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21-07-01 02:21张阿丽赫文清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7期
关键词:急性期教育者同伴

张阿丽,赫文清

(洛阳市周山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肺功能持续性衰退为主。慢阻肺急性期因病情加重且易反复的特点,使患者治愈信心受挫,病情恶化时常规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而危及生命,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经济负担[1-2]。据统计,我国40 岁以上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已达10%,如何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慢阻肺急性期病死率、提高患病人群治愈信心、降低复发频率、减轻其经济负担是护理人员追求的目标[3-4]。同伴式健康教育指将具备相同经历、背景、语言的患者聚集,以实现有效健康教育为目的,一起分享健康观念、行为、信息及自我护理技能的护理模式[5-6]。本研究观察了同伴式健康教育应用于60 例老年慢阻肺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 例老年慢阻肺急性期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72.12±5.41) 岁;文化程度:小学7 例,初中19 例,高中及以上4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72.98±5.03) 岁;文化程度:小学8 例,初中19 例,高中及以上3 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65 岁;符合《内科学》[7]中慢性阻塞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且处于急性期;住院时间≥3 个月,且长期服药;思维正常且沟通无障碍。排除标准:依从性低;严重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介绍慢阻肺的相关知识、相关检查、治疗目的和注意事项、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及预防并发症等。干预3个月。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伴式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

1.3.2.1 分组

护士长分组,由具备同伴式健康教育经验的慢阻肺急性期患者担任同伴教育传授者,护理人员负责访问、监督,促进患者控制病情或恢复。

1.3.2.2 同伴教育者的筛选标准

遵医行为佳,责任心强,愿意付出,热情开朗,组织能力强,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在此次同伴式健康教育计划中起到榜样作用。

1.3.2.3 同伴教育内容

第一,同伴教育者传授疾病自我护理内容及健康生活等相关知识。第二,同伴式健康教育者倾听同伴者心声,答疑解惑。沟通时知识内容应简洁,分批次讲解,避免同伴者耐心不足或无法有效消化。第三,指导同伴者进行缩唇呼吸、膈肌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全身性呼吸体操的学习和训练,并循序渐进地带入护理人员,拉近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治愈信心。第四,同伴式健康教育者根据护理人员提供的针对同伴者的饮食指导给予宣传教育。

1.3.2.4 问卷调查

护理人员定期发放慢阻肺急性期的认知问卷调查表,包括是否严格遵守注意事项、时间及剂量等,判定同伴式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以方便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4 观察指标

根据医院自制表格,评估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掌握程度,以慢阻肺急性期自我护理方法(15 分)、疾病相关知识(15 分)、健康生活方式(15 分)为评分内容。评分越高,知识掌握程度越高。评估健康教育前后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包括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气量的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呼气流量峰值(PEF)。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方法、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疾病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FEV1,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1,FEV1/FVC,PEF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控制情况对比

3 讨 论

医院整体护理重要的一环为院内健康教育。护理健康教育通过提升患者慢阻肺急性期相关知识储备,改变患者行为,有效纠正患者不良习惯,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目的。同伴式教育是护理人员对疾病做预见性指导,通过同伴教育者使组员直观感受到疾病受到控制或恢复的作用[8-9]。目前,已有国内外学者提议将同伴式健康教育加入患者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教育体系,且有研究[10]发现,同伴式健康教育具有经济性(少量金钱获得有效服务)、易接受性(同伴沟通更自然、易理解)、适应性(选取相同文化人群)等优点。通过同伴式健康教育的开展,循序渐进地告知患者疾病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了解自身疾病控制或康复的目标,从而主动地参与护理全程,增强自我护理和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11-12]。护理人员对患者有较全面了解后根据实际提出策略,再由同伴教育者与患者沟通,使其受到专业人士及同伴教育者共同鼓励,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本研究中,观察组自我护理方法、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及FEV1,FEV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同伴式健康教育在帮助患者提升慢阻肺急性期知识储备及疾病认知程度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疾病,改善肺功能。

猜你喜欢
急性期教育者同伴
品读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寻找失散的同伴