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肺癌的有效性研究

2021-06-24 11:46赵浩杰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安罗激酶生长因子

赵浩杰

保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云南保山678000

作为全球性恶性疾病,肺癌致死率极高,发生部位是支气管腺体或黏膜,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时会表现为胸痛、咳嗽、喘鸣、咳血等,多数患者晚期时才会确诊,肿瘤细胞的最佳控制时间错过,治疗难度增加。既往晚期肺癌多行化疗或安慰剂治疗,其生命周期无法得到延长,还会造成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预后较差[1]。近年来,厄洛替尼、如克唑替尼、如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应用较广,让多数患者意识到肺癌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与PTK(蛋白络氨酸激酶)存在密切关系,经服用后能对酪氨酸激酶通路进行阻断,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2]。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能依据不同的血管生成相应激酶,还能对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GFR(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活性进行抑制,能在肿瘤血管生成及增殖中发挥阻碍作用,在晚期肺癌的三线治疗中效果显著[3]。基于此,该研究抽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104例晚期肺癌患者,旨在研究安罗替尼三线治疗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收治的104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三线治疗方案分组,实践组(n=52),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8.03±4.10)岁;男女比例为31:21;有28例为腺癌,有14例为鳞癌,有10例为未分化癌;病理分期:有23例为ⅢB期,有29例为Ⅳ期。普通组(n=52),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9.34±4.71)岁;男女比例为32:20;有27例为腺癌,有15例为鳞癌,有10例为未分化癌;病理分期:有24例为ⅢB期,有28例为Ⅳ期。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在病理学诊断中确诊为晚期肺癌者;存在一个及以上的可测量病灶;此前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史;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同意该研究;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者;对该研究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异常者;此前未行两种系统性化疗治疗者;存在肺癌症状时间不超过2个月者。

1.2 方法

实践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国药准字H20180004,规格120 mg×7粒)治疗,每日早餐前空腹口服12 mg,1次/d,口服两周后停服1周,此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普通组则行安慰剂治疗,每天晚饭前服用2片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治疗有效性及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TLC(肺总量)、FVC(用力肺活量)、TLCO(肺弥散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等。治疗有效性:肺癌经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幅度超过80%为基本缓解;肺癌经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幅度在50%~79%之间为部分缓解,肺癌经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幅度在50%以下或增大幅度在25%以下为稳定,与以上标准均不符则为进展。依据QLQ-LC13(肺癌专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从食欲缺乏、气促、疲乏、咳嗽、胸痛等角度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分值与生活质量为负相关关系。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

与普通组比较,实践组肺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TLC(L)FVC(L)TLCO[mL/(min·mmHg)]FEV1(L)FEV1/FVC(%)实践组(n=52)普通组(n=52)t值P值4.07±0.30 3.16±0.52 10.931<0.001 3.27±0.11 3.08±0.14 7.695<0.001 68.30±6.97 55.24±4.18 11.588<0.001 3.02±0.23 2.11±0.45 12.985<0.001 80.39±3.04 74.83±2.61 10.007<0.001

2.2 观察两组治疗有效性

实践组治疗缓解率为73.08%(38例),与普通组42.31%(22例)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3 生活质量评分

与普通组比较,实践组生活质量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食欲缺乏气促疲乏咳嗽 胸痛实践组(n=52)普通组(n=52)t值P值31.79±2.46 35.80±2.91 7.589<0.001 24.33±6.15 35.07±6.53 8.634<0.001 40.35±5.72 49.63±5.58 8.374<0.001 36.29±8.05 45.73±8.18 5.931<0.001 25.44±5.60 30.13±5.49 4.313<0.001

3 讨论

作为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治疗难度大,其高危因素是抽烟、肺部慢性感染、电离辐射等,经确诊后多已到达晚期,既往多通过化疗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疗效欠佳。近年来,晚期肺癌治疗重点转移至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中,能对肿瘤细胞增殖传导信号行竞争性阻断,发挥靶向抗肿瘤之效。作为调节病理性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VEGF来源于晚期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及纤维细胞,能在血管新生内皮细胞中结合VEGFR,实现较好的生物学功能[4]。肿瘤血管生长会加速肿瘤细胞的转移,且是肿瘤细胞生长的基础,在VEGF、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因子的调配下,能让受体及配体形成信号通路,血管内皮转移、分化受到刺激,会加速肿瘤血管的生成,对此进行阻断,能有效抑制肺癌组织的新生[5]。安罗替尼在晚期肺癌三线治疗中可对FGFR、VEGFR介导通路及肿瘤血管新生进行抑制,与DFG相互作用后活性极强,能通过浓度依赖性对VEGFR2、HUVECs等激酶的酸化进行抑制,可有效阻断ERK、AKT活性,并对相关信号通路行特异性阻断,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明显[6]。安罗替尼还能对FGF2、VEGF诱导的管腔形成能力、内皮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抑制,可通过血管密度的降低抑制血管生成。作为造血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的CD117能抑制肿瘤增殖、转移及侵袭,若CD117与SCF相结合,会改变CD117构象,加速自身磷酸化,磷脂酶cγ、Scr激酶等下游的信号通路会被激活,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产生负面影响[7]。机体纤维细胞会分泌出较多FGF,其储存位置是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其中FGF-2、FGF-1能结合酪氨酸激酶受体,不仅能抵抗VEGF,还能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耐药性。此外,FGF-2可能会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功能进行激活,上皮细胞受到诱导后会逐渐转化为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得到加速,不仅能产生尿激酶型纤维酶原激活物,还能对胶原酶进行激活,在血管组织的生长重塑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8]。

由于晚期肺癌患者在行安罗替尼治疗时,药物使用剂量较少,顿服的方式可提升给药便捷性,促进患者耐受性的增加,其较低的血药浓度能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减少药物沉积,避免机体受到不利影响,提升了安罗替尼治疗的安全性[9-10]。但有学者指出[12],部分晚期肺癌患者行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后,仍存在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体重减轻、血压升高、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等症状,要求在治疗时加强对晚期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为避免安罗替尼代谢受到影响,在治疗时需禁止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抑制剂的使用,继而减少晚期肺癌患者的并发症。该研究结果显示,实践组肺功能指标更优,治疗缓解率(73.08%)及生活质量更高,可见安罗替尼在晚期肺癌的三线治疗中价值显著,其较好的肺功能及治疗有效性可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实现较高的生活质量。而孙新苑等[12]在其研究中,行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后,晚期肺癌者的治疗缓解率较高,为64.86%(缓解者59.46%,稳定者5.40%),和该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对晚期肺癌患者行安罗替尼三线治疗,能提升其治疗有效性,还能改善肺癌患者肺部通气和弥散功能,减轻其临床症状,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安罗激酶生长因子
HOXA10基因敲低对非小细胞肺癌安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PD-1抑制剂逆转安罗替尼获得性耐药2例报道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癌细胞“杀手”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