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表征与意义生产:微纪录片中的城市集体记忆生产研究

2021-06-20 09:56徐丹丹秦宗财
传媒 2021年10期

徐丹丹 秦宗财

摘要: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关键词:微纪录片 城市集体记忆 符号表征

集体记忆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被法国学者哈布瓦赫引入相关研究中。作为理解文化问题的重要框架,集体记忆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记忆是如何在媒介和社会活动中得以具身化,转化为个体的记忆认知,并实现确认族群身份和形成文化认同的功能。伴随着短视频产业的兴起,微纪录片在建构集体记忆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精英叙事与大众叙事的中间产品,其隐合了互联网时代文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向,成为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媒介产品,也因其短小碎片的特点,带来了记忆生产离场化、解构化、随意化等问题,因此厘清微记录片传播过程中的记忆建构模式就具有了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微纪录片的三重记忆建构

作为一种社会建构,集体记忆可以被视为一种三维框架,包含个体记忆与社会记忆间的联系,也包含“社会——文化”的场景语境,并能够在人们之间形成广泛的认同。微记录片作为一种媒介产品,依托集体记忆的三维框架,可以通过“记忆表征——回忆场景——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发挥符号、场景和仪式的三重建构功能。

1.记忆表征:微纪录片对城市集体记忆的符号生产。城市集体记忆是一种基于表征实践而建构的概念集,人们通过符号表征将非共时性的生物记忆整合进入城市集体记忆,让城市保持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身份特征,并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与形象。在后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城市社群间缺乏一种可行的话语框架来实现记忆共享,并建构起对城市的感知、理解和认同,因此记忆危机成为了现代人类的集体症候。作为一种回应,人们需要借助媒介产品来承担记忆生产和传播的功能,而微纪录片通过回应城市族群的记忆需求,成为传播城市记忆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获得较大影响的微纪录片作品表现主题与对象都聚焦在城市生活的物品、景观、场景和生活体验之上。例如,《故宫100》《国家相册》《指尖上的扬州》将视角对准城市记忆中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传统,《三日为期》《人生一串》等作品聚焦城市族群的现实状态和生活习俗,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微纪录片作品都通过对城市原生记忆的符号化加工,建構起一系列的符号表征,推动城市记忆的建构与传播实践。

2.回忆场景:微纪录片对城市集体记忆的中介呈现。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传播媒介保存和传递记忆,深刻地重构了集体记忆的生产形式,在网络化、原子化的社会结构中,人们会更容易从记忆集体中被抛出,让集体记忆走向断裂和离散的情境。作为一种回应,微纪录片的真实性使其在城市集体记忆的生产中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回忆行动,唤起维护记忆共同体的行动自觉。一方面,微纪录片对记忆场景的加工具有较小的形变,在这种有限的变形下,人们会相对容易地对记忆事件进行认识和定位,并通过对特定记忆场景的回忆建立起一种理解框架,实现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的聚合。同时,微纪录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也包含一个集体遗忘的过程,微纪录片所展示的记忆场景在本质上是对真实记忆场景的当下性重构,人们选择基于当下的需要和明确的目的,主动、有意识地切断与过去的联系,通过将自己纳入集体边界之中并建立起与其他群体间的“区隔”,从而得以获得群体身份的定位和认同。

3.群体认同:微纪录片对城市集体记忆的仪式传播。集体记忆需借助传播载体来保持其在精神信仰维度的结构根性和意义活性,这就是城市集体记忆的仪式书写。在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仪式活动就是对媒介的使用,特别是对大众媒介的使用。微纪录片参与建构城市记忆,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媒介仪式将抽象的集体意识形态和集体观念通过具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具体可以分为唤起、重构、固化和刻写四个阶段。第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仪式化的内容,例如,地方工艺、地方戏曲、地标建筑、历史古迹等,微纪录片通过对这些特定内容的展现,唤起人们的记忆活动,并通过将当下性的价值和观念进行注入,实现对具身记忆的重构。第二,微纪录片对城市集体记忆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仪式空间的建构过程,通过对城市生活中具有规范性意义的行为、事件和场景进行编码和解码,可以实现对城市集体记忆的书写和规制,特别是微记录片较多的采用系列化的手段进行传播,使得其仪式传播的结构感、整体感更强。第三,微纪录片的连续播出将越来越多的人邀请进入集体记忆空间,受众通过规律性、程式化的重复展演参与集体记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使得集体经验被刻写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精神信仰维度的指南。

二、微纪录片对城市集体记忆的意义再生产

作为理解文化问题的重要解释框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文化循环”理论,文化循环有五个过程:表征、认同、生产、消费和规则,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一种循环。基于“文化循环”的理论视角,微纪录片参与城市文化记忆再生产模式大致包括如下环节(如图):首先是对城市文化意义的表征实践,称之为“文化意义的符号建构”;其次是通过消费进入文化生产,赋予城市文化当代价值和意义,称之为“意义再建构”;最后是经过社会认同和固化,再次形成新的城市文化。这种循环结构就是“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模式”。

