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变化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01 02:21李水平熊建兵李哲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7期
关键词:亚群病毒感染外周血

李水平,熊建兵,李哲

(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属于急性增生性传染疾病,儿童多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EB)感染所致,可导致患儿出现咽炎、头痛、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等表现[1-2]。IM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呈良性自限性,预后较好;若长期处于潜伏感染、遗传缺陷、免疫抑制刺激下,EB感染可导致患儿出现淋巴瘤、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等,预后较差[3-4]。IM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难度较大。EB病毒可引起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当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EB病毒时,易引起IM,同时病情恶化风险较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5]。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0月就诊的60 例IM患儿和60 例健康体检儿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变化在IM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0月就诊的60 例IM患儿为A组,其中男34 例,女26 例,年龄(5.98±1.12) 岁。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 例健康儿童为B组,其中男37 例,女23 例,年龄(5.89±1.09)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褚福棠实用儿科学》中IM[6]相关诊断标准,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无急慢性疾病;无家族遗传性疾病。排除标准: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癌、骨髓癌等;先天生理缺陷;先天畸形;精神疾患。

1.3 方法

采集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5 mL,抗凝处理(用乙二胺四乙酸)后,使用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CD3+,CD8+,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另外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5 cm,取上清液,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

两组CD4+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D3+,CD8+T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高于B组,B淋巴细胞数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对比

2.2 免疫球蛋白

A组IgA,IgM和IgG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3 讨 论

EB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其进入机体后能够与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进入内部增殖,促使核抗原阳性的B细胞连续增殖,形成异型淋巴细胞,进而引起IM[7-8]。B淋巴细胞是EB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也是病毒终身潜伏的场所。在正常免疫状态下,增殖的B淋巴细胞能够通过刺激T淋巴细胞而诱发免疫反应,杀灭感染EB病毒的B淋巴细胞,清除病毒。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CD3+、CD8+T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高于B组,B淋巴细胞数量低于B组,提示IM患儿存在强烈的T淋巴细胞反应,使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浓度增加。多数感染EB病毒的IM患儿会出现T淋巴细胞扩增活化,其中约80%为CD8+T淋巴细胞,其溶解能力强大,可识别EB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将其溶解杀死,但在此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导致患儿出现眼部发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扁桃体发炎等症状[9-10]。

CD8+T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后,会大量分泌颗粒酶、CD95-CD95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肿瘤坏死因子、穿孔素等,能够溶解消灭EB病毒感染的B淋巴细胞,抑制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11-12]。另外。随着病情发展,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间会发生交互作用,可抑制巨噬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活性,拮抗B细胞增殖。本研究中,A组IgA,IgM,IgG高于B组,提示IM患儿存在强烈的免疫应激反应。EB病毒具有逃避免疫攻击的能力,可能与以下因素

有关:第一,下调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或感染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第二,在人体免疫特定部位复制;第三,难以识别免疫表位突变于病毒表位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第四,降低感染细胞中病毒基因的表达。EB病毒长期潜伏于人体内,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会被激活而增殖,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损伤自身免疫系统。

综上所述,IM患儿体内存在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进行检测,能准确评估机体免疫状况,用于指导治疗,对避免发生恶性并发症和疾病发展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亚群病毒感染外周血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