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融合新闻生产的特色

2021-06-20 09:30郭晓敏
传媒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人民日报

郭晓敏

摘要:全媒体时代,技术成为媒体发展的核心驱动。主流媒体必须在技术赋能下快速转变经营思维,构建融合新闻生产体系,占据媒体融合转型先机。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始终走在融合转型前沿,在融合新闻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当前国内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向标。本文从生产机制、技术应用和传播渠道三方面入手,重点总结分析其融合新闻生产特色,为国内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民日报 融合新闻 “中央厨房”

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H5、AR、VR、无人机拍摄等技术已成为新闻业的核心驱动要素,并衍生出短视频新闻、直播新闻、互动新闻、沉浸式新闻等诸多内容形态,有效促进了融合新闻的多元发展,为新闻媒体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人民日报作为党媒代表,积极探索融合新闻生产模式,强势引领融合新闻发展大潮。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通过5G客户端展开直播,“AR看两会”打造出超强临场视听体验。疫情防控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深入抗疫一线,为受众提供了大量集H5、海报等表现形式于一体的融合新闻,客户端日均阅读量超过1.5亿次。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日报融合新闻生产的成熟机制与个性特色。

一、生产机制:“中央厨房”为基石,“创作大脑”作支柱

人民日报融合新闻生产充分继承了自身的影响力优势,在技术赋能的加持下持续深耕,形成了以“中央厨房”和“创作大脑”为根本支撑的生产机制。

1.高效化的“中央厨房”。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完善的运作机制。高效的编辑分发流程为内容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由采编中心联手打造的融合新闻产品,通过社内、社外两个渠道同步传播。社内渠道包括《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和人民网总编室,社外渠道包括国内外新闻媒体合作单位。总编调度中心的组织架构完全打破了线性结构,转型成为由指挥员进行选题策划、指导,由采集员根据相应指示进行现场采编、整合的模式。在此过程中,采编联动平臺的采集员实时抓取、筛选数据,技术人员则对传播形态进行技术优化与设计,推广人员负责内容的全媒体分发。在“中央厨房”的机制框架中,人民日报真正实现了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元生成、全面分发、实时滚动的融合传播新格局。

2.优质化的“创作大脑”。2018年,人民日报正式推出“人民号”和“创作大脑”,是其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两大成果。“人民号”属于新媒体聚合平台,依托客户端渠道和内容优势,通过弹窗推荐来提高内容曝光度,通过“两微”推送来实现优质内容的集中推送与分发,全面提高了优质内容的关注度。“创作大脑”属于智能生产工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联手打造,兼具智能写作、语音转换、数据魔方、智媒引擎和视频搜索等功能,实现了融合新闻生产的智能化,为融合新闻的创新生产提供全面保障。

借助“中央厨房”和“创作大脑”,人民日报充分发挥了技术赋能下的强大优势,构建出高效、优质、即时的内容生产体系。人民日报还培养了一大批极具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建立了近50个融媒工作室,创造出大量“爆款”融媒产品。

二、技术应用:加快智媒化布局,推动5G多元下沉

5G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各方面的迭代升级,已经成为业内外的关注重点。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典范,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及现实影响,及时规划部署,为媒体融合发展开拓创新思路。

1.大数据技术的全面支撑。5G时代,大数据技术在融合新闻生产传播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应用,释放了强大市场效能。人民日报现行的融合新闻生产建立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框架之上。“中央厨房”依托舆情监测、效果评估、受众分析、反馈优化等技术工具,每天生成关于传播效果的动态报告,为采编方向调整、融合报道优化提供根本依据。在大数据的全面支撑下,各终端渠道实现统一策划、采编一体和同步传播,极大提高了融合新闻的传播效果。另外,人民日报通过实时获取、分析全网数据,在内部电子屏上动态呈现热点事件和新闻线索,实现不同终端传播内容的互通共享和全程追踪,为传播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人民日报借助舆情分析、数据监测等技术,构建了全媒体覆盖的运行机制,打造了具有强开放性的技术云平台,使“中央厨房”成为具有行业适切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2.丰富融合新闻报道新场景。为加快5G技术在融合新闻领域的转化,人民日报社与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在基站部署、场景开发、技术维护等方面展开全面探索。2019年,双方精心筹办“5G技术运用走进人民日报”体验展,全面推出5G新闻的最新应用,提供了融合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全流程智能化体验,充分凸显“5G+融合新闻”的无限魅力。目前,人民日报已经构建5G+4K场外直播+VR全景直播体系,充分提升了移动化的新闻体验。人民日报还将VR摄影与5G传输及无人机技术相结合,成功运用到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实现了移动网络传输的VR全景新闻直播,延伸了融合新闻的形态与传播边界。在5G技术全面赋能下,人民日报积极开拓融合新闻报道新场景,快速推进智媒化发展布局。

三、传播渠道:百端千室一后台,两微一端短视频

在传播渠道方面,人民日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在“中央厨房”融媒生产体系和内容优势的驱动下,融合新闻传播渠道更加公共化、开放化。

1.“百端千室一后台”的公共化传播渠道。人民日报于2017年推出了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不仅与全国同行分享融合新闻生产经验,还汇聚了国内媒体优势资源,打造出具有公共属性的“百端千室”共同体。截至2021年5月,该平台已有近300家党媒和新媒体入驻。人民日报凭借“中央厨房”的后台支撑,通过数据、服务的全面共享,构建了一个多党媒机构密切协作、互利共赢的公共传播渠道。“中央厨房”成为各级党媒融合发展的技术解决大本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则为其提供优质资源支撑。这种双向互补、联通的公共化传播渠道充分体现了“百端千室一后台”的战略发展思路,既确保了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纵深推进,又加快了融合新闻的全面推广。

2.“两微一端短视频”的开放化传播渠道。人民日报的融合新闻产品都会优先通过“两微一端”和党媒信息公告平台同步分发,使优质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实时分散传播。截至2021年5月,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超过1.31亿,日均互动超100万次,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单篇文章阅读量均10万+。近年来,人民日报积极展开融合新闻短视频的探索,使之成为常态化的传播渠道。截至2021年5月,人民日报抖音账号的粉丝量达1.3亿,累计获赞高达64.8亿次。2019年9月,“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开创国内主流媒体独立运营短视频平台的先河,形成了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短视频”的开放传播渠道。

四、结语

人民日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融合新闻生产特色,无论是“中央厨房”“创作大脑”的生产机制,还是大数据、5G技术的创新应用,无不彰显了媒体融合的重大突破。人民日报融合新闻生产的全媒体思维和创新开放思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关键,也是融合新闻生产的根本。在未来的5G时代,广大新闻媒体要与时俱进,加强内容、形式、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探索,积极寻求融合新闻生产的新模态、新契机和新可能。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岚,沈正赋.人民日报融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以十九大专题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20(15).

[2]陆窈,宁海林.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实证研究[J].当代电视,2020(04).

[3]张丹.人民日报“时光博物馆”的媒体融合探析[J].出版广角,2020(01).

[4]陈江江.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策略分析——以人民日报抖音短视频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12).

【编辑:陈文沁】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人民日报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中央厨房”建设探索
声情并茂 视听兼备
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