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弹式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肩痛的疗效评价

2021-06-24 11:46王玥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肩痛冲击波偏瘫

王玥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北京100044

偏瘫肩痛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通过相关的临床调查资料显示,该症状的发生率高达50%~70%[1],多于发生偏瘫后的1~3个月内,并具有较长的病程,肩痛的出现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肩部正常活动及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恢复正常肩关节功能与正常生活、消除疼痛的关键[2]。既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式常,然而由于未能够深入地进行治疗,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3]。随着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中使用气弹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腱性疾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4]。该文将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偏瘫肩痛患者64例,探讨气弹式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肩痛的疗效,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64例偏瘫肩痛患者进行分组。常规治疗组32例,男女各19例与13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为(68.1±4.9)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4.1±0.1)个月;其中21例患者为脑梗死,11例患者为脑出血。联合治疗组32例,男女各20例与12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为(68.9±5.1)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4.5±0.2)个月;其中22例患者为脑梗死,10例患者为脑出血。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偏瘫肩痛的临床诊断标准[5];②病程均短于12个月且伴有痉挛症状;③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因感染或肿瘤疾病导致的肩关节功能障碍;②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③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情况。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为患者使用非甾体类药物、理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等,连续治疗6周。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气弹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连续6周。实行冲击波治疗时,辅助患者保持健侧卧位或坐位体位,将肩部压痛点作为治疗中心,并涂抹耦合剂,之后将冲击波治疗头与压痛点进行垂直摆放;若患者的压痛点不显著或呈现出非点状痛特点,则将肱二头肌与冈上肌肌腱作为治疗中心,将冲击波治疗头放置于该部位的位置,对其实施冲击波治疗。具体的治疗参数:冲击波强度设置为1.5~3 bar,每个治疗部位进行1 000~2 000个脉冲治疗,每5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反应,进行询问,若患者出现疼痛加重的不良情况,需要及时停止治疗,在对治疗部位进行重新确定后继续进行治疗;在实施冲击波治疗后,治疗人员需要对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情况的观察,若皮肤出现破损,则需要给予有效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目测类比法评价疼痛[6],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采用Fugl-Meyer评估表[7]进行评价,满分为66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能力越强。

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如下:症状消失,VAS评分为3分以下代表显效;症状有所缓解,VAS评分为4~6分代表有效;症状未缓解,VAS评分超过7分代表无效。

③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情况,标准如下:优,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良,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疼痛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的肩关节活动功能;差,临床症状未改善,疼痛未消失,未正常的肩关节活动功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VAS score and Fugl-Meyer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VAS score and Fugl-Meyer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s),points]

组别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6周后Fugl-Meyer评分治疗前 治疗6周后常规治疗组(n=32)联合治疗组(n=32)t值P值7.45±1.09 7.61±1.17 0.566 0.573 2.69±1.23 1.74±0.93 3.485 0.001 30.51±4.69 30.94±4.91 0.358 0.721 42.08±4.51 56.78±5.47 11.729<0.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3 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

联合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 rate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偏瘫肩痛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肩部疼痛与肢体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目前临床中关于偏瘫肩痛的病机尚未具有统一定论[8]。由于该疾病的病程较长,加之疼痛感明显,对正常生活与活动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也导致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康复治疗,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进行干预[9]。常规的康复治疗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感,无法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使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10]。

随着治疗仪器的不断出现,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气弹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对腱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体外冲击波是一种间隔数微秒的聚能、单脉冲波,利用声波经由反射后集中成高能量的冲击波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从而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增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11]。临床研究显示[12],气弹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方式的主要原理在于是利用压缩空气去驱动一个类似运动活塞的射弹,射弹获得加速度后对一个刚性的治疗头的尾端进行撞击,于治疗头的前端涂抹耦合剂,之后对病变部位进行有效治疗。生物学效应的发挥能够对该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决定,包括械应力效应与空化效应等;同时治疗效果也受到冲击频率与治疗周期的影响。依据临床中的相关研究可知,冲击波能在较大程度上释放P物质与前列腺E2物质,选择性地对某些神经元进行破坏,从而能够有效缓解相关免疫反应,有效进行止痛。除此之外,冲击波还能促进机体释放氮氧化物,对血管形成进行有效促进,从而对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改善,并对机体代谢及组织再生进行促进;还能对机体自由基的释放进行抑制,最终能够有效提升体内细胞的防御机制,缓解疼痛。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可知,相比于常规的康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气弹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明显提升,VAS评分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提升。依据朱美丽等[13]人的研究可知,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为(2.90±1.21)分与该研究的VAS评分(1.74±0.93)分,结果基本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偏瘫肩痛的患者,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气弹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侧的Fugl-Meyer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VAS评分。

猜你喜欢
肩痛冲击波偏瘫
观察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干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爆炸切割冲击波防护仿真研究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爆炸冲击波隔离防护装置的试验及研究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临床肩痛病的情况调查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