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6-24 11:47王建美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单药尿蛋白

王建美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肾内科,山东邹城 273500

作为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的全称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主要具有肢体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等临床症状。慢性肾炎能够在各个年龄段发病,而且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病情发展缓慢等特点[1]。在慢性肾炎的发病中免疫介导炎症反应、血压升高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患者在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引起尿毒症和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很大的危害。目前临床上在治疗慢性肾炎时主要的治疗原则为提高患者的肾功能、防止发生肾小球硬化、改善其蛋白尿等各项临床症状。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他汀类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很好地保护患者的肾脏,且减少蛋白尿,延缓患者的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的进程[2-3]。对此,该文特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相关110例病例,分析并研究了慢性肾炎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10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55例。单药组中有女23例,男32例;平均年龄(54.3±9.7)岁;平均病程为(2.3±0.8)年。联合组中有女24例,男31例;平均年龄(54.5±9.6)岁,平均病程为(2.4±0.9)年。在上述资料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备了开展组间比较的基础。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确诊[4];②知晓且同意研究的全部内容,并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确认;③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或者严重精神疾病;②合并严重心肺疾病;③合并严重糖尿病;④在治疗前半年内服用过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⑤具有相关药物禁忌证。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实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对患者的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量予以严格限制[5-6]。

采用缬沙坦(国药准字H20040217;规格80 mg)对单药组予以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口服,160 mg/次,每天早上服用1次。

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3 3127;规格10 mg)对联合组予以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口服,20 mg/次,1次/d,服用时间为睡前[7]。

上述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个月的持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疗效:①显效:患者血尿、水肿等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彻底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后转阴;②有效:患者血尿、水肿等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后明显降低;③无效:患者的血尿、水肿和24 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后没有改善。其中显效+有效=总有效。

在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主要为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转氨酶升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kidney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kidney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单药组(n=55)联合组(n=55)t值P值24 h尿蛋白定量(g/24 h)治疗前 治疗后2.4±0.8 2.3±0.7 0.698>0.05 1.9±0.8 1.4±0.4 4.146<0.05血尿素氮(mmol/L)治疗前 治疗后8.7±1.8 8.8±1.9 0.283>0.05 6.2±0.2 5.3±0.4 14.924<0.05血肌酐(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225.6±54.8 224.5±55.1 0.105>0.05 187.3±46.2 143.9±38.5 5.352<0.05

2.2 肾功能指标

治疗前,联合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使患者的脂蛋白和胆固醇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进一步修复由于脂质代谢引起的肾小球损伤,从而有效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进程[8-9]。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阻断剂,缬沙坦能够对患者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合成进行竞争性结合,进一步减少其生物活性,有效控制醛固酮的分泌量,还可以缓解患者的水钠潴留情况;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减少其蛋白尿,而且还可以对患者机体内的炎症水平进行有效抑制,阻断患者的肾小球硬化进程,从而对其肾脏进行有效保护[10]。不过单纯应用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大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在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能够发挥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强化抗炎效果,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对患者机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抑制。由于人体的炎症反应与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很大的关系,利用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能够对患者机体的炎症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并且进一步对患者机体的受损程度进行评价[11]。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使C反应蛋白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抗炎效果非常突出。

在该次研究中,采用缬沙坦对单药组予以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联合组予以治疗,结果发现: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5%)明显高于单药组(76.4%)(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1.4±0.4)g/24 h、血尿素氮(5.3±0.4)mmol/L和血肌酐(143.9±38.5)μmol/L低 于 对 照 组 (1.9±0.8)g/24 h、(6.2±0.2)mmol/L、(187.3±46.2)μmol/L(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5.5%与单药组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单一应用缬沙坦相比,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并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这一研究结果与龙圣海[12]的文献报道: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单药组(83.5%)(P<0.05)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而且不良反应少,在安全性方面比较理想。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单药尿蛋白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护理实施效果探究
慢性肾炎,一定会导致尿毒症吗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探究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单药、对药、角药分析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疗效与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