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翔
(山东大学 翻译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关于跨文化能力的定义,学界尚未达成一致。广义上讲,跨文化能力是指在跨文化情境下能够有效、得体交际的能力,包括有效性和得体性两个层面。[1]跨文化能力强的人还能够理解和解释不同的价值观,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充当调解人的角色。[2]
在术语使用上,它经常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文化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等互换使用。有些术语和跨文化能力相关但有差别,例如,跨文化敏感(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是指“区分和经历相关文化差异的能力”,是发展跨文化能力的前提。[3]27就理论模型而言,主要包括构成、双向互动、发展、适应和因果过程等五种。[4]构成模型最为常见,其中以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和行为(Behavioral)三个维度构成的CAB模型为主流,具体来说,包括态度、知识、技能、意识、动机、人格特征、情商和正念(mindfulness)等要素。Spitzberg & Changnon[4]归纳的跨文化能力要素多达325个,尽管多数互相重合。第二大主流模型为跨文化敏感发展模型(DMIS: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跨文化敏感是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前提,因此,DMIS模型也可以用来解释跨文化能力的发展。根据这一模型,跨文化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依次经历拒绝、防御、最小化、接受、适应和整合等六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民族中心主义,后三个阶段属于民族相对主义。[5]就测量工具而言,不同的定义和相关构念衍生出140多种量表。[6]Matsumoto & Hwang[7]从内容效度、构念效度和生态效度三个层面评估了10种普遍使用的跨文化能力测量工具,其中文化智力量表(Cultural Intelligence Scale)、多元文化人格量表(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Inventory)和跨文化适应潜力量表(Intercultural Adjustment Potential Scale)等三种脱颖而出。Leung et al.[8]也同样证明,文化智力模型和多元文化人格模型是最可靠的跨文化能力理论模型,两者在多种文化中都表现出因素结构相似性和测量等价性,能够预测心理、行为和表现的结果。然而,自陈报告的李克特量表只能测量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性,无法测量得体性。得体性只能通过他人视角进行测量,例如观察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行为、调查参与互动的另一方等。
为了解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的全貌,本文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试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国际期刊跨文化能力论文的总量、国家、作者和刊物有何特点?(2)国际期刊跨文化能力论文中被引的刊物、作者和文献有何特点?(3)国际期刊跨文化能力论文在主题方面有哪些研究热点?
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在选取数据时遵循如下原则:数据源于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检索词为在“主题( topic) ”中含有“intercultural competence”;时间跨度定为2010—2019年;文献类型限于“研究论文( article) ”,不含书评、图书章节等;语种限定为“英语”。数据检索于2020 年8月,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明显不是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条目进行了人工剔除,最终共生成有效文章556 篇。数据分析使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5.7.R1 (64-bit)。
发文量年度分析(见图1)显示,学界对于“跨文化能力”这一术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受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从发文来源国家来看,总发文量最多的是美国(171篇),占总发文量的30.8%,这是因为美国是跨文化交际学这门学科的发源地。二战后美国为达成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输出外交官对外传播文化意识形态,成立了外事服务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培训外交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聘任Edward T. Hall为培训部主任。[9]1959年,跨文化交际学奠基人Edward T. Hall《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此后,美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随后依次是澳大利亚(52篇)、西班牙(44篇)、英国(42篇)、中国(31篇)和德国(29篇)。可见,中国学者在跨文化能力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国际话语权,代表性学者有武汉理工大学吴卫平、华中科技大学彭仁忠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迟若冰等。
图1 国际期刊跨文化能力研究 图2 国际期刊跨文化能力研究热点共现和
从发文机构来看,发文最多的是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12篇),其次分别是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Kazan Federal University)(10篇)、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10篇)、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10篇)。作者发文量排在首位的是美国洛拉斯学院David R. Paine(3篇)和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Ariadna Strugielska(3篇)。发文作者和机构均呈分散状态,以独立研究为主,尚未开展广泛合作,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队。发文量前两位的期刊是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31篇)和Language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27篇),两者均为SSCI来源期刊;ESCI来源期刊InterculturalEducation(24篇)排名第三。从学科领域来看,发文量排名依次为教育学(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289篇)、语言学(Linguistics)(141篇)和心理学(Psychology)(62篇)。
2010—2019年间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高被引期刊排名第一的是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219次),是跨文化研究国际学会的代表性刊物,刊发论文以量化和质性的实证研究为主。排名第二的是JournalofStudiesinInternationalEducation(217次),多为质性研究,主要探讨跨文化能力与国际化视角下的教学之间的关系。InterculturalEducation(99次)位列第三,侧重分析多元社会的教育问题。
高被引作者排在首位的是英国杜伦大学Michael Byram(196次),他的专著TeachingandAssess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10],在被引文献书籍类中排名第一(154次)。Byram较早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运用在外语教育领域中,提出跨文化能力五要素模型,即知识、态度、解释和理解的技能、发现和互动的技能、批判性文化意识,[10] [11]该模型极具影响力,被广泛接受和引用。[1][12]排名第二的高被引作者是美国杜克大学Darla K. Deardorff(190次),她致力于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化与评价研究,主要研究贡献在于构建了跨文化能力的金字塔模型和过程模型,[1][12]主编的论文集TheSAGEHandbookofInterculturalCompetence在高被引文献书籍类中排名第二(154次)。美利坚大学Mitchell R. Hammer位列第三(97次),他和Milton J. Bennett合作研发了DMIS模型相对应的测量工具:跨文化发展量表(IDI: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3]421-44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Claire Kramsch排在第四位(95次),她提出了“第三空间”(third space)的概念,即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能力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介于本族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中间区域。在“第三空间”中,学习者可以更加平等和谐地交流。[13]“第三空间”的概念对跨文化外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相关实证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展开[14-15]。
