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用于脓毒性休克治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析

2021-06-24 11:46李莹刘威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参麦脓毒性休克

李莹,刘威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福州350005;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福建福州350005

脓毒性休克主要是指由脓毒症所引发的休克,患者会出现心肌抑制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该疾病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根据相关研究发现[1],参麦注射液能够对机体自由基达到良好的清除作用,减轻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对患者能量代谢和微循环均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老化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和修复。另外,该药物还能够通过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过度合成和释放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基于此,该文2018年3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脓毒性休克疾病中应用参麦注射液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对比组患者(n=40)行单一西医治疗,该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为(60.36±4.48)岁;其中,肺部感染患者22例,腹腔内感染患者6例,颅内感染患者5例,其他感染患者7例。研究组患者(n=40)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麦注射液,该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为(59.74±4.52)岁;其中,肺部感染患者20例,腹腔内感染患者7例,颅内感染患者4例,其他感染患者9例。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器官性疾病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合并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心律不齐患者。所有患者在该院检查均确诊为脓毒性休克。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在患者确诊脓毒性休克的1 h内对其进行集束化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并且在3 h内对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和监测,6 h内患者中心静脉压达到8~12 mmHg,中心静脉氧饱和度高于70%。对患者行积极原发病治疗,帮助患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患者酸中毒,控制患者血糖,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血管收缩药物。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国药准字Z51021846),用法用量:100 mL参麦注射液静滴,1次/d或者2次/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3 h内血压回升,12 h内脉搏有力、出汗现象得到极大改善,尿量增加超过30 mL;有效:患者治疗后3 h内血压回升,24 h内脉搏有力、出汗现象得到极大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血压无回升,脉搏、出汗现象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以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包括PCT、CRP、BN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最终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比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in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CI[L/(min·m2)]治疗前 治疗后EVLWI(mL/kg)治疗前 治疗后SVRI(d·s·cm-5·m2)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对比组(n=40)t值P值2.92±0.47 2.85±0.50 0.645 0.521 3.91±0.63 3.38±0.38 4.556<0.001 9.61±2.30 9.74±2.45 0.245 0.807 5.90±1.05 8.33±1.50 8.394<0.001 1 199.03±106.41 1 185.32±106.03 0.577 0.565 1 932.29±207.40 1 563.41±214.63 7.817<0.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relat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relat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PCT(μg/L)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BNP(ng/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对比组(n=40)t值P值19.25±12.40 19.32±12.05 0.026 0.980 1.59±1.05 9.55±1.99 22.375<0.001 137.69±51.30 137.34±51.42 0.030 0.976 26.75±11.31 64.36±33.47 6.733<0.001 2 009.40±1 446.39 2 011.04±978.99 0.006 0.995 539.84±273.69 1 660.42±1 213.48 5.697<0.001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对比[(±s),mmHg]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mHg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对比[(±s),mmHg]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mHg

?

3 讨论

脓毒性休克的主要发生机制是患者出现血流分布异常,病理性的动脉系统扩张是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改变的重要特征,即由于阻力血管的扩张造成患者体循环阻力下降,致使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和器官灌注失衡,使得组织和细胞出现缺氧和缺血,甚至还会出现代谢功能障碍,最终使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4]。在中医领域中,该疾病病因归纳为外邪侵袭机体,或素体正气亏虚,复感外邪造成津液大失,患者脏腑受到严重损伤,气血逆乱,正气耗脱,疾病在正确使用西医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可益气养阴和回阳救逆固脱[5]。参麦注射液主要是由麦冬和红参凝练成的中药制剂,其中红参具大补元气和复脉固脱的功效,麦冬能够养阴生津,补水之源,二者联合应用能够达到气阴双补的功效。参麦注射液在当今临床中主要治疗证属气阴两虚之休克、冠心病以及慢性肺心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发现[6-7],参麦注射液药物当中的人参皂苷以及麦冬黄酮和麦冬皂苷等成分对于抗休克和调节机体免疫以及强心、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甚至抗肿瘤疾病都有着良好效果,其中抗休克作用和升血压作用的具体表现是充分提升低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心脏指数等,从而促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发现[8],与其他血管活性药物存在差异性,参麦注射液药物自身所具备的升血压和抗休克药理作用并不是直接将神经递质作用于血管壁,而是通过刺激和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方式有效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微循环,从而达到升血压和抗休克的目的。还有学者研究指出[9],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防止内毒素所造成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多个器官功能损伤,有效预防内毒素休克。

通过该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比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77.5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均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高于对比组(P<0.05),这与张高峰等[10]对50例患者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96%高于参考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70%(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好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相关指标均好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好于参考组(P<0.05)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在治疗脓毒性休克疾病中应用参麦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用药后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得到改善,故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参麦脓毒性休克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参麦、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