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3例临床疗效分析

2021-06-24 11:46王艳芳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血气插管呼吸机

王艳芳

威海市立医院新生儿科,山东威海 264200

新生儿呼吸衰竭(NRF)是新生儿的高发性危重症,病因极为复杂,预后不佳。有研究指出[1],积极预防NRF患儿的并发症是提高其生存率的根本。现阶段,儿科学日益发展,NRF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上的首选治疗手段,可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减少不良事件。辅助通气治疗该病的目的是给予患儿呼吸支持,预防且纠正CO2与缺氧情况,为原发病治疗赢取最佳时机。但机械通气的方式较多,较有创通气而言,无创通气的安全性更高,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善血气分析值,进而缩短疗程。此外,无创通气用于患儿的可行性高,不会因气管插管等操作加剧患儿的治疗痛苦,备受家长青睐。该研究主体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来院治疗的53例NRF患儿,用于分析呼吸机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治疗的53例NRF患儿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且患儿家属对呼吸机治疗知情同意。根据单双号法进行分组,A组27例,男17例,女10例;胎龄33~40周,平均(37.54±0.48)周。B组26例,男15例,女11例;胎龄32~41周,平均(37.84±0.34)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血管活性物质、电解质纠正和补液等常规治疗。A组行无创通气:使用硅胶面罩,压紧面罩,保证呼吸机与患儿呼吸道形成密封管道。使用婴儿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联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参数设定:吸气峰压(PIP)介于14~18 cmH2O,呼吸频率(RR)介于40~55次/min,吸氧浓度(FiO)介于40%~60%;呼气末正压(PEEP)介于3~5 cmH2O,吸气时间(Ti)介于0.3~0.6 s。根据患儿的血气指数、心电监护结果调节各项参数。待其病情好转后,可降低RR与PIP等参数。B组行气管插管通气:对患儿行气管插管处理,而后行机械通气治疗,参数同A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胸、肺不张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观察患儿的平均通气耗时和住院时间等预后指标。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的氧分压(PaO2)、FiO2、动脉血酸碱度(pH)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1 h内,血气分析指标基本恢复,症状显著缓解,且成功撤机;有效:治疗1 h内,血气分析指标有改善,症状有缓解,且成功撤机;无效:治疗1 h内,血气分析指标、症状均未改善,或未成功撤机[2]。

1.5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A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B组为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率比较

A组的VAP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2.3 两组患儿预后指标比较

A组的平均通气耗时为(34.11±5.62)h,B组为(48.15±5.7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1,P<0.05);A组的住院时间为(22.65±4.95)d,B组为(30.95±4.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5,P<0.05)。

2.4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

表3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

指标时间A组B组(n=27)(n=26)t值 P值PaO2(mmHg)0.164 6.850 0.871<0.001 FiO2(%)0.210 12.252 0.835<0.001 pH 0.519 7.475 0.606<0.001 PaCO2(mmHg)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57.35±3.21 76.35±3.21 21.542<0.001 33.05±1.95 10.94±1.08 50.789<0.001 7.01±0.09 7.59±0.17 15.606<0.001 76.91±5.48 52.69±3.15 19.625<0.001 57.49±3.01 70.49±3.01 15.718<0.001 33.16±1.86 14.68±1.14 43.795<0.001 7.02±0.04 7.28±0.13 9.760<0.001 76.88±5.39 57.85±3.27 15.607<0.001 0.020 5.847 0.984<0.001

3 讨论

NRF的病因是呼吸系统因多种病变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性,多合并C02潴留等表现[3]。临床多采取气管插管通气方法,其所选面罩材料为乳胶或橡胶,材质偏硬,密封性不佳[4-5]。且气管插管是有创性操作,容易导致细菌移行等情况,治疗效果不理想。无创通气采用硅胶面罩,其吻合性好,长期使用不对肺部功能造成损伤。无创通气的优势为操作简便、呼吸机体积较小,便于维护等,可通过低阻力通气恢复通气与换气功能[6]。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患儿的耐受度高,可消除家属顾虑,使其同意对患儿行早期通气干预,可提高远期疗效。其治疗作用是: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气体交换能力,减少呼吸损耗量,建立呼吸支持系统,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期间,应严格监测患儿的血气指数和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及时处理。同时向家属讲解无创通气的注意事项,使其高效配合治疗操作,确保通气安全[7-8]。

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96.30%)高于B组(76.92%);VAP发生率(3.70%)低于B组(26.92%)(P<0.05)。A组的平均通气耗时为(34.11±5.62)h,B组为(48.15±5.71)h(P<0.05)。与梁湖秀[8]研究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通气时间为(34.1±18.7)h,对照组为(48.2±21.3)h(P<0.05)]基本一致。说明该次研究结果符合以往研究数据,具有实践意义。治疗后,A组的PaO2为(76.35±3.21)mmHg,B组为(70.49±3.01)mmHg;A组的FiO2为(10.94±1.08)%,B组为(14.68±1.14)%;A组的pH为(7.59±0.17),B组为(7.28±0.13);A组的PaCO2为(52.69±3.15)mmHg,B组为(57.85±3.27)mmHg(P<0.05)。说明无创通气可改善血气指数,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且VAP等并发症较少。有学者提出,机械通气时间过长会导致肺损伤,诱发肺不张等并发症,且通气时间与VAP发生率成正比,通气次数和吸引次数均是VAP的影响因素[9-10]。其病因是早产儿等患儿个体因素和吸痰、气管插管操作等医源性因素。无创通气无需插管,不具有侵入性,可减少VAP[11-12]。

综上所述,无创通气用于NRF患儿的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血气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