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方案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分析

2021-06-24 11:47牛小萍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量降糖药糖化

牛小萍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天水 741000

近年来,基于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背景下,促使糖尿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已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1-2]。在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人数占比率最高,可引发患者机体蛋白质、脂肪及糖代谢发生紊乱,随着病情长期进展,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尚未研发出一种根治该疾病的方法,患者需终生服用药物治疗,以此来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然而由于受到疾病认知不足、依从性低、未充分认识到药物治疗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用药期间易出现不合理应用药物事件,如漏服、停服、擅自加减药物服用剂量及次数等,不仅会加重病情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疗效及预后[3-4]。鉴于此,该次研究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142例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对其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与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及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42例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据治疗方法均分成常规组(n=71)与实验组(n=71)。常规组男35例,女36例;年龄范围在42~70岁,平均年龄(60.7±8.5)岁;病程在6个月~8年,平均(6.38±1.52)年。实验组男38例,女33例;年龄范围在45~68岁,平均年龄为(60.4±6.9)岁;病程在7个月~8年,平均(6.40±1.53)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者;②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查及批准;③知晓该研究内容,同意加入到研究中,并签署相关知情书者;④无严重糖尿病并发者,如糖尿病足等;⑤有完整病史资料者;⑥对该研究药物无过敏史者。

1.2.2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病变者;②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者;③无法正常沟通者;④继发性糖尿病者;⑤既往患有精神疾病者;⑥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予以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经口服用药,其中阿卡波糖片(国药准字H19990205),服用剂量为50 mg/次,3次/d;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11020127),服用剂量为0.25 g/次,3次/d,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

1.3.2 实验组 给予常规口服用药基础上,加入长效胰岛素治疗,经皮下注射8 U甘精胰岛素(国药准字S20050051),1次/d,首次注射剂量为0.1~0.3 U/kg,之后结合患者血糖情况,对长效胰岛素的注射量进行合理调整,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经治疗干预后,患者血糖水平并无改善,少数患者甚至血糖值上升,判定为无效;血糖指标有效改善,趋向于正常值范围,判定为有效;血糖各项指标水平基本正常,判定为显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②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包括餐后2 h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血糖正常水平值为餐后2 h血糖值<7.78 mmol/L,空腹血糖值范围3.89~6.10 mmol/L。③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对比。④两组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头晕、体质量上升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干预前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Hg]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Hg]

组别空腹血糖水平治疗干预前 治疗干预后餐后2 h血糖水平治疗干预前 治疗干预后常规组(n=71)实验组(n=71)t值P值8.67±1.42 8.66±1.35 0.043>0.05 6.21±1.46 5.04±1.12 5.358<0.05 12.78±1.40 12.42±1.41 1.527>0.05 10.58±1.34 8.67±1.45 8.151<0.05

2.3 两组治疗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干预前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组,尿微量蛋白则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the level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urinary microprote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the level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urinary microprote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干预前 治疗干预后尿微量蛋白(kg/m3)治疗干预前 治疗干预后常规组(n=71)实验组(n=71)t值P值9.82±1.71 9.84±1.65 0.071>0.05 7.41±1.35 6.04±1.12 6.581<0.05 24.32±1.87 24.51±1.94 0.594>0.05 27.05±2.18 29.37±2.05 6.533<0.05

2.4 两组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在用药治疗后,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实验组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综合性疾病,近些年该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医学认为当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者敏感度异常时就会导致血糖升高,虽然糖尿病不会快速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功能损害等,这些并发症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5-6]。既往临床主要以口服降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受到患者依从性低等因素影响,导致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患者还需多次注射胰岛素后,才能实现降糖目的,而且以这种治疗方法,不仅会提高患者发生高胰岛素血症的概率,降低胰岛素受体,还会导致患者体重呈持续性增长。故而寻找到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有重要意义。

血糖是人体中的葡萄糖,人体组织以及各个器官能够正常运转的主要能源就是血糖。无论血糖过低还是血糖过高都是身体发生疾病的重要信号,通过对体内血糖指标的检验不仅能够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同时通过检测的血糖指标也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更好的分析与判断并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β链氨基酸末端和葡萄糖通过不可逆共价键结合所形成的,基本能够代表糖化血红蛋白总体水平,在血液中具有较长半衰期,能够反映人体近期的血糖水平变化,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标本采集,是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指标。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会升高,它能够反映出患者检测前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值,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观察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对糖尿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有效监测,可充分反映其血糖控制情况。在高血糖的作用下,会导致非酶糖基化作用得到增强,一旦大量糖基化终产物在患者的肾脏内进行堆积后,会对其体内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造成影响,促使肾血流在动力学上发生改变,进而加重患者肾脏受损情况,从而使得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上升,引发出现糖尿病肾病[7-8]。

临床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时,以控制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等生化治疗作为目标与任务,然而大多数实施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并未取得理想疗效。近年来,随着胰岛素药物应用与推广,人们发现该药物能够起到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但是其分为长效与短效两种类型,合理选择药物类型,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该药物能够在酸性pH注射液中完全溶解,通过皮下注射方式,注入至皮下组织之后,能够持续性释放出少量的胰岛素,形成微细的沉淀物,从而使得血药浓度可长效维持。相较于中效胰岛素,该药物作用时间较长,且无峰值,能够降低患者因多次扎针所产生的痛苦,维持其血糖水平处于稳定范围内,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9]。吴静彦[10]通过选取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中44例患者予以“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6.33±0.51)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0.24±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32±1.21)%、尿微量蛋白水平为(29.21±2.31)kg/m3,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该研究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5.04±1.12)mmHg、餐后2 h血糖水平(8.67±1.45)mmHg,显著低于常规组(6.21±1.46)mmHg、(10.58±1.34)mmHg,结果大致相符。该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2%,显著高于常规组84.5%,且实验组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显著低于常规组14.0%,这表明联合用药治疗更具备有效性,可降低患者对于胰岛素应用的同时,还不会产生更多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单纯性口服降糖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疗效,然而随着患者病程时间增长以及治疗时间延长,治疗效果会逐渐减弱,进而对胰岛功能细胞带来损伤;而通过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可使得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提高,并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经皮下注射,可缓慢释放药效,从而达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效果。虽该次研究显示,口服降糖药与长效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需警惕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情况,这属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值得注意[11-12]。

综上所述,以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长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还具有较高安全性,对改善患者病情与提高预后质量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微量降糖药糖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