高被引文献排在首位的是Spitzberg & Changnon (2009)[4](45次),论文综合比较了跨文化能力各种理论模型的异同,指出理论模型研究的未来方向。位列第二的是Deardoff (2011)[16](27次),论文阐明了跨文化能力的评价过程:首先厘清概念和理论框架,然后将其转换为具体的目标和可测量的学生学习结果,最后根据目标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直接方法包括学习合同、电子档案袋、批判性反思和观察学生表现等,间接方法主要是学生视角的问卷调查。Hammer(2011)[17](23次)排在第三位,论文进一步验证了跨文化发展量表(IDI)在不同文化群体中的内容效度和构念效度,这表明DMIS模型和IDI量表被广泛应用于实证研究。
因为在文献检索时,使用“跨文化能力”作为关键词,“跨文化能力”也就成为图谱中最大的节点(见图2),频次最高(296次)。排名2-10的高频关键词分别是education(50次)、diversity(43次)、student(43次)、study abroad(43次)、competence(38次)、culture(37次)、English(35次)、higher education(35次)和communication(33次);排名11-20的高频关键词依次是sensitivity(32次)、language(31次)、model(28次)、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8次)、teacher education(23次)、foreign language(23次)、 abroad(22次)、adjustment(22次)、experience(21次)和identity(19次)。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10个聚类(见图2),依次是以英语为媒介教学(#0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操作化(#1 operationalization)、融入(#2 integration)、全纳教育(#3 inclusive education)、评价(#4 assessment)、谦逊(#5 humility)、留学生(#6 international students)、教师教育(#7 teacher education)、全球社会工作教育(#8 global social work education)和跨文化管理(#9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其中聚类值Modularity Q为0.4094,说明模块度较高;聚类内部相似度指标Mean Silhouette值为0.4361,说明聚类模块较明显。根据高频关键词和CiteSpace的聚类命名,可以归纳出以下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一:跨文化能力评价,合并三个聚类#1操作化、#4评价和#5谦逊得出,包含的高频关键词有模型、跨文化交际、多元化、影响、视角等。测量的起点不是选择测量工具,而是先要明确测量的是什么,即给出跨文化能力的操作化定义。尽管一些理论模型的预测效度较高,但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模型效度仍需要进一步检验。具体来说,要检验量表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厘清跨文化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兼顾有效性与得体性。评价范式从传统的前后测转向课堂外的真实场景交际场景,评价焦点也由结果转向过程、由个人转向关系。谦逊是跨文化能力的关键要素,相关概念化和评价研究在心理学和跨文化领域已广泛开展。文化谦逊是指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不评判文化的优劣。研究表明,谦逊与对外部群体(如叙利亚移民、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呈正相关,对偏见[18]和歧视[19]具有预测作用。
研究热点二:出国留学,依据为将#2融入和#6留学生两个聚类合并,高频关键词包括国外、经历、适应、身份等。出国留学经历对跨文化能力的影响研究主要聚焦于在职人员和学生两大群体。研究显示,出国留学并不一定会促进跨文化能力发展。只有结合现场干预(on-site intervention)和文化浸入(cultural immersion),出国留学的效果才会达到最佳。[20]场内干预的形式包括日记、博客、跨文化交际课程等,提供更多和国外学生互动的机会;文化浸入的形式是家庭寄宿和文化学习。缺乏跨文化能力会很难融入目的语文化,[21]跨文化能力发展有助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22]
研究热点三:跨文化外语教学,将#0以英语为媒介教学、#3全纳教育和#7教师教育等三个聚类合并得出,涵盖的高频关键词有文化、英语、外语、高等教育、体验式学习等。跨文化能力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外语教学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呈正相关,[23]跨文化能力能够促进外语语言能力的发展[24]。体验式学习是提高跨文化能力的关键。[25]体验式学习理论[26]认为,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强调做中学和反思体验的重要性。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模拟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发展。教师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主体,国外基于教师自我认知的信念、态度及身份认同研究较多,测量和观察教师课堂实践行为、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教学能力的研究较少。[27]
研究热点四:跨文化冲突管理,合并#8全球社会工作教育和#9跨文化管理两个聚类得出,高频关键词包括冲突、跨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外派员工、跨文化培训等。跨文化能力研究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医护人员、外派员工等群体也需要提高跨文化能力,避免跨文化冲突。跨文化培训是有效的方法,时间节点和时长都会影响跨文化能力发展。研究发现,出发前跨文化培训对互动适应有较大影响,抵达后的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工作适应和职业表现;[28-29]培训时长只是部分地影响受训者的文化智力。[30]
根据聚类知识图谱,结合研究热点分析,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突破:首先,在理论视角方面,静态的横断研究无法揭示跨文化能力发展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动态性,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跟踪调查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情况。此外,现有跨文化能力理论模型多为西方视角,构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本土化理论模型,有助于开展中西平等的学术对话,推动跨文化理论的多元化发展。[31]其次,就研究方法而言,鉴于跨文化能力本质上具有复杂性、终身性和全面性,单一的测量工具无法完整地测量出这一构念,应该采用多种测量工具、多重视角,找出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优先要测量的,并与电子档案袋、学习反思日志、访谈等质性方法相结合。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从发文、引文、研究热点三个维度,对2010—2019年间的跨文化能力研究论文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发文量逐年递增,作者主要来自美国;被引作者排在首位的是Michael Byram,被引排名第一的期刊是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研究热点主要有跨文化能力评价、出国留学、跨文化外语教学和跨文化冲突管理。本文的局限性在于未探讨非英语语种论文,如果能将法语、德语、汉语等语种论文纳入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会得出更为全面合理的结论。总之,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有助于研究者追踪跨文化能力研究的发展轨迹,找出研究热点和趋势,明确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