班(对照1班)进行组别1滑冰教学实验,从2018级12个滑雪公共选修课班级里随机抽出滑雪5班(实验2班)和滑雪8班(对照2班)进行组别2滑雪教学实验。

首先对两个组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实验前测,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数据表明同组別的两个班学生测试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 冰雪类运动项目课程思政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开设的冰雪类运动项目分别是速度滑冰、冰球、冰壶及越野滑雪。冰雪类课程思政教学计划见表3。此教学计划特点,一是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契合。二是教学方法与组织服务于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且灵活多样。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四是具有普通性,适合于冰雪项群的所有运动项目。

2.3 实验步骤

教学实验同组别由一名教师进行执教,实验班任课教师根据《冰雪类运动项目教学计划》按所授项目制订出滑冰课教学和滑雪课教学并执行。对照班任课教师按照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完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相同的技术教学内容。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进行8周的滑冰教学和滑雪教学。在体育竞赛和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按东北石油大学体育课程总体要求,实验班与对照班同学必须完成每周四至五次的课外跑步,其中男同学每次完成2 000m,女同学完成800m,每年必须参加一项以上校内外体育竞赛。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进行一年的跟踪实验(主要由于东北石油大学体育竞赛涵盖于以夏季项目为主的“阳光体育文化节”和以冬季项目为主的“冰雪体育文化节”之中,其跨度为一年)。为保证最后评价的客观性,由参与实验之外的三个冰雪教研室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两个组别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从体育教学、运动成绩、运动竞赛及课余体育锻炼四个维度进行教学效果检测,测试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计量资料(X±S),P<0.05,教学实验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体育教学

课题组经资料查询和专家访谈,首先制订出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指标。其次由3名参与实验之外的冰雪教研室教师从体育教学层面对两个组别的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分别在教学第1周和教学第8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按出勤状况、集合整理队伍精气神、按要求着装(冰鞋、运动服)、准备热身活动认真度、观看教师示范的认真度、小组互助时积极性、练习中主动为同学提供保护、课上游戏时积极性、组间竞赛遵守规则9项内容进行打分,见表4;对总体数据差异性分析,见表5;对组别1滑冰教学实验前后部分单项内容教师评价分数分析,见表6。数据表明,教学实验前,两个组别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教学实验后,评分实验1班标准为优的人数提升比率达48.28%,相较于对照班提升比率13.79%效果明显,尤其在观看教师示范认真度及小组互助时积极性层面差异显著(P<0.01);实验2班评分标准为优的人数提升比率达51.74%,相较于对照班提升比率17.25%效果明显,且96.55%的学生评分标准达到良以上。

数据表明在体育教学层面,实验1班学生通过在滑冰课中导入“思政”内容的教学下,其课堂组间动作展示精神面貌、小组之间互助交流团结协作以及团队风采展示时组织能力有显著提升。这是由于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政培养,学生在学习习惯和团队配合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从而在课堂中更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中。

3.2 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

对两个组别的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滑行成绩及男同学1 000m女同学800m进行测试,测数据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运动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7。其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加了,尤其是在要求意志品质较高的1 000m

(800m)测试中,实验班学生畏难情绪明显低于实验班。二是实验班学生心理状态较于对照班稳定,在500m滑行(滑冰、滑雪)测试中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班。

3.3 体育竞赛

教学实验后,通过问卷调查统计50名现场观看竞赛的学生评价(占比20%)、裁判员评价(占比30%)、对手评价(占比30%)及学生自评(占比20%)对两个组别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育竞赛层面数据分析,差异显著(P<0.01),见表8,数据表明两个组别的实验班学生在参与冬季冰雪体育竞赛与志愿报名担任竞赛裁判的积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滑冰组教学实验后体育竞赛层面单项数据分析,单项10分,差异显著(P<0.01),见表9,数据表明在高校体育竞赛层面,滑冰体育课通过进行“课程思政”,对学生竞赛主动参与积极程度、赛时遵守赛场礼仪、规则与志愿服务主动性有显著促进作用。

3.4 课外体育锻炼

教学实验后,对两个组别的学生1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层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调查分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长(见表10)与参与动机(见表11)两个层面。数据表明在课外体育锻炼时长层面,进行“课程思政”后,炼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两个组别的实验班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长4H以上占比68.96%,高于对照班58.61%;另一层面,数据表明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维度,两个组别的实验班学生在自觉参与锻炼中,除了追求增强体质和缓解压力外,在追求培养自身意志力、自信品质、互助协作意识、坚持不懈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动机方面比率高于对照班学生。

4 结 论

(1)同一项群的运动项目存在着运动员心理和认知能力共通之处,而品质、道德的培养与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项群理论视角下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具有可行性。

(2)普通高校实施学校体育的路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充分利用这些路径,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达到“课内外一体化”才能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3)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立与技术教学紧密贴合,教学方法、手段与组织方法服務于技术教学的同时,也要服务于思政目标的需要,达到体育技术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参考文献:

[1] 韩冰.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0,38(3):69-72,78.

[2] 穆文浩,李大新.项群理论视域下我国冬奥会奖牌分布及重点项目选择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4):35-40.

[3] 朱文华,寇健忠.国内外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审视与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3):58-62.

[4] 陆森召,李龙.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技术教学改革新思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3):59-65.

[5]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的创立与发展1983-2013[M].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

[6] 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7]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8] 王秀阁.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3):188-190.

[9] 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10] 焦连志,黄一玲.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3):121-126.

[11] 沙占华.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作用发挥的路径探讨[J].昌吉学院学报,2021(1):52-56.

[12] 聂迎娉,傅安洲.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根本遵循[J].大学教育科学,2021(1):1-7.

[13] 李丹,李康.三维视角下“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19-21.

[14] 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体育学刊,2021(1):1-6.

[15]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16] 王稳,李晓华.承继“情义”文化:促进大学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2):71-78.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滑冰实验班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滑冰大比拼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小老鼠滑冰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滑冰”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滑冰
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