1.微纪录片实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文本间表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部落“离散了国家、民族、阶级、社团组织、家庭等所有现代既定的社会关系制约,进一步削弱了由民族国家苦心经营几个世纪的集体认同”。因此当城市进入当下之后,其记忆表征就反映为对无数部落记忆的归集和抽象,集体记忆通过在多重潜在意义中选取并固定确定的意义,实现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回忆。微纪录片对城市集体记忆的生产就是对城市文化基因的空间整合和意义固定。第一,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故事叙述,可以选择性地对记忆符码进行归纳和命名,将特定的概念、意象和情感等概念系统注入叙事文本中,使得记忆文本中形象和意义连接起来,让意义能够在不同的话语和情境中被流转和理解;第二,在微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将个体集体记忆召唤和放置于城市集体记忆空间中进行分析和解释,在城市文化记忆语境中获得具身体验,实现意义交换和价值规训;第三,微纪录片所呈现的意义系统也是社会认同在媒介产品中的投影,其所承载的概念系统可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文化生产实践,从而建构起城市集体记忆的表征系统,实现城市文化基因的保持和延续。

2.微纪录片实现城市集体记忆的符号生产与消费。在网络化的社会与传播结构下,城市集体记忆的作用是“为曾经和正在生活的人们提供在场证明,并使得过去的信息与寓意被转译进入未来”。微纪录片对城市符号生产与消费的当下性重构,其本质上反映了创作者和消费者推动事物构成意义的积极劳动。从符号生产的角度来看,微纪录片创作、生产、传播和解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推动个人经验同当代社会经验交往组合的过程,人们基于现实需要对历史经验的操演和调控构成了现实社会活动的合理性,而人们基于现实考量而形成的情感、情绪和认知等也在记忆文本的再生产中拥有了被看见和被言说的权利,也使城市集体记忆能够不断获取新鲜的意义和价值。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来看,人们“观看”微纪录片的行为实际上形成了“能指”与“所指”的转换关系,人们对微纪录片作品个性化的选择和消费,实际上也是对微纪录片所传达的文化范式和权利意志的认可,这种认可又实现了城市文化基于当下的递进式发展。

3.微纪录片促进城市集体记忆的创新性重构。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在城市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中发挥了多重角色,既是建构者,也是建构场域,还是被记忆对象,正是因為身份的多重性让微纪录片在建构城市族群文化共同体的实践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首先,微纪录片轻量化、碎片化、体验式、互动式的传播形式展现了一种更契合当下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认知图示和审美体系,成为对城市文化体系有机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了城市文化共同体的基壤;第二,微纪录片独特的消费和审美形式重构了人们消费城市记忆符号的时空场域,不论是离场还是在场状态下的人们,都能够借助微纪录片所提供的传播场景实现对城市集体记忆的消费和再建构;第三,纪录片的生产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城市创新生产的各类文化景观和文化记忆都能够成为微纪录片记录、加工、传播的对象,进而被批判性地整合进入城市集体记忆中。在这种循环式的文化加工实践中,城市居民能够更好地反思和认识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接纳城市的文化基因与文化模式,从而实现并持续推动新时代城市文化的普遍认同与传承发展。

三、微纪录片对城市集体记忆的价值重塑

在城市记忆场景中,人们可以通过对城市记忆主体的寻唤,实现文化族群进入和社会文化的更新,这是城市集体记忆的创造性生产和创新性消费的实践过程,并最终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在不断变革的文化和媒介生态之下,我们可以通过深刻把握和坚定践行这种价值指导,以微纪录片为介质推动城市集体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循环,实现城市记忆在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维度的彰显。

1.把握中轴结构,实现对城市记忆文本的选择与遮蔽。王密在讨论集体记忆与文化生产关系时提出了“中轴结构”的概念,他认为每个时代的中轴结构能够为集体记忆的生产提供主导指向并决定性地塑造记忆的社会框架。中轴结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权利选择的结果,能够通过对记忆的选择、遮蔽和重建产生社会影响,并对城市发展提供指向。在当下中国问题域中,微纪录片创作和生产需要把握的中轴就是牢牢把握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核心议题,通过创新记录的手法展现优秀传统和文化记忆是如何有机融入当代文化并实现濡化与涵化的过程,展示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复杂状态和生命本真。

2.建构交往空间,实现对城市异质文化的整合与加工。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市集,在城市主流文化和亚文化间维系了弹性和张力,引导各亚文化与城市主流文化保持方向的一致性。微纪录片实现文化空间的生产创新,就需要承认、正视和观照多元文化群体间的关系和状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媒介产品生产活动,为他们提供非制度化的社会交往结构和充满弹性的关系空间,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加速转型和重构的宏观环境下,更要创造性地利用好文化符号的本地化生产和互动式沟通,通过在共通回忆场景和审美旨向下的社会交往和符号呈现中建构起一种“广泛的情绪”,形成“情感的共同体”。

3.推进文化消费,实现人们的城市权利与普遍发展。有学者指出,城市市民在享有和创造共享文化空间的过程中得以主张自己的城市权利,并得以在消费城市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消除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这样的思考出发,微纪录片实现创新发展的最大价值在于持续推动人们在城市集体记忆消费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觉醒和自我调适,不断收获和吸收社会文化的发展成果,并将其反馈至推进文化繁荣的积极实践中。

作者徐丹丹系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科长、讲师

秦宗财系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沪苏浙皖“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19CSJ0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D].南京:东南大学,2005.

[2]罗新.遗忘的竞争[N].东方早报,2015-03-07.

[3][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郭台辉.共同体:一种想象出来的安全感——鲍曼对共同体主义的批评[J].现代哲学,2007(05).

[5]王蜜.集体记忆的重建与文化自信的生成[J].阅江学刊,2017(01).

[6]杨郑一,徐丹丹.文化空间与媒介建构——城市广电媒体的双重价值与实践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2).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