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最强“免疫力”

2021-06-30 17:52姚国艳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免疫力班主任

姚国艳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价值观引导;班主任;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1-0062-06

【作者简介】姚国艳,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海安,226600)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师德标兵,南通市优秀班主任。

一、教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树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2019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六个方面的科学家精神,这六个方面既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涵,也是全体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从小向科学家学习,涵养科学家精神,为将来报效祖国、共同实现中国梦埋下一颗向上的种子,是学校德育的应然追求。基于此,我设计并开展了此节主题班会。

二、教育目标

认知目标: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有基本认知。

情感目标:对科学家们有尊重、敬仰之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行为目标:完成行动卡,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导学单、行动卡。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了解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四、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五、实施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听说最近你们在过节?过的什么节?

学生(齐):科技节!

教师:你们都玩了些什么?

学生1:空气动力小车。

学生2:三维设计。

教师:有意思吗?

学生(齐):有!

教师:我知道你们不仅在学校玩得开心,在家玩得也很开心,想看看我们班的小小科学家们吗?

学生(齐):想!

教师: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学生在家开展科学小实验的视频)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咱们班的小小科学家们!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科技节”活动导入,自然地引出“科学家”这个话题,为下文的科学家精神探讨做好铺垫。

(二)中国“免疫力”,最强

1.初识科学家,感受卓越。

教师:同学们,2020年进入倒计时了,回顾这一年,全世界最关注的大事件是什么?

学生(齐):新冠疫情。

教师:那你们害怕新冠病毒吗?

学生:害怕,死了很多人。

教师:在人们谈毒色变的时候,有一群科学家,却在第一时间冲向病毒,天天与“毒”共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中的一位。(出示文字资料)

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危害防控专家,与“毒”共舞26年;

研制出中国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

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研制的新冠疫苗正在进行三期临床研究,技术领先全球;

新冠疫苗的第一针,陈薇打在自己的身上;

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教师:你们觉得陈薇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学生1:我觉得她是一位舍己为人的科学家,因为她将疫苗第一针注射在自己身上,如果疫苗有问题,她就会失去生命,但她却顾不上,只想救更多的人。

学生2:她研究埃博拉疫苗,与“毒”共舞了26年,我觉得她是一位无私奉献的科学家。

…………

教师:是的,我也感受到陈薇是一位敢为人先的科学家,别人不敢做的,她敢于挑战,敢于攀登。(板书:创新、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资料中提到,陈薇正在研制新冠疫苗,你知道疫苗研制成功意味着什么吗?

学生1:意味着感染病毒的人数会减少。

学生2:意味着我们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学生3:意味着人们将获得免疫力。

教师:对,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新冠病毒产生免疫力。(板书:免疫力)这是一项伟大的研究,是全世界人民都在苦苦等待的成果。

2.探寻卓越背后的精神。

教师:在了不起的成就背后,陈薇又有怎样的经历呢?(播放陈薇科研视频)视频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113天,我觉得她是一位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科学家。

教师:不只是113天,还有一些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文字资料)从这些数据里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疫苗研发周期十年二十年很正常;

不吃不喝,穿着成人尿不湿,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

前后113天没有回家;

四个多月,两鬓添白发。

学生:陈薇说她来自人民,会反哺于人民。我觉得她的心中装着祖国,装着人民。

教师:是的,她是一位心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家。(板书:爱国、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学生:她在负压力实验室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成人尿不湿,是多么艰难与疲惫的一件事啊。

教师:科学家们为追求真理,不怕苦,不怕累,这样的求实精神令人动容。(板书:求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学生:2020年1月24日是大年三十,我们在家过除夕,她却去了武汉,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这让我感动。

教师:在本该团圆的日子里奔赴战场,这是陈薇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使命感。(PPT出示陈薇黑发和白发对比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她的头发变白了。

教师:这个变化令人心疼。这就是可敬的科学家,这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板书:科学家精神)

3.由人及己,感悟精神的可贵。

教师:(出示“儿子亲吻电视机里的妈妈”图片)当我们仰望科学家的时候,你可想过她也是孩子的妈妈?这张照片上的男孩是陈薇的儿子,看到照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我们的妈妈天天在身边,我们可以时时享受到母爱,但是她的孩子却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思念母亲,让人心疼。

教师:如果她是你的母亲,你会怨她吗?

