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1-06-24 11:46战磊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呼吸机

战磊

山东省莱阳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山东烟台 265200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有气流阻塞性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能够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慢性疾病,和有害气体、有害颗粒异常炎症反应存在联系,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非常高[1]。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通常和慢支、阻塞性肺气肿有关,外因为环境因素,内因为个体易患因素,如:吸烟、粉尘、化学物质吸入、空气污染等。临床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2]。该次研究将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作为评价对象,重点评判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一般方法治疗,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临床效果、呼吸功能、心功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甲组、乙组,各60例。甲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0~80岁,平均(60.4±2.3)岁;病程2~12年,平均(7.1±0.4)年。乙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9岁,平均(59.5±2.2)岁;病程2~11年,平均(6.9±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接受胸部X线检查确诊;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患者、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肿瘤、结核、心跳骤停、心衰及精神疾病。

1.2 方法

乙组采用一般方法治疗,给予化痰、止咳、强心利尿、祛痰等治疗,患者取半卧位选用鼻导管氧疗,吸氧流量为5 L/min,通过10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促进排痰,20 min/次、2次/d,静脉滴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脂肪乳剂等。

甲组在乙组之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面罩、鼻罩通气治疗,吸入氧气体流速为10 L/min,合理调整吸入流速。通气模式主要为双相气道正压(BIPAP)、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吸气正压为0.62 kPa,30 min后调整为1.98~1.95 kPa,呼气正压低于0.59 kPa,呼吸频率设置为12次/min,呼吸机应用时间为4 h/次,2次/d,连续治疗2周[3]。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呼吸功能[(待机时间平均值(TB)、每日待机时间平均值(TA)、呼吸频率平均值RR、1 min通气量(VE)、潮气量平均值(VT)]、心功能[(呼吸商(RQ)、氧 耗 量(VO2、CO2)生 成 量 (VCO2)、用 力 肺 活 量(FVC)、呼气流量最大值(PEF)、左心射血分数(LVEF)]。

②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经治疗临床症状全部消除,而且痰量显著减少或无痰,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无炎症阴影,心功能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为治愈;经治疗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痰量减少、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阴影范围减小,且肺功能、心功能均有所改善为好转;经治疗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或加重为无效。前2项指标之和/总例数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甲组与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对比Table 1 Comparative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呼吸功能对比

甲组和乙组TB、TA、RR、VE、V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方面对比(±s)Table 2 Comparative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呼吸功能方面对比(±s)Table 2 Comparative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甲组(n=60)乙组(n=60)t值P值TB(h)TA(h)RR(次/min)VE(L/min) VT(mL)51.81±5.73 45.09±4.23 7.309 0.001 7.26±0.18 6.78±0.03 20.375 0.001 19.73±0.02 22.11±0.15 121.825 0.001 7.89±0.14 8.45±0.21 17.187 0.001 525.52±17.42 511.41±13.64 4.940 0.001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方面对比(±s)Table 3 Comparative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方面对比(±s)Table 3 Comparative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甲组(n=60)乙组(n=60)t值P值RQ 0.81±0.03 0.88±0.08 6.346 0.001 VO2(mL)341.01±12.65 320.06±11.23 9.593 0.001 VCO2(mL)250.92±12.39 245.34±11.55 2.552 0.012 FVC(L)2.36±0.02 2.65±0.06 35.518 0.001 PEF(L/min) LVEF(%)87.21±8.05 90.68±9.15 2.205 0.029 43.03±7.45 48.13±10.24 3.120 0.002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

甲组和乙组RQ、VO2、VCO2、FVC、PEF、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以及防御系统等构成严重损伤,加速患者慢阻肺病情的发展。该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存在联系,如慢支因素、阻塞性肺气肿因素、吸烟因素、粉尘因素等,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容易诱发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交叉效应,引发不可逆性通气障碍性疾病,使得患者的气道炎症更加严重,加快患者细胞凋亡速度,易发生炎性渗出物及黏液分泌量增加,气道黏膜炎性水肿等情况[4-6]。在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治疗时,应秉持多效应、多靶点为核心治疗,严密监测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靶向治疗,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疾病发作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通过呼吸机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血气指标,因有创通气需对患者气管切开处理,容易致使患者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并且撤机困难、对患者机体构成的创伤非常大[7]。针对于此,该次研究通过无创通气方法治疗,使用全面罩、鼻罩治疗,不但不需将切开患者气管、气管插管、构建人工气道,而且利于降低对患者机体构成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率[8]。除此之外,无创通气能够保留患者吞咽功能、语言功能,促使患者治疗保持舒适、人机为协调的状态,患者不需禁食、正常咳嗽[9-12]。通过该次研究结果显示,①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乙组78.33%(P<0.05)。②甲组的心功能指标RQ、VO2、VCO2、FVC、PEF、LVEF,和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组的呼吸功能指标TB、TA、RR、VE、VT,优于乙组(P<0.05)。和梁剑[12]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中,①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1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4.14%(P<0.05)。②治疗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③治疗组、常规组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早期通过无创通气方法治疗,应用指征较宽,能降低呼吸功能消耗,改善患者气体交换、通气功能,使得呼吸肌保持放松的状态。此外,选用呼吸机无创通气的过程,需选择适合的面罩,在通气过程将IPAP提高,并于第一时间将痰液吸净,加强对患者血气指标的观察,旨在降低患者气道阻力,避免发生氧气弥散、细支气管陷闭情况,提高患者自主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呼吸功能。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