学生:我会怨妈妈,但是我也会为她骄傲。

教师:我们可能会怨恨,但是想想她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生命,或许就释然了。(出示世界疫情蔓延地图)病毒依旧在全球肆虐,而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免疫力”,这得益于什么?

学生1:得益于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研究。

学生2:得益于科学家身上的种种精神。

教师:这得益于中国强有力的防控体系,得益于中国有一大批像陈薇这样的科学家们,得益于科学家精神打造的铜墙铁壁。让我们齐读下面这段文字——

科学家精神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设计意图】此环节聚焦科学家的生活日常,层层推进,在多维对话中,入境、入情、入心,使爱国、奉献等科学家精神成为学生自然而然的内心认同。

(三)最强“免疫力”,你们铸就

1.观照群体精神,感受最强“免疫力”。

教师:除了陈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用不朽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强大的“免疫力”?这次科技节,你们研究了不少科学家,将你们的收获与小组伙伴分享一下吧。

2.小组交流。

教师:请大家仿照这样的格式开展交流。我向大家介绍的科学家是   ,他最伟大的成就是   。如果没有这项成就,   。我觉得,他的研究成果为   增强了“免疫力”。他最打动我的话语是   ,從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   的科学家精神。

学生1: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的科学家是屠呦呦,她的成就是发明了青蒿素,如果没有这项成就,那么世界上很多人会因为疟疾失去生命。她的研究成果提升了人们应对疟疾的免疫力。她最打动我们的是,她的年龄很大了却依旧在潜心研究,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学生2: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的科学家是钱学森,他的成就是研制了“两弹一星”。如果没有这项研究,我们中国的国防能力将会大大减弱。他的研究为国家的安全提升了免疫力,他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但是他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家精神。

教师:国之重器,让我们不再挨打,增强了祖国抵御外敌的“免疫力”。

学生3: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的科学家是袁隆平,他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果没有他的研究,我们中国十几亿人可能还会饿肚子,我觉得他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人民应对饥饿的免疫力。从90多岁的他的身上我看到心系祖国和人民的科学家精神。

教师:杂交水稻让我们粮食增产,增强了我们抵抗饥饿的免疫力。大到国之重器,小到饭桌上的粮食,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用卓越的成就、伟大的科学家精神,让中国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免疫力”。因为他们,中国才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才可以站到世界的前列,这些伟大的名字,我们不应该忘记!(播放科学家群体视频)

【设计意图】科学家群体铸就了中国最强大的“免疫力”,只有通过从点到面的深度辐射学习,才能挖掘出每一个响亮名字背后的力量。此环节呈现出更加丰富、宏大的科学家精神内涵,在引导学生分享、交流、对比中,让科学家的名字入耳,精神入心。

(四)最强“免疫力”,我们接力

1.思辨:“我”与科学家精神。

教师:有人说,我还是小学生,我能成为科学家吗?科学家离我太遥远了,我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家精神?小组间讨论下吧。

学生1:我觉得小学生需要学习科学家精神,因为长大后的我们也需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科学家们有一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就像屈原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生2:我认为小学生是需要学习科学家精神的,我们长大后也可能会去搞科研,如果没有这些精神支撑,我们将很难坚持下去。少年强,则国强!

学生3:我认为小学生要学习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离我们并不远,就像他们说的,“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需要拥有科学家的创新、求实、爱国等精神,这些精神能让我们成为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卓越的人。

教师:正如你们所说,我们小学生也需要像科学家一样,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培育科学家精神,努力成为卓越的人!

2.对照自我,心动且行动。

教师:同学们,无数的先辈以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为中国铸就了最强“免疫力”,让我们充满自信地面向世界。未来,谁来接力?

学生(齐):我们!

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行动卡,选择一种科学家精神,对照自我,进行填写,也可请同桌帮你把脉,其他的课后完成。(出示表1,见下页)。

3.交流、评价与建议。

学生1:我选的是爱国精神,我能做到的是第1项,还要继续努力的是第3项——热心公益,乐于服务。我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到路边的垃圾一定把它送到垃圾箱。我选择的助力伙伴是小城。

教师:小城,你接受伙伴的助力邀约吗?(小城点头)

学生2:我想说的也是爱国精神,我目前能做到前两项,第3项做得还不够好,我想从小区里的公益服务做起,比如捐助衣服给需要的人。我的助力伙伴是雨诺。

学生3:我想说的是创新精神,我能做到的是第1、2项,遇到困难时我不会轻易放弃,不怕失败。我还要努力的是第3项,我做事耐心不够,做到一半容易放弃,我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做数学题时,要独立思考,哪怕是三天三夜我也要攻克它!

教师:一道数学题也许用不了三天三夜就能解决,但生活中无数的难题,也许真的需要花比三天三夜还久的时间才能解决,陈薇一定会成为你最好的榜样。

…………

教师:同学们,从眼前这一件件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吧,不断锤炼自我,因为未来中国更强大的“免疫力”,需要靠——

学生(齐读):你我共铸!(教师板书:共铸)

教师: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恒动——

学生(齐读PPT所示文字):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恒动。你若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你若灿烂,中国将更加耀眼!故中国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设计意图】知行合一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如何有效实践科学家精神是本节班会的难点所在,此环节以“我”和科学家精神为思辨话题,引发学生开展自我对话,再以行动卡启发学生自我问省,延伸课外,在知与行之间自然沟通,从而突破班会难点,让知行合一成为可能。

六、活动反思

本节班会主题宏大,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如何从儿童出发,选择适切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去理解、感悟、升華、实践科学家精神,是本节班会的重点。

基于儿童视角设计问题。本课是以科学家陈薇为学习和讨论的人物,如何让儿童理解、感悟后自然表达出他所理解到的科学家精神呢?问的方式很关键。第一稿时我以“从科学家陈薇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精神”直入主题,但学生会一下子愣住,回答以单独的词语为主,生硬且冰冷。第二稿修改后改为“你觉得陈薇是个   的科学家”,学生回答起来明显轻松许多。第三稿我把问题改为“我觉得陈薇是个   的科学家”。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让课堂学习的过程更趋于儿童的语言表述习惯和水平,儿童的参与与表达便更加活泛起来。而由此所表达出的什么样的科学家,便是科学家精神的儿童化表达,加以提炼,即成为从儿童处来又高于儿童水平的科学家精神内涵。

站在儿童立场体悟情感。“情动”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班会上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悟须得下功夫,但科学家与儿童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如何让儿童的情感体悟更加走心,教师必须从儿童可以理解和体验到的立场去设计台阶。观看形象的视频,让学生对陈薇的日常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再提取视频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讨论,学生便有了清晰的认知:原来,科学家的科研日常是如此之难、之苦、之险。有了感受之后,再出示陈薇儿子亲吻电视上妈妈的照片,以“如果是你的妈妈,你会怨她吗”进行提问,当科学家和妈妈的角色重叠时,儿童一下子就找到了角色理解的通道,不管是怨还是不怨,他们都能直接地感受到“奉献”的内涵了。

采用儿童路径通达实践。从科学家精神到儿童实践,如何让这一目标落地是此节班会最难之处。我从儿童出发,设计了“践行科学家精神,我能行”行动卡,从科学家精神的一级指标到“小学生‘践行科学家精神日常行为习惯要求”的二级指标,把脉儿童的真实日常生活,让宏大的目标与儿童德行的实践之间有了向上行走的台阶和具体的行动抓手,而通过自我问省、同伴互相把脉、互相助力的“我最需要做的一件小事”开始计划,儿童的“行”便有了方向和路径,也有了同伴或榜样,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可能。这样的实践才能让心动变成行动,让行动变成恒动。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免疫力班主任
材料作文“免疫力”导写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免疫力并不是越强越好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培养免疫力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